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电视台的人没有不知道姜黄的.姜黄看着不像一个好女人.见过她的人都这么说.并不是说她长得像巫婆妖女.她长得也很美,笑靥如花,丹唇含珠,眉毛细细长长的,直伸到鬓角里去.她的眼睛总是半开半合,无论朝哪儿望眼神都是缠缠绕绕地随波流转过去.

  • 标签: 爱情鸦片
  • 简介: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面临几次边疆危机。其中1880—1881年中俄伊犁危机,两国交涉签订《圣彼得堡条约》,虽然清政府对俄赔偿数目增加到900万卢布,俄国的商业特权也得到增加,但俄国愿意把所得的土地大大减少,总比《崇约》对清有实利。1880—1885年中法越南交涉,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内容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中国修建铁路须同法国人

  • 标签: 交涉 清政府 边疆危机 圣彼得堡 年代 伊犁
  • 简介:晚清以降,中外交涉日益频繁,随着西方国际法逐渐传入中国,国人很自然地把国际法和外交活动联系起来,公法交涉思想应运而生。甲午以后,民族危机日蹙,唐才常在前人认知的基础上,由理论而实际,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公法交涉思想,呼吁国人学习和研究国际法,力图争取国家主权,从而在晚清的国际法观念上走在了历史和时代的潮头,这也奠定了其公法交涉思想的应有地位。

  • 标签: 公法交涉思想 唐才常 清朝 国际法 国家主权
  • 简介:通过分析严复的英文日记和账本等史料,可以得出严复至死未能革除吸食鸦片这一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舒缓病痛;严复自入仕以来收入颇丰,吸食鸦片的开销只是占家庭开销的一小部分而已;鸦片影响严复仕途发展说不能成立。对于仕途不顺的根本原因,当事人自己的反思是最深刻、最合理、最可信的。严复晚年在与亲友的书信中,将早年的仕途多荆棘归咎于自己以前桀骜不驯、率性而为、好论人非,甚至到了晚年还在吞食早年种下的“恶果”。

  • 标签: 严复 鸦片 仕途
  • 简介:我叫鸦片,俗称大烟,英文名“OPIOM”。今天,我带着沉重的负罪感,向人类写下这篇“自白书”。我的祖先叫底也伽,早在几万年前,就在西方落了户。那时,人们都认为我们是万能的解毒药,并把我们当做贡品献给其他国家的宫廷。就这样,我于公元七世纪上半叶,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安营扎寨。

  • 标签: 鸦片 人类 解毒药 自白书 英文名 吗啡碱
  • 简介: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贸易而引发的,故史称鸦片战争。要弄清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分析其性质和危害,自然要重视鸦片问题。与此同时,另一样东西也不可忽视。那就是白银。从一定意义上说,在1840年前后,雪白的银子比黑色的鸦片更为重要。因为,对以英国为首的侵略者来说,向中国输入黑色的鸦片只是手段,而从中国掠走雪白的银子才是目的。

  • 标签: 鸦片战争 走私贸易 中学 历史教学 背景知识 教学参考
  • 简介:在滇案交涉中,李鸿章始则积极关注,继则奉旨就近在津会商,终以全权身份主持订约。虽然他借助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促成了案件的议结,但进退两难的处境以及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复杂矛盾心态,使其在交涉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妥协性大大超过了抗争性。另一方面,滇案交涉中李鸿章体现出的外交认识与策略,对其日后的外交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滇案交涉 李鸿章 总理衙门 威妥玛
  • 简介:英国出于其殖民利益的需要,意欲染指西藏,作为缓冲地带。因而中英在西藏问题上的冲突不可避免。如何既能维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又能协调战时中英关系,防止中英关系恶化,成为摆在宋子文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在康印公路交涉中,宋子文为保障我国国际交通线的畅通殚精竭虑。在一九四三年西藏危机交涉中,宋子文凭借其出色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外交才智,纵横捭阖,成功地维护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

  • 标签: 宋子文 抗战时期 康印公路 西藏危机 交涉
  • 简介:1894年8月,法国税务司李约德在越南芒街被匪徒绑架。这本是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但在处理的时候,却升格为关系中法条约的交涉。在交涉中,法国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蛮横地向中国索赔,几乎将这一偶发事件导致为战争。李约德事件的交涉,体现了近代中国弱国地位的苦楚。

  • 标签: 李约德事件 交涉 条约 法国
  • 简介:在收集整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的基础上,描述了民国时期荷属东印度泗水地区华侨升旗案的发生和交涉过程;分析了其给海外华侨对中国认同、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外交关系发展变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并总结了本涉侨案件的三点历史意义。

  • 标签: 荷属东印度 泗水 民国政府 历史事件 涉侨案件 升旗案
  • 简介:当你漫步在小城街头,旅游在大城市的秀丽景点,或者在农村生活上几天,只要稍作留意,你就能发现求神拜佛、算命卜卦等迷信活动。也许你司空见惯,认为没什么了不起,但这些猖獗的迷信活动,导演出的许许多多荒唐而凄惨的人间悲剧,却着实令人忧虑和不安。当今迷信何其多

  • 标签: 迷信活动 人间悲剧 大城市 藕村 一把伞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苏联解体前夕,特别是“八一九”事件后,苏美交涉频繁。其中有关核问题的交涉,双方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布什1991年9月27日的讲话和戈尔巴乔夫10月5目的回应,奠定了双方有关核问题尤其是战术核武器处理的基础。苏联转型时期的核安全得到了较好维护。

  • 标签: 战术核武器 苏联 美国 核裁军
  • 简介:银坑事件是1921年9月16日葡兵向我银坑防军挑衅从而引起中葡双方长达半年交涉的事件,是葡萄牙非法扩展界务这一传统政策的延续。中葡双方各种力量都积极参与了交涉,其他外国势力也曾介入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基于内外因素影响,中葡交涉于次年3月陷入停顿不了了之,给后人留下深沉的反思

  • 标签: 银坑事件 澳门交涉
  • 简介:关于李鸿章在晚清对外交往中的表现,一直以来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以史学界较少涉及的晚清与秘鲁关于华工问题的交涉为研究个案,分析李鸿章在其中的表现,并试图以此来较正确地评价李鸿章。

  • 标签: 晚清 秘鲁 华工 李鸿章
  • 简介:1929年9月,中国留日学生为反对国民政府收回中东铁路、声援苏联,在东京参加日中朝三方联合发起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遭到日本警察的大肆逮捕,史称东京事件。事件发生以后,中日之间进行了频繁地交涉。期间,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国民政府以区别对待的方针,坚持外交手段谋求日方释放逮捕的国民党员和一般留学生,并将其中的共产党员设法引渡归国、依法惩办。其将政党利益高于国家权益的做法,实为此次交涉之贻误。与此同时,中共为声援在东京被捕的党员和留学生,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发动群众示威游行,客观上起到了声援苏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作用,国内舆论对中日交涉又增加了砝码。然而,东京事件是为保卫苏联而发动,忽略了自身的国家利益,是对共产国际盲从的表现。

  • 标签: 东京事件 国共两党 国民政府 中日交涉
  • 简介: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官鲁、浙、豫、赣、两广、云贵,为清代名臣和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以文长于后世,所著述“自经史小学以及金石诗义,巨细无所不包。”其主编《广东通志)为研究广东的3大通志之一。作为清代名臣,阮元又为所任职的地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拟就其在任两广总督期间(1817—1826)与英商就鸦片贸易问题所作的贡献作一论述,以就学于史学界。

  • 标签: 鸦片贸易 东印度公司 海盗商人 清政府 清代名臣 澳门
  • 简介:一、案例及尸体检验1985年10月23日晚10时,某火车站的邮政车厢内发现一男性尸体,呈仰卧位,身上有遗书,称因十几万元没有了而服毒自杀。尸检可见尸斑呈浓暗红色,瞳孔0.3厘米,两侧对称,结合膜淤血,唇粘膜紫绀,口、鼻腔有血性液体附着。尸体

  • 标签: 尸体检验 检材 血性液体 两侧对称 仰卧位 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