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8月在信阳市新县全境开展鱼类资源调查。根据该县水系特点,共设计12个采样点。包括竹竿河、潢河及寨河等淮河一级支流及二级支流和长江流域。本次鱼类资源调查共获得鱼类40种,隶属于4目8科34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82.50%,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分别占总种数的12.50%和7.50%,合鳃鱼目1种,占总种数的2.5%。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新县鱼类资源可划分为中国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晚第三纪早期鱼类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5个区系复合体。

  • 标签: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区系复合体
  • 简介:本文根据大理洱海鱼类资源现状、结合前人资料记载对洱海土著种的存在状况和外来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洱海土著种呈现递减趋势,而外来种呈递增趋势。本文还对现存洱海鱼类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洱海土著鱼类的保护策略。

  • 标签: 洱海 土著种 外来种 区系
  • 简介:2005年12月-2006年5月,采用实地调查资源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对梅江干流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研究,本地区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占总种数的69.23%,其中又以鲤科鱼类为最多,占鲤形目的68.89%;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分别占总种数的15.38%和10.77%。此次调查采集到21种在《广东淡水鱼类志》梅江水系没有记录的鱼类。梅江鱼类可划分为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中印山区、上第三纪和北方平原五个鱼类区系复合体。同时,本文探讨了梅江鱼类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对策。

  • 标签: 梅江 鱼类资源 调查
  • 简介:2016年11月对南阳市内乡县的鱼类资源开展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3种,隶属于7目10科36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2.72%,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均占总种数的6.82%,鲑形目2种占总数的4.54%,锵形目、合鳃目和刺鳅目各1种,均占总种数的2.27%。

  • 标签: 内乡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区系复合体
  • 简介:2016年6月,对洛阳市新安县鱼类资源开展调查,共收集鱼标本35种,隶属于5目10科32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8.57%,其次是鲇形目,占总种数的11.43%,鲈形目和鲑形目各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8.57%,鲋形目仅1种,占总种数的2.86%.调查结果显示:新安县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洛阳市新安县鱼类资源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为主.

  • 标签: 新安县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鱼类区系
  • 简介:2016年11月对南阳市镇平县的鱼类资源开展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6种,隶属于7I/113科37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7.39%,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分别占总种数的14.89%和6.38%,鲑形目2种,占总数的4.25%,颌针目、合鳃鱼目各1种,各占总种数的2.13%。调查结果显示镇平县的鱼类在生长习性、繁殖和栖息地的选择上呈现多样化特征,有些区域鱼类资源量受到生境条件的影响。

  • 标签: 镇平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区系复合体
  • 简介:漓江(含下游桂江)是西江水系重要支流,其鱼类品种居广西各江河之冠,占全区江河鱼类290余种的50%左右。漓江鱼类鲤科占优势比重达60%,在渔获物组成中相对产量较高。漓江在我国是鱼类研究开展得较早的地方。近年,因漓江鱼类资源极度衰竭而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 标签: 鱼类调查 漓江 江河鱼类 渔获物组成 鱼类品种 相对产量
  • 简介:1998年9~11月,对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鱼类进行了调查,采集鉴定的鱼类隶属于5目10科66种.列出这些鱼类名称,分析其经济类型

  • 标签: 鱼类 种类 调查
  • 简介:2007年11月-2008年12月,采用定点渔获、分类鉴定和走访调查等方法,定期对闽江中下游鱼类资源进行调查.该流域共采集到鱼类标本139种,分属于12目33科67属,以鲤形目(43.17%)和鲈形目(30.22%)鱼类为主.绚亚科(占鲤科总数的27.45%)、鳊亚科(占鲤科总数的21.57%)和缎虎鱼科(占鲈形目总数的30.95%)成为优势种类.与历史资料比较,名贵鱼类濒临灭绝,主要经济鱼类明显减少,渔获物趋向低龄化、小型化.本研究还分析了鱼类资源变动的原因,对合理开发与保护鱼类资源提出了建议.

  • 标签: 鱼类 资源调查 闽江中下游
  • 简介:2016年8月对三门峡市渑池县鱼类资源展开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2种(不含2种待定种),隶属于6目10科36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1.43%,其次是鲇形目和鲈形目,分别占总种数的11.90%和9.52%,鲑形目、合鳃目和缦鲡目各1种,均占总种数的2.38%.调查结果显示,三门峡渑池县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渑池县鱼类资源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为主.

  • 标签: 渑池县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鱼类区系
  • 简介:红水河是我国第三大河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由于近10年红水河10个梯级电站的陆续建成,整条红水河河道基本被渠化,2006年10月开始蓄水的龙滩电站是10个梯级电站中发电量和库容最大,淹没面积和移民人数也最多的电站。龙滩电站和其余9个大坝完全阻断了鱼类产卵及洄游索饵的通道。

  • 标签: 龙滩水电站 鱼类资源 调查研究报告 库区 梯级电站 龙滩电站
  • 简介:为掌握渭河支流一沮河的渔业资源现状,保护珍稀鱼类资源,本研究组于2012年8月采用样方法对陕西黄陵沮河上游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和多样性分析。本次调查共收集鱼类标本16种,分属2目3科16属。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12种,占鱼类品种75.00%,鳅科3种,占18.75%,鲇科鱼类1种.占6.25%。结果表明底栖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56.25%。从食性上分析,杂食性鱼类最多,共12种,占75.00%;肉食性和植食性鱼类各2种,分别占12.50%。淡水定居型温水鱼类较多,也存在少量冷水鱼类

  • 标签: 陕西黄陵 沮河上游 鱼类资源 多样性
  • 简介:水产研究所资源捕捞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脊椎动物研究室鱼类组.共同协作于1974-1976年对广西淡水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目的:一是为广西淡水渔业引种驯化提供基础资料;二是编写《广西淡水鱼类志》。

  • 标签: 淡水鱼类 资源调查 引种驯化 捕捞 并发 水产
  • 简介:2015年7-8月对信阳市商城县鱼类资源开展调查,根据商城县水系分布特点,共设置13个采样点。以黄柏山森林公园、金刚台景区溪流为重点,对商城县主要水库、河流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并结合当地农贸市场收集鱼类样本。本次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2种,隶属于5目10科36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6.19%,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各占总种数的9.52%,颌针鱼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38%。调查结果显示:商城县鱼类物种较丰富,群落较复杂,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商城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和晚第三纪早期鱼类区系复合体种类为主。

  • 标签: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区系复合体
  • 简介:里海是位于前苏联和伊朗边界的世界上最大的封闭水域之一,它实际上是个湖,南北长达1030公里,东西宽约435公里。最深达1025米,面积为37.8万平方公里。它的主要入河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和库拉河。这片广阔水域的生态系统是罕见的,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同时,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又相当丰富,被世界石油专家公认为是今后的“第二个波斯湾”。开发里海地区的石油,可以减轻全球石油市场的压力,可石油开发又会给里海的生态系统

  • 标签: 鱼类资源 里海石油 生态系统 石油开发 里海地区 生物多样性
  • 简介:摘要:云南以滇池、洱海、抚仙湖、澜沧江、金沙江、珠江上游、怒江、元江八大水系为中心,河流、溪流、湖泊众多,共有大小河流上千条;地形地貌:高山峡谷、平坝、丘陵、溶洞等复杂多样;气候:兼具从北到南,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四种不同气候特征,再加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天气现象,使得云南境内的水生生物、鱼类资源丰富的多样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 标签: 鱼类资源云南鱼类资源状况保护建议
  • 简介:红水河下游有许多鱼类产卵场,历史上曾是红水河多种大中型经济鱼类亲鱼的采集地和贮源地,即将建设的桥巩电站将淹没十五滩、里兰滩等几个鱼类产卵场,为了存照立档,予后人有个交代,对红水河下游鱼类产卵场进行调查、复核、GPS定位,并对下游仅存自然流态的老城厢、定子滩两个产卵场进行勘察描述,提出了保护红水河鱼类原良种产卵场的建议和措施。

  • 标签: 红水河 鱼类 产卵场 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 水生生物
  • 简介: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漓江因其兼收桂林山水之灵气而举世闻名,为世人关注。据2005年国家及地方的报刊、电视等传媒频频报导:“漓江原来有的150多种鱼类现在只剩10多种了,种类锐减80%以上……”,为什么漓江鱼类资源衰竭得这样明显和严重呢?

  • 标签: 漓江 鱼类 专项调查 产卵场 越冬场 桂林山水
  • 简介:广西地处珠江中游,境内河流密布,水量充沛,天然水域鱼类资源丰富,已发现290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青、草、鲢、鳙、鲤、鲫、鳊、鲮、赤眼鳟、光倒刺鲍、倒刺鲍、卷口鱼、唇鲮、斑鹱和鲶鱼等都是渔民重要的捕捞对象。最高年装捞天然鱼苗产量为1960年的170亿尾。但最近的几十年间,许多鱼类逐渐成为濒危甚至灭绝种类。水利工程是致使江河鱼类资源衰退的原因之一。

  • 标签: 鱼类资源 江河鱼类 生态保护 广西 天然水域 资源丰富
  • 简介:随着珠江沿岸工农业的发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工业污水的影响,使江河鱼类产卵场和渔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亲鱼因渔场环境不适合,少产卵或不产卵,鱼苗成活率亦低.鱼类不能维持其种群各个世代所需的数量,资源补充量不足。同时,随着渔船数量的增加,捕捞方法的变革,以及电、毒、炸鱼等破坏资源的违禁作业屡禁不止,使江河鱼类资源逐年下降。这种情况己引起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水产部门己在江河进行人工放流增殖,建立了渔政管理机构,加强了江河鱼类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江河 鱼类资源 渔场 产卵场 鱼苗成活率 人工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