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西医治疗高胰岛素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中治疗可起到满意的疗效。因高胰岛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笔者从脾论治主要以健脾益气法、健脾化痰法、清胃泻火法、健温助阳法、加上饮食疗法,进行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从脾论治 高胰岛素血症 病因病机 治法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高胰岛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是低血糖观察、血糖监测、低血糖发作时应急处理、饮食护理、特殊用药护理、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 标签: 高胰岛素血症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常情况下,在维生D、甲状旁腺(PTH)以及钙感觉受体(CasR)的相互作用下,细胞外钙离子的水平保持在2.1~2.5mmol/L的窄参考范围内。血浆总钙中大约有50%与蛋白结合,剩余的处于离子状态(游离钙),只有游离钙具有生理学活性。低钙很常见,可以无症状,仅有生化的异常改变,也可以是威胁生命的急症(表1)。

  • 标签: 低钙血症 细胞外钙离子 甲状旁腺素 mol/L 生理学活性 维生素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常见并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甲状旁腺(PTH)水平<150 ng/L,通常认为是低PTH。研究发现低PTH与ESRD患者的骨质代谢、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等不良事件相关。了解低PTH的危害,早期干预及治疗,对改善ESRD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低PTH在ESR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慢性 低甲状旁腺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高胆红素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比换血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各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住院换血治疗,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清K+、红细胞计数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疗法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4例先天性高胰岛患儿的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对4例患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并对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全外显子的测序检出ABCC8基因变异4个,GLUD1基因变异1个。例1 ABCC8基因存在c.382G>A杂合变异;例2 ABCC8基因存在c.698T>C和c.4213G>A复合杂合变异,同时合并15号染色体短臂14.9 Mb重复;例3 ABCC8基因存在c.331G>A杂合变异;例4 GLUD1基因存在c.955T>C杂合变异。其中ABCC8基因c.698T>C及GLUD1基因c.955T>C变异未见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ABCC8基因c.382G>A(p.Glu128Lys)、c.698T>C (p.Met233Thr)、c.4213G>A(p.Asp1405Asn)变异和GLUD1基因c.955T>C(p.Tyr319His)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1+PM2+PP3+PP4;PM1+PM2+PM5+PP3+PP4;PM1+PM2+PP3+PP4和PS1+PM1+PM2+PP3),ABCC8基因c.331G>A (p.Gly111Arg)变异判定为临床意义不明(PM1+PM2+PP4)。结论ABCC8基因和GLUD1基因变异可能为4例患者的致病原因,基因检测结果可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 标签: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ABCC8基因 GLUD1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胰岛抵抗(IR)和高胰岛是多种代谢紊乱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和共同的危险因素,尤其与脂肪代谢障碍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IR、脂代谢紊乱的关系以及脂肪肝形成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脂肪肝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先天性高胰岛(CHI)是婴幼儿期及儿童期持续性、复发性低血糖最主要的病因。因与胰岛分泌相关的基因突变,造成胰岛分泌途径相关蛋白结构或功能受损,使胰岛β细胞无法因血糖水平而相应地调节胰岛分泌,故而继发低血糖。迄今已发现了15种与之相关的致病基因,相应地构成14种遗传学类型,其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是ATP敏感性钾通道型高胰岛。根据胰腺组织学特征的不同,CHI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及非典型型。首选胰腺18氟-L-3-4-多巴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扫描技术协助CHI的组织学分型。临床工作中,对怀疑存在高胰岛素性低血糖患者,应立即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关指标评估,明确CHI诊断并根据不同类型遗传学类型特点,指导患者治疗并根据诊治流程及时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避免反复发作低血糖引起神经系统并发

  • 标签: 高胰岛素血症 低血糖 诊疗
  • 简介:摘要:高尿酸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高尿酸可导致痛风、尿酸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生。本文旨在探讨高尿酸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尿酸 痛风 尿酸性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先天性高胰岛性低血糖(congenital hyperinsulinemic hypoglycemia,CHH)是由于胰岛失调和分泌过多所致,以低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罕见的异质性疾病,也是婴儿和儿童持续性低血糖的最常见原因。约40%患儿检出相关基因突变,其中编码KATP的ABCC8或KCNJ11基因的失活突变最为常见。诊断延误和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发生永久性脑损伤。因此,尽早识别和正确诊治对于预防CHH脑损害至关重要。该文综述了KATP基因失活突变导致CHH的分子发病机制、ABCC8或KCNJ11基因突变对CHH患儿胰腺病变病理类型与低血糖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以及CH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最新进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HH的认识。

  • 标签: 高胰岛素血症性 低血糖 ABCC8/KCNJ11基因突变 分子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与胎龄的关系,探讨左旋甲状腺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68例早产儿进行血清甲状腺(T4)、游离甲状腺(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检测,将诊断为暂时性低甲状腺且胎龄在28~30周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左旋甲状腺替代治疗,观察两组甲状腺水平、临床情况、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的变化.结果1)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者发生率为51??78%.其中胎龄28~30周发生率为83??33%,30~32周发生率为54??76%,32~34周发生率为37??5%,34~36周发生率为23??68%.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2)非治疗组与治疗组生后第14天、21天T4、FT4及T3水平均有升高,与第7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S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组生后第14天、21天T4、FT4及T3水平均高于非治疗组.治疗组光疗总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及总住院天数缩短,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高于非治疗组.结论早产儿存在暂时性低甲状腺,胎龄越小,功能越低.对于胎龄在28~30周暂时性低甲状腺明显的早产儿予左旋甲状腺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及临床情况,促进早期恢复.关键词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左旋甲状腺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85-01

  • 标签:
  • 简介:厌食是小儿常见病,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是当今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微量元素在摄食调节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对0~10岁厌食患儿的血浆微量元素锌和铅的水平进行了测定,探讨厌食锌和铅水平的关系.

  • 标签: 厌食症 患儿 血锌 血铅 营养不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