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报告1例高位截瘫妊娠合并宫内孕36+5周患者并发胎盘早剥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胎盘早剥护理,骶尾部压力伤的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心理护理,母乳喂养的护理;通过实施以上护理,患者骶尾部压力伤好转,患者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母婴安全出院。

  • 标签: 高位截瘫 胎盘早剥 压力性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50例高位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便秘总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50例高位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便秘总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系统护理对高位截瘫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60例高位截瘫手术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即系统评估、系统教育、个性化心理护理、病情监测与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结论:系统护理改善高位截瘫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功能康复。

  • 标签: 高位截瘫 系统护理 负性情绪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情况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48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整体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颈椎骨折 高位截瘫 整体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发生食物反流因素,并对其实施护理措施。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为研究时间,抽取66例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参与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3例。参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计算食物反流发生率。结果:将实验组食物反流发生率为3.03%(1/33)作比较,参照组食物反流发生率为24.24%(8/33)较高,比较卡方值=6.3041,p值=0.0120。结论: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发生食物反流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予以肠道、体位、用药护理干预,进而控制食物反流情况发生,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 食物反流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44)与使用整体化护理干预实验组(n=44),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颈椎骨折 高位截瘫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44)与使用整体化护理干预实验组(n=44),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颈椎骨折 高位截瘫 有效性
  • 简介:摘要一名既往体健的12岁女童因"双腿疼痛,不能行走2天"就诊于急诊。患儿否认外伤病史,也没有背痛、体重下降、夜间盗汗、咳嗽或者发热的表现。她出生于印度,1岁时移居到英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应用于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3月到2020年9月期间本院接诊的高位肛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施行常规切开挂线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治疗,对比两组高位肛瘘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高位肛瘘患者接受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于对照组患者,且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感染、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高位肛瘘患者积极开展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治疗的效果突出,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缓解疼痛,且安全性高,值得作为高位肛瘘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高位肛瘘 肛肠外科 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针对长期以来A市全辖财政自有财力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现象,A市中心支库组织对全辖所有县区土地财政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显示: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土地征收、拍卖、收益分配制度,产业结构的演变等三方面因素是造成土地财政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土地财政高位运行带来的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引发房地产泡沫及实体经济资金短缺、易引发社会矛盾等问题应予以关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康复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我科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2名截瘫患者为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患者入院后的康复作评价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康复 截瘫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患儿中随机选择50例参与研究,选择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另外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2%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更高,两组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利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减少并发症产生,保障患儿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患者,男,51岁,因高处坠落致双下肢活下肢活动受限伴二便失禁及感觉障碍1月余于2019年06月18日到广汉市中医医院就诊,并以:“1、截瘫;2、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伴椎管占位; 3、骶尾椎体粉碎性骨折;4、胸8椎体骨折;5、右侧髋臼撕脱性骨折”入院。患者于2019年5月初,因工作时不慎从6m高处坠落,当时意识清楚,感腰背部及臀部疼痛明显,无大小便失禁,就诊于广汉市人民医院,行腰椎和骨盆的DR提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胸椎和骨盆CT提示骶椎粉碎性骨折,骨碎片游离,盆腔积血,直肠及膀胱损伤可能,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后侧小关节骨折,椎管明显狭窄,脊髓受压,病情平稳后在全麻下行腰1椎体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路减压植骨术,术后双下肢活动受限伴二便失禁,及乳头区以下感觉障碍。

  • 标签: 针刺疗法 截瘫 小便失禁
  • 简介:摘要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HSP)是一组缓慢进展的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痉挛步态和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单基因神经系统退行性遗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该病发病率低,基因检测为诊断的金标准,迄今为止已报道了70多个致病基因和80多个致病基因相关位点。在所有HSP类型中,以SPAST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type 4,SPG4)最常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SPG4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治等方面的研究日渐深入,现综述如下。

  • 标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 SPAST基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给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名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病人当成了研究对象。第一步,对所有病人的常规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之后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30名患者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常规组,各有15人。其中,常规组内的病人使用的是常规康复治疗措施,而研究组内的患者则又增加了中医康复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而且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由于脊髓损伤而导致的截瘫患者来说,对其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在后续临床工作中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提高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外伤性脊髓损伤 致截瘫 中医康复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截瘫病人大小便功能及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在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诊的截瘫病人里选择28例作为研究调查对象病对其实施大小便功能及肢体的康复训练。结果:(1)膀胱功能中,21例终身去除导尿管,3例短期有效而应并发症再次插入带尿管,4例尿路感染。(2)自主排便功能中,27例恢复如初,1例还需不定期不定期灌肠;(3)肢体功能中,20例患者可在轮椅上生活,8例为残留肌肉肌力者,可借助扶拐或支具行走。结论:对于截瘫患者而言,通过大小便功能及肢体康复等训练,可促使大小便功能及肢体功能得以有效恢复,优化预后,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截瘫病人 大小便功能 肢体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在脊柱外伤性截瘫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用我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脊柱外伤性截瘫患者86例作为实验样本。随机抽签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综合组应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物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差异并不显著(P>0.05);治疗后,综合组Barthel评分、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应用在脊柱外伤性截瘫患者中可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脊柱外伤性截瘫 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