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静脉泵入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社区收治的140例癫痫患儿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静脉泵入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时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总有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癫痫 咪达唑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与盐酸右美托定分别作用于妇科子宫切除手术中的麻醉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妇科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于麻醉前静脉输注,B组于麻醉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定,分析比较两组在麻醉中的镇静、术中知晓及麻醉清醒时镇静的效果。结果根据两组在不同时间段的镇静效果进行Ramsay评分比较,A组T1~T7均高于B组(P<0.05);通过对患者采用术后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发现,A组术中知晓8例,占(16%)高于B组(P<0.05);充分说明A组输注的镇静效果低于B组输注的右美托定镇静效果。结论右美托定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术中、术后的镇静效果,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更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咪达唑仑 右美托咪定 妇科手术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镇痛效果观察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对象为2014年03月至2014年12月xx市xx医院接收治疗的126例重症监护患者,使用进行镇静诱导,再以瑞芬太尼联合进行镇静镇痛后,对重症监护患者在用药前后的Ramsay镇定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睡眠质量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用药后,重症监护患者的Ramsay镇定评分显著增高,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下降,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提升(P<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瑞芬太尼联合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镇痛效果较好,同时也改善了重症监护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咪达唑仑 重症监护患者 镇静镇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和在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0例中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5例泵入芬太尼和;对照组35例泵入芬太尼。分别对照镇静效果。结果芬太尼和联合泵入获得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芬太尼。结论芬太尼和联合泵入镇静效果确切,作用更强,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芬太尼 咪达唑仑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啶和在用于危重症患者镇静效应的不同.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需要镇静的90例危重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右美托啶组和组,每组各45例患者,给予右美托啶组患者先通过静脉泵入右美托啶,剂量为1μg/kg,时间为10~15min,之后保持剂量为每小时0.3~0.8μg/kg持续注入;而给予组患者泵入,剂量0.05mg/kg,时间为1min左右,之后在保持每小时0.03~0.1mg/kg.治疗之后,对于两组患者镇静效果、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澹妄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和唤醒所需时间进行评价比较.结果用药进行镇静之后,在患者的镇静满意度方面,当用药使两组患者的镇静程度均达到规定标准时,右美托啶组患者的镇静满意度达到了84.4%,而组患者的镇静满意度则只有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静过程中右美托啶组有23例患者出现澹妄,发生率为51.1%,而组出现澹妄的患者有33例,发生率为73.3%;而在镇静过程中,两组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停止用药之后对患者的唤醒所需时间方面,右美托啶组患者所需时间仅为(28.5±6.8)min,而组所需时间则达到了(83.2±7.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危重症患者镇静治疗上,右美托啶相较于镇静效果更好,而且患者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而且右美托啶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澹妄的发生率以及唤醒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关键词右美托啶;;危重症患者;镇静效应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dexmedetomidinedetomidinemidazolamalprazolamincriticallyillpatientssedationeffectdifferent.Methodsatotalof2014June2015Juneinourhospitalinpatienttreatmentrequiressedationof90casesofcriticallyillpatients,all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respectively,fortherightbeautydetomidinegroupandmidazolammidazolamgroup(n=45patientsreceiveddexmedetomidinepyridinegroupsofpatientsbyintravenousinfusionofdexmedetomidinepyridine,thedoseof1g/kg,timeis10~15min,andthenkeepthedoseforeachhour0.3~0.8g/kginjection;givenmidazolammidazolamgroupofmidazolamMidazolam,dose0.05mg/kg.Timeforabout1min,aftermaintainingperhour0.03~0.1mg/kg.treatment.Forthesedativeeffectoftwogroupsofpatients,treatmentinpatientswithDanofdeliriumoccurredrateanddurationofmechanicalventilationandwaketimerequiredtoevaluatethecomparative.Resultsdrugsforsedation,intermsofsedationinpatientssatisfaction,whenuse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thedegreeofsedationareuptostandard,dexmedetomidinegrouppatientssedationsatisfactionreached84.4%,andmidazolamsedationsatisfactionofmidazolamgrouppatients,only35.6%,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GcantMeaning(P<0.05);intheproceduralsedationofdexmedetomidinegroup23casesofpatientswithDantheabsurdandincidenceratewas51.1%,andmidazoGlammidazolamgroupDanofdeliriumpatientswith33cases,incidenceratewas73.3%;andinproceduralsedation,twogroupsofpatientsneedmechanicalventilationtime,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andafterstopping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wake-uptimeneededto,dexmeGdetomidinegroupsonly(28.5+6.8)min,andmidazolammidazolamgrouprequiredtimeisreached(83.2+7.1min),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Gcance(P<0.05).Conclusionforsedationincriticallyillpatientstreatment,dexmedetomidinephasecomparedwithMIofmidazolamsedationeffectisbetter,andthesatisfactionofpatientsisrelativelyhighandtheuseofdexmedetomidinecaneffectivelyreducethepatientappearedDantheabsurdandtheincideneofcallawaketime,improvethetherapeuticeffect,highsafety,itisworthinclinicalwidely.KeywordsDexmedetomidine;midazolam;sedationincriticallyillpatients;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1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喷他佐辛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准备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组静脉辅助使用复合喷他佐辛(观察组),F组静脉辅助复合芬太尼(对照组)。术中监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其他各时间段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比较稳定。两组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合喷他佐辛静脉注射用于硬膜外麻醉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临床用药的安全剂量和副作用。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诊断为难治癫痫和惊厥频繁发作的患儿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抗癫痫和惊厥的药物,苯巴比妥和地西泮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的持续滴注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癫痫和惊厥发生次数,同时分析观察组药物安全剂量和副作用。对32例患儿进行脑电图监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增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安全剂量1-8μg•kg-1•h-1,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没有发生副作用。癫痫伴有临床发作消失有20例,发作次数减少的有12例。结论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抗癫痫惊厥的药物疗效,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明显

  • 标签: 咪达唑仑 儿童 癫痫持续状态 惊厥频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泵输注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幼儿12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传统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采用微泵输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采用微泵输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时采用微泵输注效果显著,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微泵输注 咪达唑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丙泊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4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组和丙泊酚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记录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丙泊酚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均较组短。使用前后两组HR、R及Sp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与丙泊酚在ICU中镇静治疗安全有效;而丙泊酚起效时间短,撤药后苏醒快,可控性强。

  • 标签: 咪达唑仑 丙泊酚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谵妄的发生率,以及它们对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ICU机械通气中进行过镇静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芬太尼满意镇痛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治疗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的差异,谵妄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镇静治疗前和给药10min后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丙泊酚组镇静治疗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组,谵妄的发生率较组低,丙泊酚组给药10min后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治疗中,丙泊酚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谵妄的发生率较组低,但丙泊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镇静治疗方案。

  • 标签: 丙泊酚 咪达唑仑 机械通气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定复合地佐辛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行宫腔镜等妇科短小手术的患者40例,分为两组,A组泵注右美托定、地佐辛和。B组静注丙泊酚、地佐辛,之后泵注丙泊酚。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OAA/S评分为3分时(T1)、扩宫颈时(T2)、术毕(T3)的MAP、HR、SpO2,记录术中呼吸抑制、舌根后坠和术中知晓情况,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苏醒期OAA/S评分。结果A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少于B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清醒程度优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定复合及地佐辛可安全应用于妇科短小手术的麻醉。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地佐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定与对危重病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危重病患者9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48例研究组患者予以右美托定治疗,48例对照组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镇静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镇静效果满意率87.50%比对照组56.25%高(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后2小时内再入睡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谵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使用右美托定的苏醒后再入睡率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镇静效果优于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危重病患者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右美托啶和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使用机械通气的术后重症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芬太尼进行持续静脉泵入镇痛,在芬太尼镇痛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啶的一组为Y组,采用的一组为M组,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高压、某少血氧饱和度以及镇静镇痛进行记录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总镇静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记录并观察.结果两组在对比总镇静时间、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恶心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Y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366.36±100.55)μg/(kg??h)vs(206.48±60.83)μg/(kg??h)(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Y组短于M组(0.23±0.05)minvs(10.21±0.76)min(P<0.05),Y组谵妄发生率低于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术后机械通气镇静选用右美托啶的效果明显优于,并且可以使芬太尼的用量减少,该药物为理想的ICU镇静剂.关键词ICU机械通气;镇静;右美托啶;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9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惊厥性癫痫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予以静脉滴注+静脉泵注,对照组予以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静脉注射.对比观察两组药物的起效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情控制率.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情控制率分别为92.5%、27.5%、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50.0%、72.5%,P<0.05;(2)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静脉给药;惊厥性癫痫;小儿;持续状态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1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丙泊酚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机械通气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对其进行相应的镇静,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对其进行相应的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丙泊酚进行镇静后,具有良好的效果,且镇静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镇静有效率55.2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均有镇静的效果,但是丙泊酚对患者的起效较快,苏醒时间较短,并未存在相应的不良反应,其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咪达唑仑 丙泊酚 机械通气患者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丙泊酚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和丙泊酚两组,比较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维持镇静效果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镇静效果,但两组镇静起效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丙泊酚组血压降低程度较组显著(P<0.05),低血压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组(P<0.05);2组心率、呼吸频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起效相对较慢,诱导插管后对循环影响较小,与丙泊酚相比,适合老年体弱、心血管储备能力差的患者;丙泊酚起效较快,适合需要快速镇静插管、心血管储备相对较好的患者。

  • 标签: 咪达唑仑 丙泊酚 机械通气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对机械通气患儿的影响。方法42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机械通气患儿,对照组为芬太尼联合应用于机械通气患儿。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的前三天在无禁忌下均给予彻底的镇静镇痛,每天保留4h唤醒时间,并记录患儿动脉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达到理想的镇静镇痛评分时间短,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结论舒芬太尼联合更适用于PICU机械通气患儿。

  • 标签: 舒芬太尼 咪达唑仑 芬太尼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妇女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妇女100例予以静脉静滴2mg及盐酸哌替啶100mg,观察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术中均行心电监护。结果所有病人无疼痛,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

  • 标签: 人工流产 咪达唑仑及盐酸哌替啶镇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应用长托宁联合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全麻前应用,观察组在全麻前应用长托宁联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7d,观察组MMSE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同对照组16.67%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长托宁联合辅助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咪达唑仑 长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