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背景据200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94亿,但2006年IDF的这一统计数字已增长到2.46亿,预计2025年将达3.8亿。糖尿病是发达国家的人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大量证据显示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也正进入糖尿病流行期。

  • 标签: 国际糖尿病联盟 餐后血糖管理指南
  • 简介: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证实,血糖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有着重要意义[1、2].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和部分基层医生往往对空腹血糖比较重视,习惯在诊断糖尿病或治疗复查时只查空腹血糖,对血糖的意义则了解不多,而忽略了血糖的检测.

  • 标签: 关注高血糖
  • 简介:空腹血糖(基础血糖)和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受糖尿病治疗和控制状况的影响,如饮食不控制、无运动或运动量过小、用药量过低,空腹血糖会升高;血糖的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空腹血糖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到血糖水平和升幅。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很多,

  • 标签: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 糖尿病治疗 控制状况 血糖变化
  • 简介:降糖药不能乱用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先要分清是基础血糖高还是血糖高,才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应根据一天测7次血糖的检测结果,搞清楚一天中自己是哪个时间段的血糖高。如果是基础血糖高,应选择降基础血糖的药物;如果是血糖高,则应选择降血糖的药物,而且降血糖的药物不能用在降基础血糖上。

  • 标签: 餐后血糖 药物选择 血糖高 糖尿病患 检测结果 降糖药
  • 简介:有些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得比较好,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一直不达标。部分原因就是应酬多、吃大餐多,导致血糖高,影响了HbAlc的达标。而且,据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比空腹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猝死的危险性更高。也就是说,发生猝死的危险性随着2小时血糖的升高而升高。反之,血糖降得越低,越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

  • 标签: 餐后高血糖 药物控制 餐后2小时血糖 心血管疾病 空腹高血糖 妙用
  • 简介:2004年我发现了自己“三多一少”的症状,当时查空腹血糖为12.0mmol/L,一直未用药治疗。2008年体重由85公斤下降至60公斤(身高168厘米),当时空腹血糖为12.0mmol/L,2小时的血糖为23.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9%。从4月份开始注射胰岛素(甘舒霖)早中晚各10单位,治疗1个月后停药,至今未用药,主要采取饮食和运动控制病情。目前血糖正常,很不稳定,一直徘徊在7.0~13.0mmol/L。

  • 标签: 用药治疗 血糖高 餐后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注射胰岛素
  • 简介:【典型病例】几天前,有一位48岁的女性患者来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述说了她的不解。她患有糖尿病4年,一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波动于6-7毫摩尔/升,但是近来出现视物模糊、双下肢麻木。经检查发现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为什么平素控制良好的空腹血糖还会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我给她检测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是7.5%,2小时血糖11.9毫摩尔/升。

  • 标签: 餐后2小时血糖 胰岛功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 简介:美国“关爱网”曾载文指出,如果经常饭后犯困,吃完就全身疲累,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它在警告你,目前的饮食结构不够健康,可能会导致患糖尿病。

  • 标签: 血糖 饮食结构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体检人群血糖筛查情况,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下血糖异常情况及空腹血糖正常而血糖异常人群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人群,收集一般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 h血糖及血脂、血尿酸。分析血糖指标检测情况;对于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完成3项血糖指标检测者,比较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及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筛查时,血糖异常情况;对于完成所有检测的空腹血糖正常体检者,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2016年体检人群共45 447人,其中男性23 001人(50.61%),年龄(44.6±13.6)岁,女性22 446人(49.39%),年龄(41.09±12.9)岁。3项血糖指标中,空腹血糖检测率最高(97.04%),糖化血红蛋白为56.17%,血糖仅17.51%。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同时完成3项血糖指标检测的7 351名体检者中,随着空腹血糖上升,血糖异常率逐渐增加,空腹血糖<5.6 mmol/L时,血糖异常率为11.59%;空腹血糖5.6~<6.1 mmol/L时,血糖异常率为33.90%;空腹血糖≥6.1 mmoL/L,血糖异常率为68.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 323.7,P<0.05)。空腹血糖<5.6 mmol/L的体检者血糖异常率低于空腹血糖<6.1 mmol/L者(11.59%比14.32%);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筛查时,血糖异常率均较单纯空腹血糖筛查低(切点为5.6 mmol/L,8.83%比11.59%;切点为6.1 mmol/L,10.08% 比14.32%)。对5 872名完成所有检测的体检者分析显示,在空腹血糖正常的人群中,男性、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者血糖异常风险显著增加,OR值95%CI分别是2.85(2.33~3.48)、2.15(1.76~2.62)、1.82(1.45~2.27)和2.64(2.04~3.42)。此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人群血糖异常风险亦增加,OR值95%CI分别为1.80(1.51~2.15)、1.52(1.27~1.82)、1.43(1.15~1.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中,空腹血糖检测率最高,血糖最低。空腹血糖正常时血糖异常率较高,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筛查时,血糖异常率有所降低。对于男性、年龄较大、超重或肥胖以及有高血压、高血脂或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仍推荐检测血糖

  • 标签: 健康体检 筛查 餐后血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幼儿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幼儿的饮食健康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幼儿管理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当前幼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最后展望了幼儿管理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幼儿 餐前餐后管理 饮食健康 身心发展
  • 简介:很久以来,在糖尿病诊治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血糖监控往往只重视空腹血糖,而忽视了血糖。不但许多患者是这样,有相当多的糖尿病医生也对血糖的监控重视不够,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人体从进食早餐开始到晚餐(或宵夜),机体持续处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过程,共持续约20个小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的空腹状态仅仅只有早餐前的4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一天中人体大部分时候均处于状态。

  • 标签: 餐后2小时血糖 天气预报 血糖监控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诊治过程
  • 简介:我们的回答是:2小时血糖稍高需要及时治疗。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IGT)阶段,即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而〈11.1毫摩尔/升阶段。因而在人群中检出IGT者,积极进行防治,对减少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餐后2小时血糖 治疗 2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糖耐量减低 IGT
  • 简介:自古以来,被认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有很多,醋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人类饮用醋的历史已有很久,但人类关于醋对人体健康的科学研究却不是很多。

  • 标签: 餐后血糖 食用 人体健康 科学研究 人类
  • 简介:在接触病人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体检空腹血糖小于6.0毫摩尔/升,很理想;但是一查2小时血糖,却大吃一惊,远大于11.1毫摩尔/升,早已戴上糖尿病“帽子”。这提醒我们,要知道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单凭体检做空腹血糖检查远远不够。事实上,2小时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对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合理治疗、防治并发症以及观察预后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 标签: 餐后2小时血糖 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 糖尿病 接触病人 血糖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血糖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血糖患者,均用中药汤剂干预治疗,连用3周。结果治疗前后血糖有显著性差异,短期治愈率90%,症状改善明显。结论中药治疗血糖疗效确切。

  • 标签: 餐后高血糖 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 人参 白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