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一例延髓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吞咽功能临床评估,经吞咽造影(VFSS)检查诊断为环咽肌迟缓。在拔管前开始进行早期吞咽综合训练,拔管后进行导管球囊扩张术。强调了早期吞咽治疗基础训练的重要性,缩短了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减少痰液量,再进行导管球囊扩张术,能有效缓解环咽肌弛缓,可明显改善吞咽功能。

  • 标签: 吞咽综合训练 气管切开 环咽肌失迟缓 球囊扩张术
  • 简介:电影《美丽心灵》里有一段台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丁与当年的同窗、和精神分裂症奋斗了大半辈子的约翰·纳什走在校园里,马丁问约翰·纳什:“Aretheygone?(他们消失了吗?)”

  • 标签: 失败 《美丽心灵》 精神分裂症 大学教授 GONE 普林斯
  • 简介:摘要总结护理干预在食管环形肌切开术治疗16例贲门弛缓症中的应用。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病情观察、胃肠减压管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16例病人手术顺利,1例发生颈部皮下气肿,发现后得到及时处理自行吸收,延长了住院;其他病人均一周左右顺利康复出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食管环形肌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骨折迟缓愈合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和骨痂光密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疗法可有效提升骨骼生长速度,促进伤口愈合,优化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折 迟缓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去年暑假,妈妈给我报了培训班,让我去学游泳。她说想让我减减肥,因为我的体重有点儿超标了。来到游泳馆,我看见许多人在游泳,有蛙泳、仰泳、自由泳等各种泳姿,挺有趣的。教练给我们讲了练习的步骤后,就让我们自由训练。我兴奋地跳进了泳池,弄出了一大片水花。我立刻就被水呛到了,咳嗽声响彻整个游泳馆。我生气地爬上岸,说:“我不学了!”妈妈走了过来,问我:“苏宇烜,你怎么上岸啦?”我赶紧回答:“教练说我学得好,让我休息。”妈妈信以为真,不再追问。

  • 标签: 游泳馆 自由训练 培训班 妈妈 自由泳 教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点干预治疗对发育迟缓儿童口腔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5岁儿童54名为研究对象,以36个月为分界点,将受试者分为两组,进行相关干预恢复治疗,一段时间后开展Gesell发育测定以及简易口部运动量测定,分析结果。结果和≥36月才开始进行干预治疗组相比,<36个月就进行干预治疗组各项Gesell发育评估情况更佳,口部运动能力也更好,P<0.05。结论对于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应当尽早开展干预治疗,以便获取良好转归结果。

  • 标签: 发育迟缓 语言障碍 口部运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训练护理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专业的语言训练,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医院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护理前后发育情况。同时评价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6.67%),对护理的满意度(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在语言、适应能力、社交行为等方面,观察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行康复训练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发育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范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社会范的概念、类型和表现、原因分析及其矫治等方面。近十年来,国内学者运用社会范理论进行了农民工范、农村范、大学生范、青少年范等具体社会群体的范研究。总体上看,目前的研究困境在于理论运用多于理论发展。未来社会范研究应当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透视社会范的深层根源,科学、合理、客观地区别与对待不同类型的社会范,并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对当前中国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进行哲学思辨。

  • 标签: 社会失范 综述 国内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应用中医治疗具有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84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中医疗法,对照组则采用西医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骨痂光密度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对与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而对照组为78.6%。同时实验组患者骨痂光密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疗法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进行治疗,骨痂光密度改善情况良好,临床疗效优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折迟缓愈合 骨痂光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生长迟缓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及某儿童成长健康管理中心就诊的儿童772例,根据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分为正常身高组152例、偏矮身材组326例以及特发性矮身材组294例,对三组患儿的个人史、既往疾病史、饮食情况、运动情况以及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反复呼吸道感染、分娩方式以及体质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妊高症、胎龄、出生时缺氧情况、消化道疾病、反复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鼻炎、湿疹、过敏性紫癜、挑食、饮用牛奶、饮水量、运动、睡眠质量以及大便排便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年龄、性别、反复呼吸道感染、分娩方式以及体质非小儿生长迟缓发病影响因素,妊高症、胎龄、出生时缺氧情况、消化道疾病、反复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鼻炎、湿疹、过敏性紫癜、挑食、饮用牛奶、饮水量、运动、睡眠质量以及大便排便情况是小儿生长迟缓发病影响因素。

  • 标签: 偏矮身材 特发性矮身材 影响身高因素 身高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普外科老年病人术后麻醉迟缓反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对于普外科老年病人术后麻醉迟缓反应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普外科老年病人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骨折迟缓愈合使用中医进行治疗在临床上面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共有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骨折部位进行具体固定,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8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痊愈9例,总有效率64%,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优异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不但能够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 骨折迟缓愈合 临床对比
  • 简介:目的验证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在临床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探讨运动迟缓定量指标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为符合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的1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为15名与帕金森病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患者进行美多巴冲击试验,状态分为服药前和服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进行评估。应用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测量两组被试者的翻腕、抬腿、10m往返范式动作的运动数据,提取幅度、频率等运动指标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与UPDRSⅢ中子项及子项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与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服药前及服药后状态的翻腕幅度、步幅、转身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帕金森病患者服药前转身时间与UPDRS步态(Ⅲ29)、中轴症状(Ⅲ18、19、27-31)和迟缓+中轴症状(Ⅲ18、19、23-31)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824,P=0.002;r=0.779,P=0.005;r=0.673,P=0.023)。结论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可对帕金森病的运动迟缓症状进行定量测量,对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帕金森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运动迟缓 运动功能定量评估 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情景式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治疗中的作用,为干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建议。方法对我院认知心理门诊2017.11~2018.04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和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评估,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情景式训练组(治疗组)与图片教学语言训练组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景式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情景式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仅给予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以中医五行音乐疗法配合推拿按摩及运动训练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和运功能发育,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 标签: 综合干预 婴幼儿成长 运动功能 发育迟缓
  • 简介:电影《孤》的情感叙述是电影的最大亮点之一,将情感叙述融入到整个电影中也是当前荧屏中最为关注的焦点。同时电影《孤》也选择了拐卖儿童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导演更是希望通过拐卖儿童揭示“人”“人性”与社会中“恶”的一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触手可及,甚至就在我们身边的社会环境,给观影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导演更是在电影的结尾,没有迎合人的心理增加毫无意义的希望,而是为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给予心灵的抚慰,这种孤之痛,将延续给每一位观影者,让我们切身体会,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

  • 标签: 失孤 “人” “人性” “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韵律训练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言语失用症伴口颜面用的疗效。方法 :将 40例脑卒中言语失用症伴口颜面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例。观察组采用言语康复训练结合韵律训练治疗 ,对照组给予单纯言语康复训练。运用言语用评价表评定言语用评价 ,运用口颜面用的评定方法评定口颜面用。评定项目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 ,治疗前后分别观察 2组患者数数、唱歌及口颜面动作检查的变化。结果 :治疗 4周后 ,2组言语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5),且观察组自数、跟数两项评分更高于对照组 (P<0.05) ,2组自唱、跟唱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4周后 ,2组口面动作评分中执行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模仿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韵律训练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能够明显纠正脑卒中患者的言语失用症和改善口颜面用。

  • 标签: 言语失用 口颜面失用 韵律训练 言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