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率在诊断“颈椎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部分脊髓型颈椎患者共78例。对其颈椎X线侧位片及MRI片的C3-7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进行了测量,并对其比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78例患者的颈椎X线侧位片,MRI片的C3-7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进行了测量,其均数(X)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比值(A/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率能够可靠地判断椎管狭窄,是临床上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意义。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管狭窄 颈椎管率
  • 简介:本文通过较长时间的随访,总结52例颈椎狭窄的病例应用后路单开门手术减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合本组病例分析了造成颈椎狭窄的常见病理变化及手术选择,强调指出术前应结合体征与各种影像仔细分析脊髓受压的情况与程度,从而决定手术开门的入路及减压范围,只有完全减压,才能取得好的结果。本组曾对前期和后期的病例做过比较,手术开门减压的范围,后期比前期要大;术后压迫症状恢复比前期要好。

  • 标签: 颈椎管狭窄 治疗 手术减压 临床资料 并发症
  • 简介:颈椎狭窄可由先天性(如畸形),后天性(如退行性变、外伤、椎体或椎管内病变等)以及发育等因素所造成,致使椎管内空隙减小,严重时即可压迫脊髓出现症状。表现为步态不稳,握力减低,肌张力高,病理征(+),以及四肢痉挛性瘫痪等。治疗原则应消除病因,尽快解除脊髓受压。作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狭窄52例,其中包括2例硬膜下肿瘤的摘除,疗效满意。

  • 标签: 颈椎管狭窄 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 脊髓受压 发育性椎管狭窄 退行性变
  • 简介:1ClinicalMaterialAfemalepatient,44yearsold,firstvisitedonNovember7th,2009.Chiefcomplaints:Painintherightshoulderandback,accompaniedbypainandnumbnessintherightarmfor1week,worsenedwithadynamiaoffingers.Presenthistory:Accordingtohercomplaints,

  • 标签: 血管瘤 椎关节强硬 颈痛 背痛 误诊 病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颈椎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患者,采取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 1年间收治的 40例确诊颈椎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采取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颈椎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 1个月及 6个月在 JOA评分上两组均是较术前时刻提高,而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评分( P< 0.05);实验组术后 6、 12个月两组患者颈椎功能改善率分别为 55.00%、 95.00%,对照组分别为 20.00%、 65.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颈椎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患者,采取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效促进患者颈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颈椎管狭窄 颈椎损伤 颈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椎管狭窄症中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铆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来我院治疗颈椎狭窄症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照组采用高架桥式推管扩大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融合率(242.8±28.4mL、78.1±15.2min、16.5±3.5d、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489.3±54.7mL、131.7±26.5min、21.9±6.9d、73.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椎管塌陷率、颈椎后弓畸形发生率(13.3%、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0.0%、33.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颈椎狭窄症患者时,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标签: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术 铆钉内固定 颈椎管狭窄症
  • 简介:发育性颈椎狭窄症(DevelopmentalStenosisofCervicalSpialCanal,DSCSC),多见于中老年人,可引起颈髓继发性损害。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诊治20例DSCSC患者,其中9例手术治疗,优良率(85%)。笔者就DSCSC与颈髓性颈椎病的关系和比值法对诊断和预防本病的价值和治疗谈谈体会。

  • 标签: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 患者 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
  • 简介:目前对各种死胎、畸形儿、臀位胎头娩出困难者,多采用枕骨大孔、口腔等穿颅方法缩小胎头。但由于胎头过大,或因宫口未开全及宫颈痉挛,采用上述方法对母体子宫、软产道易发生误伤。为此,我们自行研制出一种经椎管穿颅缩小胎头的方法,并通过对82例不同妊娠周数死婴及畸形儿的初步探讨及对5例高位宫颈性胎头娩出困难临床试验,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胎头娩出困难 颈椎管 枕骨大孔 临床试验 妊娠周数 畸形儿
  • 简介:患者女,48岁,因右上肢痛7年,伴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5年余,于2000年2月2日入院.查体:站立不能,T:36.5℃P:78次/分R:16次/分脊柱无侧弯,颈6、7棘突右侧压痛,颈7-胸1右前外侧皮下可扪及一约直径0.8cm包块,活动度尚可,边界不清,质韧,颈部活动受限,颈牵拉试验阳性,压颈试验阳性,躯干自锁骨以下皮肤感觉减退明显,以右侧显著.

  • 标签: 颈椎管 神经鞘癌 诊断 病例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颈椎狭窄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撰写,是根据既往中西医的各种文献,并参考广大骨伤科医务工作者的临床习惯,对颈椎病进行归纳分类整理而最终定稿的。本文将对本《指南》撰写的几个关键内容进行说明:

  • 标签: 颈椎管狭窄症 诊疗指南 编写 医务工作者 分类整理 中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椎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术后护理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研究对象6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参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针对颈椎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应用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可降低尿潴留、肠道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颈椎管狭窄 颈椎损伤 术后护理措施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治疗颈椎狭窄脊髓压迫症的优点。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的颈椎狭窄脊髓压迫症16例,其中狭窄节段为3节段5例,4节段9例,5节段2例。所有病例均呈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有不同成度的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无明显异常。采用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后正中入路,两侧显露至小关节突外缘,用超声切骨刀离断双侧椎板根部,将椎板连同黄韧带一块从硬脊膜剥离并取下。将长度为5-7mm的“z”型双孔钛连接片用钛钉固定在椎板断端及侧块上,使椎板架高3~5mm。椎管扩大的范围应跨越狭窄部位上下各一个节段,这样就防止脊髓在扩大节段处形成的“弯折”。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复查颈椎CT椎管扩大前后径约3~5mm。复查MRI示病变节段硬脊膜受压明显改善,术后JOA(日本矫形学会)评分提高2-5分,改善率大于60%。结论“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避免了单开门或双开门术式门轴侧的神经根刺激症状,且可使肌肉重新获得附着点,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它可保持颈椎运动的正常生理功能。对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有不同成度的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无明显异常,病变累及3个以上节段的病例是一种很好的术式选择。

  • 标签: “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 治疗 颈椎管狭窄 脊髓压迫症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解剖学重建在颈椎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入路取下椎板棘突复合体切除肿瘤后,用钛钉、钛连接片回植椎板棘突复合体,重建颈椎解剖学结构。结果21例患者中,神经鞘瘤8例、脊膜瘤6例、室管膜瘤3例、血管网织细胞瘤2例、先天性肿瘤2例。术中取下椎板棘突复合体2-6个,平均3个。手术中未出现因使用铣刀打开椎管及使用钛连接片内固定所致硬脊膜破裂、脊髓及神经根损伤。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13.2个月,X线片或CT三维重建未见回植体固定的塌陷、位移,未见椎管狭窄及脊柱畸形。结论颈椎椎管内肿瘤切除,回植椎板棘突复合体重建解剖结构,避免术后因椎板缺失造成脊髓失去骨性保护,引起椎管狭窄和脊柱生物力学变化,最大限度保证颈椎的正常结构,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维持患者远期脊柱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颈椎椎管 解剖学重建 钛连接片固定 稳定性 椎管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0例运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手术后的疗效。结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运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适用范围广、副损伤小,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单开门 后路 椎管扩大成形术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