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复合全麻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的ASAI-II级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给予硬膜外复合全麻和单纯静脉全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的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可明显降低全麻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硬膜外阻滞的镇痛及阻滞交感神经作用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 标签: 术后躁动 硬膜外复合全麻 静脉全麻 疼痛刺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预防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全麻患者中选取200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0例与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期体征情况及躁动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期血压及心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0.20%,7.20%,同对照组31.10%,19.00%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全麻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恢复期躁动发生率,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应广泛运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恢复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全麻插管术后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其在麻醉苏醒期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地佐辛组于术前约20分钟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对照组相应给予生理盐水1ml,观察并记录患者拔管前10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的MAP、HR、SpO2,以及拔管时至拔管后半小时内患者躁动的情况。结果地佐辛组患者在全麻拔管期MAP、HR较为平稳,心血管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明显减轻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 标签: 地佐辛 气管拔管 麻醉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使用布托啡诺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均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诊的罹患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对共纳入68例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纳入34例患者采用在其手术后缝皮时注射1ug/kg剂量的芬太尼为对照组,纳入34例患者采用在患者手术后缝皮时注射10ug/kg剂量的布托啡诺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得临床疗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躁动评分﹑拔管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所得数值具有更低的显示,拔管5min后的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显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布托啡诺 全麻苏醒期 躁动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全麻苏醒期躁动全麻术后苏醒期并发症之一。病人躁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增加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危险,严重时可引起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通过综合分析引起术后躁动的相关因素及对症处理,可预防和减少躁动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 标签: 全麻苏醒 躁动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地佐辛对全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地佐辛对预防全麻插管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实验组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在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地佐辛0.1m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在78例全麻患者中,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评分3分2例、2分3例、1分9例、0分25例;对照组3分10例、2分18例、1分8例、0分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术后躁动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全麻患者,地佐辛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轻患者苏醒期躁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地佐辛 全麻 苏醒期躁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术后病人躁动是复苏期间出现的常见症状,它影响了病人的安全,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和工作,分析其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了2012年度5170例全麻术后病人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均值分析。结果15%的病人全麻术后发生轻微程度的躁动(经安慰开导、心理护理可配合)3%的病人发生严重躁动(需镇静药或强行约束)。结论手术结束,麻醉药物停止并不意味着麻醉和手术对病人的生理影响而终止。部分病人会因种种因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而躁动会带来坠床、体内伤口再出血、伤口裂开、各种导管脱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而导致手术失败,重视加强全麻术后躁动病人的安全防范管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全身麻醉 躁动 安全防范
  • 简介:摘要全麻苏醒期躁动在20世纪60年代被Eckenhoff等首次报道出来,它会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并提高了自我损伤的风险。年龄、术前用药、麻醉用药、术后刺激、心理因素、手术等是引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应关注全麻苏醒躁动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并掌握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 标签: 全麻苏醒期躁动 影响因素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曲马多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8例ASAI-Ⅱ级患者,均行择期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曲马多低剂量组)、C组(曲马多中剂量组)、D组(曲马多高剂量组),每组12例。B、C、D三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给予静脉注射曲马多注射液1mg.kg-1、1.5mg.kg-1、2mg.kg-1;A组不给予曲马多注射液治疗。给药前(T1)、给药时(T2)、给药后10min(T3)和30min(T4)分别测定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Rike镇静和躁动评分(SAS)。结果在T4期,A、B组患者的MAP、HR有明显的升高,与T1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的HR有明显的降低,与T1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T4期,C、D组患者的MAP、HR与A组比较有明显的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B、C、D3组患者在T4期S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SAS评分下降更明显。结论曲马多治疗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好,其中以1.5mg.kg-1给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马多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 简介: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66例经全麻手术患几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患儿躁动发生的因素。结果本组患儿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46例,发病率12.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类别是患儿发生躁动影响因素(P〈0.05),性别、ASA分级、手术部位则对患儿躁动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儿童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成人高,低龄、静脉全麻、长时间手术和急诊手术是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 躁动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全麻苏醒期躁动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造成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对289例全麻患者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经验。

  • 标签: 全麻患者 苏醒期躁动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品管圈管理模式应用于全麻患儿苏醒期躁动预防与管理中。方法运用品管圈模式查找患儿苏醒期躁动原因并针对原因实施相应处理措施。将开展品管圈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苏醒期患儿躁动率由改善前26.67%降至5%。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全麻患儿苏醒期躁动率。品管圈是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模式,通过实践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解决实际问题。

  • 标签: 苏醒期躁动率 预防与处理 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