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脑卒中、脑动脉硬化血管痴呆均有改善记忆力作用,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对血管痴呆和混合痴呆病人亦能改善和提高认知功能

  • 标签: 功能障碍诊断 治疗进展 血管性认知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02月-2022年04月到本院治疗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48(96.00%)高于对照组42(84.00%),P<0.05;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丁苯酞药物对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疗效,可运用。

  • 标签: 丁苯酞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MoCA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针加井穴治疗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N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VCIND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头针加井穴治疗,两组每周治疗6天,周日休息1天,疗程为12周。第8周及12周给予量表评估。结果治疗组疗效指数为83.3%,对照组疗效指数为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体得分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加井穴对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有一定改善,总体认知功能也有一定提高。

  • 标签: 头针 井穴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舒脑欣滴丸对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46例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舒脑欣滴丸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一个月和治疗三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分别是(21.00±3.55)分和(23.05±5.58)分,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结果分别是(26.82±2.51)分和(28.01±2.54)分,和对照组的评分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舒脑欣滴丸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没有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症状。

  • 标签: 舒脑欣滴丸 非痴呆性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文朗读训练对痴呆血管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招募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的VCIND患者80名,随机分为朗读训练组(n=43)和空白对照组(n=37),试验组每天朗读当日报纸新闻,5d/周,共12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数字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 ory verb learn test,AVLT)、数字符号转换测试(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估。结果中文朗读训练干预12周后,朗读训练组在MoCA总分[4.00(2.00)分,1.50(0.50)分,Z=3.012,P=0.003]、MoCA-视空间执行[2.00(1.00)分,0.00(2.00)分,Z=2.787,P=0.008]、MoCA-注意[1.00(1.00)分,0.00(0.50)分,Z=2.369,P=0.022]、MoCA-语言[1.00(1.00)分,0.00(0.75)分,Z=3.049,P=0.000]、MoCA-延迟回忆[2.00(2.00)分,0.00(1.00)分,Z=2.043,P=0.014]、TMT-A[-8.00(23.00)分,10.50(30.25)分,Z=2.120,P=0.039]、AVLT-学习[3.00(2.00)分,0.50(0.75)分,Z=2.266,P=0.019]、AVLT-延迟回忆[2.00(1.00)分,0.00(1.00)分,Z=2.974,P=0.003]、AVLT-再认[2.00(0.00)分,0.50(1.50)分,Z=3.054,P=0.000]及DSST[(4.96±0.71)分,(2.39±0.78)分,t=2.572,P=0.014]差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MoCA其他分项测试、TMT-B及MB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SST的分数增加与朗读训练次数呈正相关关系(r=0.205 ,P=0.006)。结论中文朗读训练对VCIND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尤其在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注意力及听觉记忆方面效果明显。

  • 标签: 学习疗法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 信息处理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MRI显示的脑梗死的病变部位、数量及脑白质疏松的部位和程度与痴呆血管认知障碍(VCIND)之间的相关,初步分析VCIND影像诊断的特点。方法采用成组设计对照研究,VCIND组40例,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颅脑MRI等检查。结果1.脑梗死后痴呆血管认知障碍患者MRI所示的梗死灶,以基底节及额叶多见(P<0.05),梗死灶的数目多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P<0.01)。2.脑梗死后痴呆血管认知障碍患者MRI表现除梗死灶外,还多合并脑白质疏松,白质疏松程度重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结论1.VCIND患者其梗死的部位以基底节、额叶多见,梗死灶的数量与认知功能有关,多发梗死灶可能是VCIND的一个特征。2.VCIND患者多伴有白质疏松,白质疏松是引起VCIND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辛伐他汀对改善血管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血管痴呆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进行研究。将60例血管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管痴呆患者治疗前后的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能动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血管痴呆患者的MMSE、AD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显著提升,ADL评分得到下降明显),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血管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血管性痴呆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VCI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的研究显示,VCI的发病机制和诱发因素愈为明确,但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待临床评价。重视血管危险因素及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及药物治疗,成为预防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键。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改善血管痴呆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 74例伴随不同程度吞咽困难的血管痴呆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通过随机数表法抽取其中 37例作为对照组,单纯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另 37例作为治疗组同时结合认知功能训练,以 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 3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并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前改善 (P<0. 05),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的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前者有效率优于后者 (P <0.05)。结论: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改善痴呆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认知功能训练 痴呆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血管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29),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P<0.05)。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提升血管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推应用广。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电脑辅助 认知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老龄化加重,罹患认知障碍患者数量不断上升。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ND)是血管痴呆(VD)前期,其发展具有可逆,目前中医药治疗痴呆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关注,本文从VCIND的中医病因病机、常见中医药治疗进行概述。

  • 标签: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痴呆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血管痴呆的提出及争议,引出血管认知功能损害提出的背景及其必要,阐述了其诊断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新近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比较血管痴呆血管认知功能损害定义的演变说明血管认知功能损害这一定义的重要,指出寻找血管认知功能损害特异性的神经心理学表现、影像学特点、生物学标记以及病理学特点将是今后。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诊断
  • 简介:摘要血管认知障碍(VCI)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疾病,其发病与脑血管病直接或间接相关,属于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病之一,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血管认知障碍发病率逐渐上升,而该病群体的不断增多给社会和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目前,尚无治疗血管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因而必须探索血管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预防提供一些参考经验。本文以皮层下痴呆血管认知障碍(VCIND)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研究,旨在提高VCIND危险因素认识程度,提升VCIND防控效果。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治疗对老年血管痴呆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血管痴呆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治疗。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所有患者MMSE评分和HDS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和H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血管痴呆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今后可将其作为老年血管痴呆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案进行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老年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血管痴呆患者采用康复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老年血管痴呆40例,起止时间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血管痴呆患者使用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以60例老年血管痴呆病人展开研究。随机分组分别开展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总结效果。结果:康复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MMSE评分、HD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96.7%也更高,P

  • 标签: 康复治疗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CSV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与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的相关。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74例CSVD患者,及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分。374例CSVD患者分为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n=186)和无认知障碍组(B组,n=188),比较三组间一般资料、血清MMP-9水平、认知功能评分,并分析MMP-9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结果A组和B组MMP-9水平[(335.10±105.10)μg/L,(261.62±80.32)μg/L]均高于对照组[(168.23±48.85)μg/L],且A组的MMP-9水平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MoCA评分[(18.45±5.24)分,(28.31±1.52)分]均低于对照组[(29.49±0.90)分],且A组的MoCA评分低于B组(P<0.05)。血清MMP-9水平是CSVD患者VCIND的危险因素(β=1.505,OR= 1.323,95%CI=1.149~1.527,P<0.05),与MoCA量表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定向力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9、r=-0.155、r=-0.383、r=-0.358、r=-0.192、r=-0.259、r=-0.246,均P<0.05)。结论血清MMP-9水平升高可能是CSVD患者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且与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的相关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