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胆囊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进行手术,对照组单纯全麻进行手术。结果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老年患者胆囊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 标签: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 老年患者胆囊手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将我院眼科200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中的48名患者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其中12名患者在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改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一周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46名患者经治疗均有好转,有效率达96.8%。妥布霉素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敏感性高于其它抗菌素,较少出现耐药,抗菌谱广,起效快,对眼部刺激症状少,对角膜损害轻。0.3%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细菌性角膜炎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0.3%妥布霉素滴眼液 细菌性角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硬膜外罗哌卡因给药方式的比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分为A组和B组两组(n=15),A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硬膜外腔注射罗哌卡因,B组则在硬膜外腔间隔1h单次注射同等量的罗哌卡因。结果A组MAP降低心率上升超过20%的发生率、术中使用麻黄素以及舒芬太尼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使用阿托品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麻醉时,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较相同剂量罗哌卡因硬膜外腔间隔一定时间单次注射有助于循环的稳定。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时,硬膜外腔持续微泵推注0.75%罗哌卡因5mL/h,有助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静吸复合全麻 联合硬膜外阻滞 罗哌卡因
  • 简介:目的比较食管根治术患者采用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1例食管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36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围术期各时间点MAP和HR、两组患者术毕至清醒时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全麻组具有较高的异氟醚、阿曲库铵、丙泊酚的用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诱导后、切皮、病灶切除MAP及心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全麻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的吞咽反射、SPO2〉90%、拔除气管导管、睁眼实验阳性、完全清醒的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进行手术能够降低药物的用量.减少患者的术后躁动.具有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阻滞 食管癌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於复合全麻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75名择期脊柱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对照组)和瑞芬太尼R1组及R2组.全麻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4mg/kg、依托咪酯0.3mg/ks、维库溴铵0.1mg/kg和芬太尼2μg/kg,气管内快速插管.麻醉维持均吸入66%N2O—33%O2及0.6%-L2%异氟烷(0.5—1.2MAC),同时在丙泊酚2mg/(kg·h)泵注中,F组加用芬太尼1μg/(kg·h),R1组加用瑞芬太尼5μg/(kg·h),R2组加用瑞芬太尼10μg/(kg·h).分别观察诱导前、切皮前、切皮后、内固定、减压、停静脉药泵注6个时点的血压、心率、MAC、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呼唤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潮气量、频率和呼气末CO2分压;拔管后即刻、15min、30min的意识状态(OAAS)和疼痛VAS评分;苏醒期间寒战、肌颤、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与芬太尼组比较,瑞芬太尼的起效、清除、呼吸和意识恢复的情况优於芬太尼组,镇痛效果不弱于芬太尼,安全性与芬太尼相似.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的作用效果也不同。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脊柱手术的复合全麻中。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静吸复合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合全麻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对肝癌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肝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持续吸入异氟醚间断注芬太尼,观察组采取-复合全麻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方法,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用药、输液总量、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手术中应用-复合全麻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吸复合全麻 硬膜外 静脉麻醉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全麻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入院的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3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48例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158例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观察患者在两种麻醉方式下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气腹后5分钟、改变体位5分钟时,两组心率均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5),各期血压变化不明显,脉搏血氧饱和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即有所下降,吸氧后改善,气腹后增大吸氧量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复合气管内插管全麻满足了手术的要求,保证了患者安全,是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静吸复合全麻 连续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食管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食管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A)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GEA)2组,每组40例。GEA组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GA组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2组插管即刻、术中各时点、拔管时的SBP、HR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的差异及术毕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结果GEA组与G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是目前用于食管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单纯全麻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 血流动力学 麻醉药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食管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食管根治手术40例,分为A、B两组,A组为复合麻醉组(浅全麻+硬膜外阻滞);B组为单纯全麻组,每组各20例,两组病人全麻诱导相同:芬太尼2ug/kg、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1.5mg/kg、琥珀胆碱2mg/kg。A组病人经硬膜外导管间断注入2%利多卡因与1%丁卡因混合液(4:1)复合吸入低浓度氨氟醚(0.5-1.5%)及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2-0.25mg/kg维持麻醉;B组用吸入氨氟醚(1.5-2.5%)及间断注芬太尼1ug/kg、阿曲库铵(0.2-0.25mg/kg)维持麻醉。A组病人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行术后镇痛。镇痛药物为布比卡因+吗啡+氟哌啶。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术前、术毕、拔管时SBP、DBP、HR、SpO2变化,术中两组病人全麻药用量,术毕至拔管之间的时间。结果A组病人麻醉效果确切,全麻用药量低,复苏快,能降低手术所引起的应激反应,行术后镇痛方便、效果完善、术后并发症轻。结论浅全麻复舍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食管根治术优越于单纯全麻

  • 标签: 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食管癌根治术 临床应用 治疗方法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患者的麻醉手术使用瑞芬太尼复合全麻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两年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他们在术前接受了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治疗,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呼吸情况、拔管时间,将其记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接受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后,在插管、切皮和手术1小时等阶段,其收缩压要比正常情况下低,其舒张压在各阶段无较大变化。患者的术后麻醉消退苏醒时间平均为(5.9±2.2)s,呼吸恢复时间为(5.2±3.4)s,拔管时间为(8.3±2.3)s。结论老年手术患者选择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治疗可以对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提供较大的帮助,因此临床中麻醉安全性比较高,适合该类患者的手术麻醉使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手术 麻醉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该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基于食管手术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运用成效。方法:随机抽取接收治疗的食管患者40例进行分析,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A类和B类均有20例患者,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前者选择全身麻醉方式,后者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比两类患者的麻醉成效。结果:B类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幅度都明显比A类患者更佳,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食管癌 运用
  • 简介:摘要:该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基于食管手术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运用成效。方法:随机抽取接收治疗的食管患者40例进行分析,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A类和B类均有20例患者,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前者选择全身麻醉方式,后者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比两类患者的麻醉成效。结果:B类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幅度都明显比A类患者更佳,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食管癌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和单纯全麻用于外科上腹部手术时术中及术后情况,为上腹部手术选择更多的麻醉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组(A组,n=30)和单纯全麻组(B组,n=30)。记录患者诱导前、诱导插管后、手术开始时及拔管后HR、MAP、CVP;记录麻醉期间用药维持量、术毕拔管时间、术毕清醒时间、术后出现疼痛的时间及躁动次数;并观察术后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情况。结果A组术中所需的丙泊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的剂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两组术后躁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出现疼痛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A组满意率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术中所需的静脉、吸入麻醉药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苏醒时躁动发生率显著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药剂量 血流动力学 术后苏醒时间 术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