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7月12日至10月21日和2010年5月1日至11月6日,水温23。31℃范围下,在3口2.72m×1.55m×0.72m、水深0.62m的水泥育苗池和3口1.2m×1.0m×1.0m、网目20目/英寸的小网箱中,分别放养100尾体长0.7~1.9口的新吉富尼罗罗非鱼(Oreoehromisniloticus)苗,投喂含不同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EB)激素的饲料,以获得用于生产YY超雄鱼的XY转化雌鱼。结果显示,用100mg·kg^-1EB饲料投喂26d、36d、46d、59d和饲养102d后,实验鱼的雌性率分别为80.0%、93.4%、93.9%和94.0%,分别比对照鱼(54.8%)高25.2%、38.6%、39.1%和39.2%;用200mg·kg^-1EB饲料投喂24d和饲养188d后,实验鱼的雌性率为83.1%,比对照鱼(46.9%)高出36.2%。经Ⅺ检验,两次试验的雌性转化率差异均极显著(P〈0.001)。实验鱼和对照鱼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未见畸形现象。实验结束时两批实验鱼的体质量和全长均显著小于对照鱼(P〈0.01和P〈0.05),未转化的实验雄鱼与对照雄鱼的全长、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50)。综合分析认为,用EB诱导新吉富罗非鱼苗雌性化的适宜剂量为200mg·kg。饲料,投喂35d左右较为适宜。

  • 标签: 苯甲酸雌二醇(EB) 新吉富尼罗罗非鱼 雌性化 成活率 生长
  • 简介:目的:研究知柏地黄丸对雌性性早熟大鼠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6日龄同窝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N-甲基-DL-天冬氨酸(NMA)诱发建立性早熟动物模型,分别测定血清LH,E2水平。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清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可降低性早熟大鼠血清中LH,E2水平;小剂量组与大、中剂量组血L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调节性早熟大鼠血LH,E2水平存在量效关系。结论:知柏地黄丸可以抑制NMA诱发雌性大鼠性早熟的发生及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LH,E2水平的表达。

  • 标签: 知柏地黄丸 真性性早熟 黄体生成激素 雌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