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封闭负引流技术(VSD技术)治疗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创面患者纳入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封闭负引流技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0),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创面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伤口愈合时间更短,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封闭负引流技术治疗创面中的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愈性压疮创面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扩创加负技术联合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9年2月到2022年2月期间120例接受治疗的慢性创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手术扩创,观察组手术扩创联合负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敷料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手术扩创联合负创面技术治疗慢性创面,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敷料维持时间,减少其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手术扩创 负压技术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烧伤创面治疗中实施负封闭引流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措施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2020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接收的78例烧伤创面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负封闭引流;观察组39例,负封闭引流联合藻酸盐敷料)。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及换药次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烧伤创面治疗中实施负封闭引流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措施,有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恢复,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难愈性烧伤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 藻酸盐敷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简易自制负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56例为观察组,运用简易自制的负吸引技术治疗创面。另选56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伤口清洗、消毒包扎、对敷料进行定期更换,并接受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的用时情况及伤口愈合比例。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伤口治愈比例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简易自制负压吸引技术 慢性难愈性创面 创面修复
  • 简介: 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慢性创面患者治疗工作当中,采取负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80例。之后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患者采取负创面治疗技术并设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取负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并设为研究组,每组各40例患者;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评估,并探讨不同护理方式下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血清和炎症指标以及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二期修复准备时间以及感染控制时间优于对照组,从血清和炎症指标方面来讲,研究组的血清和炎症指标恢复更好,从疼痛评分进行分析,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为(1.32±0.43)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2.27±0.54)分,数据对比对照组效果更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慢性创面患者提供治疗工作时,采用负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二期修复准备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血清以及炎症指标改善更好,所以负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 慢性创面 难愈性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研究封闭负引流技术治疗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本文涉及对象:慢性创面患者,合计40例,涉及时间区间2020年10月-2022年09月,组别差异辨识:电脑单双数等量分配辨识法,对照组资料库(20例,均执行常规疗法),观察组资料库(20例,配合常规+封闭负引流技术疗法)。辨识不同疗法对患者临床各项参数、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参数结果比较分析,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参数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效果100.00%,P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慢性难愈性创面 临床各项参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研究封闭负引流技术治疗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本文涉及对象:慢性创面患者,合计40例,涉及时间区间2020年10月-2022年09月,组别差异辨识:电脑单双数等量分配辨识法,对照组资料库(20例,均执行常规疗法),观察组资料库(20例,配合常规+封闭负引流技术疗法)。辨识不同疗法对患者临床各项参数、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参数结果比较分析,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参数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效果100.00%,P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慢性难愈性创面 临床各项参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面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分析对象选取我医院接收的创面患者80例,将纳入的病例分成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明显提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显著减轻,护理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在创面患者行PRP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以及促进创面愈合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富血小板血浆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银离子敷料覆盖联合负吸引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慢性创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银离子敷料覆盖治疗,观察组行银离子敷料覆盖联合负吸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瘢痕增生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覆盖联合负吸引在慢性创面修复中有显著价值,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使创面尽早愈合,且瘢痕情况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银离子敷料覆盖 负压吸引 慢性难愈性创面 修复 瘢痕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创面治疗中联合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负伤口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负伤口治疗,实验组行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伤口治疗,对比两组血清和炎症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ESR、CRP、WBC等血清和炎症指标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富血小板血浆 负压伤口疗法 炎症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负封闭辅助闭合(VAC)技术在促进压力损伤患者创面愈合方面效果。方法于2020年1~6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共89处患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湿疗法护理,研究组利用负封闭辅助闭合(VAC)技术护理,21 d为一个疗程,评估测算护理前后创面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统计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治疗时间、费用等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创面长度、宽度、深度以及面积、体积大小平均值均较护理前明显较小,且研究组创面长度、宽度、深度以及面积、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92.68%)显著优于对照组(73.17%)(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负封闭辅助闭合(VAC)技术可有效促进压力损伤患者创面收缩、愈合,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可作为临床治疗压力损伤首选方案。

  • 标签: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 难愈性压力性损伤 创面愈合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在慢性创面患者的应用效果。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慢性创面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35~92(65±12)岁。试验组50例用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对照组50例用传统围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感染、血肿、尿失禁)、创面痊愈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创面痊愈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2.3±3.5)比(28.6±2.4) d、(67.2±5.2)比(86.2±6.4) d、(15 146.6±111.2)比(19 828.5±109.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满意度98%,试验组100%满意。并发症方面,试验组1例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5例出现切口感染。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治疗慢性创面患者中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慢性创面 控制损伤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 比较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临床中在整形外科应用VSD技术对创面病人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本文研究时间选定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并择选这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创面病人进行研究,同时以等分两组形式展开本次研究,研究组病人所接受治疗为封闭负引流方法,参照组病人所接受治疗为常规治疗方法。借助统计学相关工具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及创伤愈合时间进行分析,并进行组间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定检验是否有意义,分析其护理体会。结果 术后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SAS、SDS综合评分以研究组显低,心理情绪波动较小,不耐受病人有1例,参照组有9例,不良反应情况总占比(5.00%),参照组总占比(21.37%),数据对比(P<0.05)。结论 封闭负引流方法应用到整形外科创面病人治疗中,临床效果突出,对病人负性情绪有很明显地改善作用,促使其手术耐受增强,同时减少病人的换药次数及住院天数,此方法可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整形外科 封闭负压引流 难愈性创面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路径对慢性创面伤口患者的运用效果,以为后续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慢性创面伤口患者38例,进行合理分组,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A组(19例)与实验B组(19例),实验A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B组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对比两组结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的创面护理有效率(94.74%)较实验A组(73.68%)更高,P<0.05,充分提示规范化管理路径在临床运用上具有积极意义。结论:对慢性创面伤口患者在护理中,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创面更好愈合,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临床价值突出。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规范化管理路径 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植皮治疗创面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5月~202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15例患者予以单纯植皮治疗,试验组15例患者予以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植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植皮治疗创面的疗效更加确切,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加快创面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富血小板血浆 植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中药膏伤口换药护理对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患者124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62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美皮康银离子辅料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创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愈合评分(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PUSH)。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USH 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创面护理在患者创面愈合中效果好,且患者创面愈合速度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压疮膏 压疮愈合评分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深度慢性创面进行皮瓣移植修复联合改良负吸引,做好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通过选取深度慢性创面患者共计60例,随后进行分组,A组采用清创+皮瓣修复,B组将VSD敷料覆盖于创面,做好负引流。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创面愈合以及疼痛评分比较,其中B组患者中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为13.5±2.7d、3.7±0.3分,经比较,B组效果较优(p<0.05)。结论:对创面患者进行皮瓣移植修复联合改良封闭负吸引,整体效果良好。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皮瓣移植修复 改良封闭负压吸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面氧疗治疗分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9月我院收治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接受创面氧疗治疗,将其中采用分期护理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者分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感染指标、治疗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创面氧疗患者实施将分期护理可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压疮 创面氧疗 分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浮针围刺法治疗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浮针围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7 d、14 d和21 d创面愈合率,新生肉芽出现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和治疗21 d血清SOD、MDA和IGF-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χ2=4.81,P < 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21 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t=-5.45、-7.77、-7.51,均P < 0.001)。观察组新生肉芽出现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5.69、9.26、8.91,均P < 0.001)。治疗21 d,观察组血清SOD、MDA、IGF-1分别为(96.52±10.43)U/mL、(4.32±0.78)μmol/L、(43.52±8.29)μg/L,对照组分别为(83.76±6.81)U/mL、(5.48±0.92)μmol/L、(36.78±9.18)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1、5.27、2.98,均P < 0.05)。结论浮针围刺法治疗的疗效良好,可加快患者创面愈合,提高SOD和IGF-1水平,降低MDA水平。

  • 标签: 针刺疗法 压力性溃疡 伤口愈合 肉芽组织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创面治疗中实施湿伤口愈合理论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医院中接受压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50例。传统治疗法用于对照组,湿伤口愈合理论用于观察组。结果: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水肿消退时间、VAS评分及住院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创面感染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换药时间及换药次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面治疗中实施湿伤口愈合理论,创面愈合效果好,有助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压疮创面 湿性伤口愈合理论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