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本院胆道疾病患者细菌种类和药敏情况,得出结论本地区胆道系统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产ESBLs)多重耐药菌易见,不能靠经验用药,须依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

  • 标签: 胆道疾病 胆汁细菌培养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方法进行归纳统计,用直接法上机鉴定药敏和常规法鉴定药敏,比较两种方法的鉴定、药敏符合率、发报告时间等。结果直接法和常规法两种方法的鉴定符合率分别100%、93.33%,药敏符合率分别为98.33%、96.67%,发报告时间分别为3-4d、5-6d,鉴定符合率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药敏符合率、发报告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鉴定相比较革兰氏阴性杆菌等的鉴定有些难度,程序复杂,鉴定的准确率也受到影响,使用全自动血培养仪鉴定药敏更为可靠、方便,但成本高,需要购买鉴定仪,这对于基层医院还是有难度。

  • 标签: 革兰氏阳性球菌 血培养阳性标本 直接细菌鉴定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可行性。方法将选取的130例血液制品标本注入双相血培养皿中进行培养,每天对生长状况进行多次观察,待发现双相血培养皿上有细菌生长后进行涂片染色,使用梯度离心法将血培养阳性的标本使用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试验进行测定,随后使用传统方法对上述鉴定结果再次进行鉴定。结果130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引起的52例,革兰阴性菌引起的74例,真菌引起的4例,进行鉴定准确率分别为96.2%,100.0%,50.0%。进行药敏试验中大部分药物的药敏符合率大于85%。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涂片确定菌种后使用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ATB药敏系统进行药敏检测可行度较高,缩短了需要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到了较多的时间。

  • 标签: 血培养阳性标本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和病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压检查的82例细菌感染患者,采用BacT/Alert3D240全自动培养仪对患者血液进行培养,并通过BioMerieuxAPI系统对所培养的血液标本进行鉴定。结果82例患者在研究期间共培养了1160瓶,841个需氧瓶,319个厌氧瓶。82例患者在接受血液培养后,共分离出细菌28种,真菌4种。82例患者同时接受需氧和厌氧实验培养,其中69例患者表现为阳性,需氧阳性率84.1%,厌氧阳性55例,阳性率67.1%。82例患者中,呼吸科患者24例(29.3%),ICU患者10例(12.2%),血液科患者9例(11.0%),儿科患者7例(8.5%)。结论快速血培养技术是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必要手段。

  • 标签: 细菌感染 血液培养 细菌鉴定
  • 简介:目的探究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应用。方法:于BD9120全自动培养仪内放入血培养瓶,在阳性报警后行涂片染色。选择160例革兰阳性菌进行试验,抽取培养液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然后经传统法鉴定与药敏结果评估直接法鉴定与药敏结果。结果:160株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溶血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7.1%,表皮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人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2.6%,粪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6.7%,屎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1.7%,总符合率为94.4%;革兰阳性菌引发的血培养阳性标本药敏,对比直接法与传统法总符合率即为96.1%,大多数药敏符合率高于95%。结论:经BD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标本,涂片为染色革兰阳性菌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切实可行,可有效缩短临床报告时间,及时有效指导临床用药,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血培养阳性标本 直接细菌鉴定
  • 简介:摘要合并细菌感染是流感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流行季节流感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革兰阳性(G+)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等是常见致病菌。现就流感病毒合并G+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

  • 标签: 流感病毒 细菌 革兰阳性细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对结膜囊细菌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性研究方法,选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528例(528只眼),随机按春(2-4月份)、夏(5-7月份)、秋(8-10月份)、冬(11-1月份)分为4组,对患者在结膜囊细菌冲洗前其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不同季节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不同季节 结膜囊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检验方法对阴道细菌阳性检出率。方法采集本院收治的86例阴道疾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采取细菌培养法、革兰染色法及PCR法检验阴道分泌物,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革兰染色法检验总阳性检出率为75%,PCR法检验总阳性检出率为97.06%;PCR法检验结果与细菌培养法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革兰染色法检验结果与细菌培养法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PCR法与革兰染色法有统计学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PCR检验法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且操作简便快捷,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可于阴道细菌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细菌 细菌培养 PCR 革兰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以便提供一些临床资料。方法将某医院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适量混在专用的接种水里,然后接种在专用鉴定板上以便进行生化微管方法来鉴定细菌与药敏试验。结果某医院提供的共7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生化微管方法和药敏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有超过93.3%的符合率。结论本文探讨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鉴定细菌的方法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可靠地结果,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医院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细菌鉴定。

  • 标签: 血培养 阳性标本 细菌 鉴定 药敏试验 生化微管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阴道细菌阳性检出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阴道细菌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细菌培养法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采用PCR检验法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检验方法下阴道细菌阳性检出率以及阴道各种细菌的检出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检验方法下的阳性检出率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各种细菌的检出率发现,研究组各种细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R检验法在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并且显著提高阴道细菌阳性检出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细菌检验 阴道细菌阳性检出率
  • 简介: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浏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55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362株,占65.8%,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第1代头孢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164株,占29.8%,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为主。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提示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细菌/分离和培养 抗菌药 抗药性 细菌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阻碍着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的开展,所以,研究影响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要想准确的诊断败血症和菌血症等血液性疾病,最关在的因素就是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因为,我们只有了解引发败血症和菌血症的病菌,才能对症治疗,最大限度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综上所述,对本文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细菌培养 阳性率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考察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对来源于不同厂家的含有头孢哌酮钠的样品的适用性。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厂家的含有头孢哌酮钠的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不同。只有采用灵敏度为0.03EU·mL^-1的鲎试剂,且含有头孢哌酮钠的样品浓度为0.6g·L^-1时,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结果才均无干扰。结论:采用不同厂家鲎试剂对含有头孢哌酮钠的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时会产生假阳性

  • 标签: 头孢哌酮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在开展血培养阳性标本检测中使用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分析两种鉴定方法产生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90例发热患者血液标本,时间为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随机将两组患者进行分组,各45例,A组使用常规药敏试验,B组使用直接药敏试验,比较两种不同试验方法的符合率。 结果 90例血液标本中,34例阳性标本,直接法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性杆菌符合率各为80.00%、87.50%,和常规法无较大差异(P>0.05)。 结论 在开展血培养检验的过程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方法以及常规药敏试验方法符合率相对比较高。然而,直接药敏试验花费的时间比较少,操作简单。

  • 标签: 血培养 两种 细菌鉴定法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VITEK2Compat鉴定仪和VITEKMS质谱仪直接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的259株细菌用VITEK2Compact鉴定仪和VITEKMS质谱仪进行直接鉴定,同时用API板条用传统法鉴定的结果作为标准结果,将两种直接鉴定结果与标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对259株菌进行鉴定,用API板条传统法、VITEK2Compact鉴定仪直接法及VITEKMS质谱直接法鉴定时间分别为38.5±6.3h、8.1±2.4h、1.2±0.6h,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用VITEK2Compact鉴定仪直接鉴定符合率分别为94.3%(134/142)、89.7%(105/117),鉴定仪直接鉴定总符合率为92.2%(239/259);用VITEKMS质谱仪直接鉴定符合率分别为79.5%(113/142)、70.9%(83/117),质谱仪直接鉴定总符合率为75.6%(196/259)。结论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用VITEKMS质谱仪进行鉴定作为临床初级报告,用VITEK2Compact鉴定仪进行直接鉴定和药敏作为正式报告,两种方法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临床及时、合理和有效的抗菌素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培养 VITEK 2 Compat鉴定仪 VITEK MS质谱仪 直接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取样方式痰培养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同时继发肺部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检查,针对同一患者采取不同取样方式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将A组(常规取样法)、B组(气管内分泌物)及 C组(肺泡灌洗液)对比三组标本痰培养阳性率。结果:在应用的三种取样方式中,标本阳性率最高的是肺泡灌洗液法,该取样方式阳性率占比为75%;阳性率第二高的取样方式为气管内分泌物取样法,其占比为55.43%;三种方式中阳性率最低的为常规取痰的标本,仅占39.13%,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肺泡灌洗液取样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另两组,三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取样时能够显著提高痰培养样本的阳性率,在医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临床可推广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进行取样。

  • 标签: 肺部感染 细菌培养 取样方式 阳性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方法  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150例接受微生物检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对比血液样本、穿刺液样本、痰液样本、粪便样本阳性检出率。结果  细菌培养检验结果阳性率高于涂片镜检,且痰液样本、粪便样本阳性率比较,P<0.05,统计学无差异。结论  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两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势,从整体上来看,为获得预测报告可采用涂片镜检,在疾病诊断中可作为初步依据,而为进一步进行疾病诊断课综合两种检验结果,从而提升可靠性。

  • 标签: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微生物检验 作用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肺部感染患者中采取机械排痰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88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对照组44例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机械排痰,比较两组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34.09%,高于对照组的15.9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84±1.23)d,短于对照组的(9.95±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80,P=0.000)。结论  机械排痰可提高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其住院时间。

  • 标签: [] 肺部感染 机械排痰 肺泡灌洗液 细菌培养阳性率 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