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急重症疾病之一,往往由于患者治病不及时、对疾病危险程度认知不清所导致。临床上经常可见患者颌面部肿胀严重、张口受限、疼痛难耐前来就医,严重者可影响呼吸、伴发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可危及生命。所以,好的应急处理方案尤为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医学思维的转变及患者心理需求的日益提高,人文关怀逐渐在护理中显现出重要的作用.人文关怀在安抚患者心理、加深医患互信、弥补医学技术不足、加强护理细节教育以及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护理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人文关怀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一种有效沟通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遵医嘱行为。所以将人文关怀在管理及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中起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科室竞争力的需要。 

  • 标签: 人文关怀 颌面部间隙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VSD管精细化管理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入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选择,选取病例均为2019.3-2021.4时间段入组,共64例,入组后将利用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单一小组32例,精细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对比两组患者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精细组换药次数相比对比组更少,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更短(P<0.05)。结论:间隙感染患者中应用VSD管精细化管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 标签: VSD管精细化管理 间隙感染 抗生素 住院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中常见的感染疾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若未经及时且正确的处理,常易产生严重并发症,致不良预后率和致死率较高。根据文献,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累及患者的心功能,临床中有很多心功能标志物可帮助我们评估患者心功能,本综述将简要探讨两个心功能标志物的机制。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心功能标志物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8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5-2021.5,分组应用抽签法形式,2组均40例,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之中,细节护理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症状改善时间、生活质量情况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红肿症状、发热症状、疼痛症状改善时间较之于对照组得以缩短,较之于对照组(77.50%)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其观察组(95.00%)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有所提升,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细节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研究其对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均属于牙源性感染。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间隙牙源性感染患者16例,均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切开引流,观察组实施手术切开封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手术切开治疗的时候,运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血糖值进行观察。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就诊的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进行本次研究,实施常规护理的病例共44例,作为常规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病例共计44例,作为干预组。观察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餐后2 h血糖(PBG)值。结果:护理1个月后,干预组的患者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95.45%,同常规组的77.27%比较更高(P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 血糖值 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口腔牙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口腔急诊科收治50例间隙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及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均予以了高度评价,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试验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及试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相比较,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能促进口腔牙外伤患者恢复,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个体化口腔护理 口腔 外伤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有了改善。目的:观察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9月-2021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红肿、发热、疼痛、功能障碍),对比干预前、干预1周后两组面部情况[中文版临床面部评价量表(Facialclinimetricevaluation,FaCE)]以及美容心理状态[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Cosmeticmentalstateself-scale,CMSS)],统计干预1周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红肿、发热、疼痛、功能障碍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面部活动情况、面部问题感受及FaCE总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象障碍、心理障碍及CMSS总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内,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能促进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容恢复,减轻患者美容心理压力,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口腔手术并发症,以成人为主。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个体化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2020年9~2021年5月住院的80名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人,按区组随机分组,按40名病人分成40名,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的口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红肿、发热、疼痛、功能障碍的缓解时间,干预前后和干预1周后的患者的面部状况,并进行干预后1周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个性化的口腔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人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口腔外科疾病,成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目的:观察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9月-2021年5月医院治疗的8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红肿、发热、疼痛、功能障碍),对比干预前、干预1 周后两组面部情况,统计干预1周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红肿、发热、疼痛、功能障碍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面部活动情况、面部问题感受及FaCE总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象障碍、心理障碍及CMSS总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内,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能促进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容恢复,减轻患者美容心理压力,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 应用
  • 作者: 杨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02
  • 出处:《护理前沿》 2022年第24期
  • 机构: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太原,03003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4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颌面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护士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合理的出院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出院后康复相关知识情况调查表、医院出院准备度量表,对31例颌面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准备度各维度条目均分为(7.0±1.6)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及适应能力; 出院时住院天数及目前状态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程度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颌面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应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通过个性化合理的出院指导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

  • 标签: 颌面部间隙感染 糖尿病 出院准备 相关因素
  • 简介:飞机结构装配过程中,组部件各类误差(制造误差、装配变形、协调误差等)互相叠加和传递,导致结构间贴合面之间通常存在装配间隙,本文简要介绍了间隙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结构间隙测量方法研究飞机装配过程中的间隙补偿问题,从而掌握间隙补偿对装配件应力的影响。

  • 标签: 装配间隙;装配应力;间隙补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和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者的治愈情况。方法:80名对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以负压封闭引流术为治疗手段,观察组在此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入高压氧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情况以及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各项炎性指标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后均更低,而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疗效更优(P

  • 标签: 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及治疗措施。方法:2019年1月到2021年8月,选取7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结果:主要感染部位是眶下间隙、咬肌间隙,主要感染病因是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均对甲硝唑、甲硝咪唑、氯甲硝哒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78例患者入院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所使用抗生素与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感染控制良好,功能与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川陕甘结合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主要感染细菌多为革兰氏阳性细菌,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敏感抗生素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下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效果和治疗恢复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治疗并确诊的10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分别包含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综合效果。结果:护理之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都远远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与SDS评分也都远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下进行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不仅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维护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 标签: 优质护理 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染 护理效果 恢复
  • 简介:摘要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召集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及医院专家对儿童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进行专题讨论,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应用儿童间隙保持器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后,形成推荐性应用共识。本专家共识内容包括儿童间隙保持器的设计、适应证选择及临床标准化操作流程等,以期指导和规范儿童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促进该项技术的临床推广。

  • 标签: 牙缺失 间隙保持 间隙保持器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缓解了石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螺纹连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大到白车身、副车架及转向节,小到高压线束支架、制动软管支架等。凸焊、摩擦焊、点焊和弧焊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焊接工艺,其中凸焊用于整车连接占比90%以上,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工序。螺栓和螺母连接主要有焊接螺母、焊接螺栓和均不焊接3种形式,其中将螺母焊接到零件上,可防止螺母转动,保证空间避让。因此,大部分零件采用焊接螺母式螺纹连接。

  • 标签: 电机悬置 凸焊螺母 间隙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等研究方法对空气压缩机装配流程进行优化,同时进行装配线的合理布局,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能帮助公司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牙轮钻机 主空压机 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