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近几年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因此线路走廊日益紧张,为了有效提高输电的可靠性,大多数的电网都采用同塔双回出现架设方式,利用自动重合闸来对异常问题进行控制,这样能够避免故障对整个输电线路的影响。但是从实际的应用来看,自动重合闸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情况下由于断路器机构压力闭锁回路而导致自动重合闸出现异常。基于此,本人从自动重合闸时限规则入手,首先分析断路器机构压力闭锁回路导致自动重合闸异常的现象及原因,然后重点探究断路器机构压力闭锁回路导致自动重合闸异常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借此给自动重合闸异常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 标签: 断路器 自动重合闸 异常解决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小儿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式。Kasai手术是治疗胆道闭锁的首选手术方案,术后约60%的患儿会出现并发症,如胆管炎、肠梗阻、吻合口狭窄、胆漏和消化道出血等,2~5年内约有50%的患儿会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需要肝移植。Kasai手术和肝移植序贯结合可明显改善预后。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胆道闭锁手术治疗的研究报道,分别从Kasai手术年龄、手术技巧,腹腔内、外Kasai手术,微创与开腹Kasai手术,再次Kasai手术,肝移植等方面对胆道闭锁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胆道闭锁 手术治疗 肝移植
  • 简介:摘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也变得拥挤起来,尤其是早晚高峰的时候,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节省时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地铁出行。如何保证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关系着地铁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所以,继电保护方案的制定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行来说十分重要。本研究根据地铁本身的特征,探讨一种相互封闭的继电保护方案,这种方案无需判断电流的方案,也无需考虑保护级差。

  • 标签: 地铁运营 相互闭锁 继电保护 失灵保护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是导致新生儿及婴儿胆汁淤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肝内、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高浓度胆汁酸的细胞毒性作用是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主要机制。胆汁酸受体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在维持胆汁酸稳态、免疫炎症反应、肝损伤修复、肝纤维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BA发病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尚无定论。本文对FXR与BA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BA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 标签: 胆道闭锁 胆汁淤积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婴儿大便色卡的筛查方案在上海地区进行胆道闭锁筛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向在上海四家产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家长发放新生儿大便色卡并宣教使用方法。新生儿回家后,家长若发现存在黄疸且大便颜色异常,可直接联系胆道闭锁筛查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若未联系,产科医院会于新生儿42 d回访时回收色卡,并按照筛查方案向本筛查中心传报疑似病例,由筛查中心追踪至诊断或排除胆道闭锁。所有确诊胆道闭锁患儿均需经胆道造影和/或胆道探查明确诊断。以家长在42 d回访前联系胆道闭锁筛查中心并被识别或在42 d回访时被产科医院识别并传报为胆道闭锁患儿被成功筛查的标准。统计上海地区胆道闭锁发病情况,并通过计算本次筛查敏感度、特异性、手术日龄及早期手术率,分析其对胆道闭锁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影响。结果上海市四家胆道闭锁诊治中心数据汇总显示,本次研究期间上海地区总共出生41例胆道闭锁患儿,发病率为10.86/10万活婴(41/377 420,95%CI:7.80~17.74)。共有95例疑似患儿被筛查中心识别,11例患儿被确诊为胆道闭锁,其中9例在42 d回访前自行联系本中心;5例被漏筛。筛查项目的敏感度为11/16(68.6%)、特异性为99.93%(128 498/128 582)、阳性预测值为11.6%(11/95)、阴性预测值为99.99%(128 498/128 503)。成功筛查患儿(11例)与未进入筛查系统或漏筛患儿(29例)比较,手术日龄平均提前42.4 d(47.6±14.6 vs. 90.0±16.3,P<0.001),早期手术率(手术日龄<60 d)显著提升(90% vs. 0)。结论在上海地区利用大便色卡开展胆道闭锁筛查项目是可行的,可有效提高胆道闭锁患儿早期手术率,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胆道闭锁 筛查 发病率
  • 简介:摘要:断路器在运行中,本体SF6气体压力异常,操作机构的液压、弹簧压力异常等,都可能导致断路器出现闭锁分合闸,若运行中断路器闭锁分合闸不及时处理,在电网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动作并向闭锁断路器发送分闸信号,但断路器将拒动,不能正常跳闸切除故障,此时只能靠失灵保护或后备保护动作来隔离故障,扩大系统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在某些运行方式下系统甚至存在失稳风险。本文对断路器闭锁分合闸的风险及处理进行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是婴幼儿常见的肝内外胆管进行性、闭塞性病变,常迅速引起肝硬化。如何改善BA患儿预后,延长自体肝生存时间,一直是小儿外科医师努力的重要方向。胆道闭锁患儿形成肝内胆管囊肿是影响自体肝长期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被认为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本文综述了有关肝内胆管囊肿的分类,发病机制,预后及治疗进展方面的文献,希望能够对阐明胆道闭锁肝内胆管囊肿形成的机制及提高治疗效果带来一些帮助。

  • 标签: 胆道闭锁 胆管,肝内 囊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肠闭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影响肠闭锁预后的因素,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1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27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术式选择、并发症、死亡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十二指肠闭锁32例 (25.19% )、空肠闭锁 26例 (20.47% )、回肠闭锁 67例 (52.75% )、结肠 2例 (1.57% )。并发症:吻合漏 3例 (2.36% )、吻合口梗阻 5例( 3.93%)、粘连性肠梗阻 19例 (14.96% )、切口感染 6例 (4.72% )。术后存活 113例( 88.97%)、死亡 8例、放弃治疗 6例死亡。 结论:先天性肠闭锁危害极大,手术是唯一治疗手段,早诊断、早干预、合理术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闭锁 新生儿 手术
  • 简介:摘要: 在我国进入 21 世纪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对装设电压-时间型FTU且频繁发生瞬时故障的配电线路进行研究,文章提出一种闭锁保护方法,即配电网主干线上FTU闭锁定值按照一定时间内出现瞬时故障的次数进行整定。当出现瞬时故障时,流经故障电流的各分段开关FTU达到定值时启动闭锁保护,将分段开关闭锁在分闸位置,将瞬时故障隔离,有效避免了短时间内因频繁瞬时故障导致开关频繁跳闸,减少对一次设备的损伤,提高了客户的用电感受。

  • 标签: 配电自动化 瞬时故障 闭锁保护
  • 简介:摘要:当调控中心对变电站内一次设备进行操作时,首先经过调控防误系统逻辑校核,逻辑校核通过后将设备操作信息下发至变电站端防误主机,经变电站端防误主机逻辑校核通过后驱动相应闭锁接点闭合,一次设备方满足可远方操作。在目前应用配置情况下,调控系统为双机配置,调度信息网络为双网配置,为变电站端防误主机提供设备状态信息及接收防误校核结果的监控系统为双机配置,但与之相对的变电站端防误主机仅为单机配置,严重影响整套系统的可靠性。双机配置的设备一旦进行主备切换,就可能导致防误主机与之通信异常。当防误主机本身故障或主机升级退出运行时,将更直接影响整个防误系统校核功能的正常运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的应用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变电站 防误闭锁装置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个体化胆汁淤积患儿发生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儿童医院经术中胆道造影确诊的329例胆汁淤积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173例,女156例;227例BA,102例非BA。患儿纳入研究的标准:①出生后反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经内科规范治疗无效;②血清胆红素进行性上升或不变,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③肝胆B型超声或核素动态显像提示异常。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民族、是否足月、白大便及肝功能等。使用SPSS软件以随机数字表法拆分病例,将67.2%(221/329)患儿作为建模组,32.8%(108/329)患儿作为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两组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A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婴儿BA的列线图模型,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拟合度检验模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建模组数据,提示性别、体重、是否足月、白大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经逐步回归法纳入了性别、体重、白大便、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5个因素进行建模。列线图模型建模组AUC为0.927,验证组AUC为0.951,区分度良好。最终该模型在建模组准确度为86.4%,验证组准确度为88.9%。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性别、体重、白大便、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5个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准确性高,对胆汁淤积婴儿的BA患病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胆道闭锁 胆汁淤积 预测模型 列线图
  • 简介:摘要:变电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与操作,变电安全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和风险系数的重要工作。在电里系统的运行风险中,因操作人员主观因素或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以及风险隐患占比很高。文章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安全管控技术,并对其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阐述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防止电气误操作 , 是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防误操作系统对于避免电气操作事故,保障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一旦发生误操作事故,轻则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出现停电事故,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然而,误操作事故在电力系统中较为常见,因此防止误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操作和防止误操作的关键是确保防误闭锁回路的正确性。《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新建的变电站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逻辑闭锁 +电气闭锁”来防止误操作。

  • 标签: 变电运行 防误闭锁装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MRI对胎儿空回肠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产后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空肠或回肠闭锁且不合并其他胃肠疾病的胎儿共13例。所有病例均为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肠管扩张或腹腔积液后继而接受MRI检查。孕妇年龄22~38岁,MRI检查时孕周26~37周,均为单胎妊娠。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并将MRI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上显示小肠扩张(单个或多个肠襻)8例,其中1例合并腹部囊性包块;无肠管扩张5例,MRI上可见大量腹腔积液和肠管聚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回肠闭锁9例,其中5例合并肠穿孔;空肠闭锁4例,其中1例合并肠穿孔并假囊肿形成。未合并肠穿孔的7例胎儿,产前MRI诊断闭锁位置正确5例;合并肠穿孔的6例胎儿,产前MRI诊断为肠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但无法判断闭锁位置。结论胎儿空回肠闭锁的产前MRI有其特征性表现,根据肠管内胎粪及羊水的分布可推断闭锁部位。对于产科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肠道异常的胎儿,产前MRI在进一步评估病情方面具有补充作用。

  • 标签: 肠闭锁 胎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治要点、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1至 2019.11月我院收治的 161例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胎龄、性别、体重、手术日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并发症、病理结果及预后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 161例中,治愈 152例( 94%), 9例( 6%)术后放弃治疗。腹腔镜手术 46例( 29%),肠造瘘 14例( 9%),并发症:术后肠梗阻 42例( 26%),术后吻合口漏 3例( 1.8%),胆汁淤积再次住院 4例( 2.4%);肠炎、便血 7例( 4.3%)。结论 :术前早期诊断,术中根据闭锁位置、病理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前术后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等预后大多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是新生儿梗阻性黄疸的重要原因,以肝内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将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是儿童肝移植的重要指征。患儿应采用"Kasai手术-肝移植"序贯治疗,但部分学者提倡直接行肝移植术,一些专家建议对Kasai术后出现黄疸退而复现等情况的患儿实施再次Kasai手术。本文就先行Kasai术还是直接行肝移植术,再次Kasai术的必要性及适应证等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肝移植 胆道闭锁 肝门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机械工程发展加快。在电厂的维修过程中,不协调或管理不善会导致能量不正确地转移到维修区域和维修设备,对维修人员或维修设备的安全构成威胁。

  • 标签: 阀门机械 闭锁一体化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食道闭锁常伴发其他畸形。我们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检测这种情况下的胸内畸形发生情况。方法对1996年至2013年出生的0~16岁食道闭锁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在里尔大学的法国罕见食道疾病中心进行随访。234例患儿中,有48例在随访期间接受了CT扫描,并由胸部放射科医生进行阅片。结果超过三分之二的CT扫描是为了检查持续呼吸道症状的病因。我们发现6例患儿伴发肺畸形:4例肺叶发育不全,1例右肺发育不全,1例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通过CT检查,我们偶然发现了16例胸部畸形:4例肺叶发育不全,6例动脉发育异常,5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部分肺静脉异位回流。另外,还确诊了5例疑似畸形:1例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1例肺发育不全,2例右侧主动脉弓和1例交通性支气管肺前肠畸形。结论食管闭锁常合并胸内畸形,对有持续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应行胸部CT增强扫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中心数据对本课题组前期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建立的基于多因素逻辑回归的Nomogram模型进行验证及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7家儿童医学中心接受诊治的1 314例新生儿梗阻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及术前临床指标,包括性别、体重、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根据患儿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组(BA组)和非BA组,其中BA组1 131例,非BA组183例。另外,在1 314例患儿资料中以其中500例患儿的资料作为模型组,建立优化的、基于多因素逻辑回归的Nomogram模型,余814例患儿资料作为验证组,同时在此次建模的基础上对前期模型及本次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采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BA组和非BA组在性别、体重、DB和GGT等4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以此作为预测因子,建立了优化的Nomogram诊断模型,其具有较好的鉴别效能,截断值为0.74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AUC)值为0.8 358,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71.72%,阳性预测值(positivepredictive value,PPV)为92.55%,优于GGT单项指标的诊断效能。外部验证的结果提示,与前期模型相比,其更稳定,诊断效能更高,灵敏度为81.51%,特异度为90.48%,PPV为98.67%。结论基于多中心的优化Nomogram诊断模型在BA的术前诊断中有更稳定的预测效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基于此开发计算工具投入使用,为基层非专科医生提供早期鉴别诊断的新方法。

  • 标签: 胆道闭锁 诊断模型 γ-谷氨酰转肽酶 直接胆红素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 电气操作非常重要 ,发生误操作事故会直接影响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安全。因此,以电气防误闭锁装置为研究对象,对电气防误闭锁装置功能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变电站和开关柜改造应用实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实际操作中则多采用综合性防误闭锁方案以提升电力设备使用安全性。

  • 标签: 防误闭锁 操作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