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镇痛分娩的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分娩的产妇分为三组,A组100例应用全程微量泵进行分娩镇痛组;B组100例间断用药进行分娩镇痛组;C组100例不应用分娩镇痛组,作为对照组。全程观察分娩镇痛对相关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痛、阴道助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污染、新生儿评分及产妇满意情况,对应用分娩镇痛的方法做出分析。结果AB两组在产痛减轻、第二产程、羊水污染及器械助产、产妇满意情况等项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A组、B组C组在器械助产项有显著性差异,AB两组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项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分娩镇痛采用间断用药的效果优于持续用药,间断用药分娩镇痛明显减轻了持续用药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器械助产增多情况。

  • 标签: 分娩镇痛 间断用药 持续用药 分娩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护理的最佳策略。方法对于我院收治的136名产妇,采用不同的分娩镇痛护理方法,通过比较找到分娩镇痛产科护理的最佳策略。结果每种护理方法都有一定的镇痛效果,然而药物镇痛护理效果最优。结论药物性分娩镇痛分娩镇痛效果好,但应结合其他护理方法才是分娩镇痛护理的最佳策略。

  • 标签: 分娩镇痛 护理 最佳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以自愿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500例为镇痛组,同期未要求镇痛的50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效果好,增加了催产素的使用,可缩短第一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 标签: 分娩镇痛 分娩方式 产程 产后出血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镇痛组100例妊娠足月单胎头位产妇于宫口开至3-4cm时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留置导管。首剂3ml2%利多卡因,5分钟后无不适,给予0.15%罗哌卡因8-10ml,之后接自控泵(PCEA)。对照组100例未使用麻醉方法,镇痛药物的妊足月单胎头位产妇。两组均常规行心电监护及胎心监护。结果镇痛镇痛有效率100%,镇痛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剖宫产率(P<0.01)。虽第二产程有延长趋势,但适时使用缩宫素及指导产妇合理用力,完全可以预防和纠正。两组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满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 标签: 硬膜外阻滞麻醉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 简介:目的:比较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自控静脉麻醉和笑气吸入三种方法的分娩镇痛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例产妇为笑气组、自控硬膜外阻滞组、自控静脉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分娩过程中,笑气组给予吸入含50%笑气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自控硬膜外阻滞组联合注入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自控静脉麻醉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对照组未给予镇痛药物。分别观察4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①镇痛效果比较:自控硬膜外阻滞镇痛分级0级42例,自控静脉麻醉组43例,笑气组6例,对照组0例(1级:阻滞组7例,静脉组6例,笑气组39例,对照组0例)。4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产程时间比较:镇痛3组的产程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差异性(P〈0.05);③4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自控静脉麻醉用于分娩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副作用,可在有一定医疗条件的医疗单位应用;笑气吸入用于分娩,有较好镇痛效果,且方法简单,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

  • 标签: 无痛分娩 自控硬膜外麻醉 氧化亚氮 自控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娩镇痛的产妇实施心理支持疗法取得满意效果。方法在实施分娩镇痛前向PPST组产妇详细介绍产程经过及产科生理;麻醉经过及安全有效性,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树立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关心产妇,增加产妇自信心及自我控制能力。结果PPST组产妇麻醉前后及产程中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其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且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照组略高。结论支持疗法增强产妇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是非药物分娩镇痛和药物性分娩镇痛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持疗法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水中分娩与传统分娩在产科镇痛和产程方面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1月到2012年4月产妇分娩的资料,其中水中分娩的产妇98例为研究组。正常阴道传统分娩的顺产320例随机抽取9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时间及产科镇痛效果不同。结果与对照组活跃期(125±14)min,第二产程(35±8)min比较,总产程(173±24)min。水中分娩组活跃期(75±10)min,第二产程(31±7)min,总产程(108±19)min。两组比较活跃期、总产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需药物镇痛64例(65.3%),研究组入水前需药物镇痛59例(60.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分娩组入水前后各级疼痛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可缩短产妇的产程,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 标签: 水中分娩 传统分娩 镇痛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36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60例,观察组产妇活跃期采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明显,达到98%镇痛率(P<0.05),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剖宫产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自然分娩产妇118例,按产妇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观察组要求实施分娩镇痛54例,对照组选择自然分娩64例。观察项目产妇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比较产妇总产程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缩短总产程、基本消除产痛,对产力、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不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产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100例分娩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4h出血量等。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的刨宫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比较,P<0.01具有显著差异;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镇痛的无痛分娩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分娩 硬膜外镇痛 应用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妇产科护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及宣教情况,减轻孕妇惧怕自然分娩的心理,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针对分娩镇痛认知的11个问题,对在北京市妇产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结果:在对分娩镇痛基本常识的了解方面,大部分护士是一般了解,其次是清楚了解;对分娩镇痛的效果的认知情况方面,大部分护士知道;对分娩镇痛的宣教情况,大部分护士对患者做过分娩镇痛的宣教;关于妇产科护士了解分娩镇痛的途径方面,医院培训、院内宣传、继续教育的人数各占约30%,通过网络媒体获知人非常少。另外,工作年限对以上认知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妇产科护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及宣教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妇产科的护士对分娩镇痛的基本知识尚存在误区;医院对护士的宣教做的不够,护士对产妇的宣教也做得不够;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各方面有责任加大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并推广这一技术。

  • 标签: 分娩 镇痛 认知 宣教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2015年人人享受生殖健康”的全球共同奋斗目标1,提出“分娩镇痛,人人有权享受”的口号。而早在1979年Revil在首届欧洲产科会议上,就已确认硬膜外阻滞是产科止痛最有效的方法,并成为其他所有方法对照标准2。国内2001年北大附属第一医院开始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参与这项工作的曲元教授指出我国分娩镇痛技术的推广面临着较大挑战。因为分娩镇痛的桎梏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涉及技术之外的诸如观念、价格、体制、利益及就医环境等客观因素,以致国内分娩镇痛率不足1%。我院曾于2000年开展分娩镇痛,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广发开展,直至终止此项工作。2010年医院再次派人到省内外多家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技术的医院学习,于当年10月重新开始开展分娩镇痛技术,目前已开展约600多例。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分娩 镇痛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伴有心脏病产妇的分娩镇痛。方法根据产妇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伴有心脏病的产妇实施分娩镇痛对于麻醉医师是一个挑战,这类产妇的病理生理改变极易导致产妇左心衰竭,分娩镇痛管理不当也可造成产妇左心衰竭,这就要求麻醉医师综合掌握产妇的病理生理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娩镇痛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式,合理进行分娩镇痛管理,以确保分娩安全。

  • 标签: 心脏病 产妇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要求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000例,随机均分为分娩镇痛组(A组)和未行分娩镇痛方法组(B组),每组各500例。A组在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以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腰硬联合阻滞行分娩镇痛,观察自然分娩数及转手术例数。B组未行任何分娩镇痛方法,观察自然分娩数和转手术例数。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转手术例数明显降低。结论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率。

  • 标签: 腰硬联合 分娩镇痛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服务模式对分娩镇痛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将86例临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是1名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产前、产时、产后、一对一的连续性照护。在进入活跃期后,实施分娩镇痛。对照组是产妇进入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后,助产士给予传统服务模式进行观察产程及胎心音。结果2组产妇在分娩镇痛成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新型助产模式能够提高分娩镇痛的成功率,增加产妇对无痛分娩的信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医院的产科质量和服务水平。

  • 标签: 助产服务模式 分娩镇痛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5月期间入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额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腰硬联合外麻醉,而对照组不采取镇痛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以及对胎儿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活跃期明显缩短,宫颈扩张速度也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加快,而胎儿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中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分娩镇痛,加速产程,并且对新生婴儿无不良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12月在产科行阴道分娩产妇40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00例作为镇痛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无镇痛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变化、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别。结果镇痛镇痛效果非常满意,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下降,不增加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娩 镇痛 腰硬联合麻醉 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