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观察血液透析( HD)、血液透析滤过( HDF)、血液灌流( HP)三种血液透析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血清中分子物质及的影响的影响。为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充分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钙磷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饮食宣教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正常透析、血水平大于1.5mmol/L的5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并在现有的治疗基础上对入组患者予以低饮食。观察3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透析患者血、血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生化指标及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对透析患者予以低饮食,血、iPTH、血清前白蛋白、等血清白蛋白指标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透析患者血乘积指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透析患者予以饮食宣教,对缓解其代谢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饮食宣教 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 骨矿物质异常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饮食宣教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8年 6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正常透析、血水平大于 1.5mmol/L的 5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并在现有的治疗基础上对入组患者予以低饮食。观察 3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透析患者血、血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等生化指标及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对透析患者予以低饮食,血、 iPTH、血清前白蛋白、等血清白蛋白指标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均 >0.05)。而透析患者血乘积指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结论:对透析患者予以饮食宣教,对缓解其代谢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饮食宣教 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 骨矿物质异常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将高通量血液透析用于老年尿毒症患者代谢异常治疗中,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尿毒症患者代谢异常分组研究,乙组行常规透析治疗,甲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组间Ca、P、iPTH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两组Ca水平升高,P、iPTH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甲组Ca、P、iPTH指标与乙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Scr、BUN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甲组Scr、BUN指标与乙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用于老年尿毒症代谢异常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改善其代谢异常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老年尿毒症 钙磷代谢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当中,强化营养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94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强化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营养指标与代谢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而言,强化营养护理的应用情况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强化营养护理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中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代谢异常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10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据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一年时间,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实验组则是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方案,通过对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治疗过程中代谢指标等各项数据,最终对比两组老年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总有效率为(96.6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43,71.67%),患者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66.67%),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代谢指标比对照组有比较大的优势,其并发症发生率(1.67%)也远远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体内代谢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钙磷代谢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代谢及皮肤瘙痒症的影响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实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2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饮食达标率为82.61%(38/46),对照组的饮食达标率为60.87%(28/46),差别较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皮肤瘙痒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对照组的分布范围高于实验组,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睡眠干扰少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在干预后,实验组的血浓度(2.24±0.63),血浓度(1.43±0.21),甲状旁腺激素(326.52±87.19)与对照组(2.29±0.26),(1.75±0.18),(582.48±92.37)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实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减少生物化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皮肤瘙痒症
  • 作者: 罗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安吉县人民医院  浙江湖州  3133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的钙磷代谢与感染情况。方法:以2018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入选我院的8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探讨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明显上升,血磷水平明显下降,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出现1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的血钙水平上升幅度低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水平降低效果要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了8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8.18%,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及感染发生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钙磷代谢,降低感染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H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PD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水平;采用改良定量主观综合营养整体评估表(MQSGA)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QSG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QSGA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MQ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发生率(7.02%)显著低于对照组(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D比较,PD可下调尿毒症患者IL-6、hs-CRP水平,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调节代谢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营养状况 微炎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常规血液透析(C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三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对维持性血透(MHD)患者代谢及PTH水平影响的特点,探讨血(sCa)、(sPHOS)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测在MH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CHD组(24例)、HFHD组(24例)和HDF组(24例),比较三组透析前和治疗12周后的血(sCa)、(sPHOS)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sC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sPHOS水平均下降(P<0.05)。CHD组患者治疗前后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和HDF组患者治疗后PTH水平均显著低于透析前(P<0.05)。结论CHD不能有效清除PTH,HFHD和HDF可以弥补CHD不能清除PTH的不足。血及PTH检测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合理化检测为临床选择、制定透析方案达到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透析 血钙 血磷 甲状旁腺激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血及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代谢异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通量血液透析CHD)和觀察组(HFHD),每组各40例,采集血清并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毒副代谢产物及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CHD组比较,HFHD组透析后β2-微球蛋白(β2-MG)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HD组比较,HFHD组透析后血清(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毒素分子,改善代谢异常状态。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钙磷代谢 毒素分子
  • 作者: 詹文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20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14-02钙是我们身体里骨骼和牙齿建造的主要物质,在我们青春期的时候,骨骼的发育尤其迅速,这时我们需要补充大量的钙元素。当身体中的钙不足时,骨骼的生长速度会变得缓慢,长时间下去还会影响到骨密度和骨骼是否依然健康。不仅这些,钙元素还对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兴奋起到维持的作用,它参与凝血的经过,它也能激活很多种酶。如果身体处于缺钙的状态,那么你的牙齿骨骼的生长全都会被影响,严重了可以使儿童患上佝偻病,成年人有可能患上软骨病,这也将影响人体的心脏、神经、肌肉和脑组织的正常工作。一、通常说的钙指的是什么钙是一种颜色呈银白色的轻金属物质,它的原子序数是20,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78,密度为1.55g/cm3,沸点是1484℃,熔点是842℃。钙是一种活泼的化学物质,他能结合与水、酸并与它们产生反应。在对其加热的过程中,我们几乎可以得到所有金属氧化物的还原物质。在自然界中它大多数以化合物的状态出现。二、影响钙吸收的因素(1)机体因素这一类有生理需求总量、身体内维生素D、磷与钙的营养情况,胃酸的分泌情况,胃肠粘膜的解除总面积与身体的活动总量。(2)饮食因素在饮食里面最能影响钙的吸收情况和吸收的总含量的因素是钙的摄入含量。钙的吸收率与一次钙的摄入量呈反作用关系。如果一天内钙的摄入量或者钙摄入一次的量低时,钙的主动吸收率便开始运作,这样可以提高钙的总体吸收率。(3)其他因素1.摄入一些可以和钙结合变成可溶性物质可以帮助钙的吸收,例如乳糖、寡糖、和合适含量的蛋白质与氨基酸。2.饮食中使用低磷的食物可以使血液磷的水平下降,这样可以将维生素D刺激活化,从而帮助钙的吸收。3.饮食中的植酸、草酸它们会跟钙起到沉淀的反应从而会使钙的吸收率下降。4.有一些物质会和钙发生反应形成不可溶性的复合物然后引起钙的吸收下降,这类包括:食物纤维里的脂肪酸、饱和性脂肪酸,糖醛酸残基。三、如何科学补钙(1)饮食方面1.钙含量高的食物这一类食品是我们预防身体缺钙的最进本措施,它同样也十分的安全而且很实惠。WHO对钙的预防的指定用量是:成年人一人一天要摄入五百毫克的钙,在治疗的过程中则应该把一人每日摄入的量控制在一千毫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物的钙的吸收率其实只有百分之三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临床中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制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1。在人体内调节离子浓度大小,对于实现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衰老等症状。当前我国临床中应用的制剂种类非常多,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如何选择适宜的制剂非常关键。

  • 标签: 钙制剂 慢性疾病 钙离子
  • 简介:三、人工湿地中填料对的去除,湿地系统中的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及植物的吸收以及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去除的,二、人工湿地中植物对的去除

  • 标签: 湿地磷 磷综述
  • 简介:目的:构建表达基因编辑探针(GECIs)的细胞系HeLa-GECIs,探究细胞应答外界ATP刺激中离子在细胞内的响应和变化。方法:分别用能够直接通过荧光强度反映细胞胞浆内和线粒体内离子相对浓度的2种探针cyto-GCaMP6和4mt-GCaMP6感染HeLa细胞,获得2种表达离子探针的HeLa细胞系;在感染了2种腺病毒探针24h后,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探针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在表达2种探针的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外源ATP,用Time-lapse成像动态观测技术观察HeLa细胞内离子对外环境中ATP的响应。结果: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确定95%以上的细胞表达了对应的离子指示荧光探针;Time-lapse成像动态观测技术观察发现,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ATP后,细胞胞浆探针荧光强度瞬时(3~6s)升至10倍,200s后逐渐降低到基础水平;线粒体到达峰值(4倍)的时间稍滞后(5~8s),并且回落更慢,300s时至1.5倍。在ATP受体P2X7抑制剂A438079预处理的实验组,上述胞浆和线粒体浓度上升不明显。结论:构建了能在活体细胞内通过荧光探针实时监测离子响应胞外ATP刺激的细胞实验体系,为进一步深入探究ATP等危险信号导致细胞的炎性损伤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基因编辑钙探针 ATP 钙稳态 钙瞬变 线粒体钙 胞浆钙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不同除方法的原理及特点等,并对生物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结晶法、膜处理技术等除方法进行对比,结合现有工程实践对污水除的未来进行讨论。

  • 标签: 除磷 除磷方法 生物法 化学沉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降低血的方法有低饮食,两组血P、血Ca、乘积、血PTH的变化(略),  两组患者3、6个月时血P、乘积、血PTH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标签: 患者高磷 散粉 治疗腹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