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铁钉铁板,铁板铁钉,铁钉,铁板。(满眼都是“”,看得眼睛都晕了!要注意啦.“”是个多音字!到底怎么读呢?仔细体会一下吧!)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创伤及肿瘤为骨科常见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我院骨科自2001-2003年1月对34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ZEPHIR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过程阐述如下:

  • 标签: 内固定手术 骨融合 颈椎前路 骨科 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空心与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56例移位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空心(空心组30例)及股骨近端空心锁定(钢板组26例)内固定治疗,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3.85%,空心组23.33%。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较空心,功能恢复好,固定牢靠,并发症少。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治疗42例股骨颈骨折,GardenⅠ、Ⅱ型10例(17.4%)Ⅲ、Ⅳ32例(82.5%),年龄30~60岁,平均48.5岁。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骨不连3例(7.6%),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12.0%),表明良好的复位及空心锁定的固定,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空心钉锁定板 股骨颈骨折 骨不连 无菌性坏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微型螺钉及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差异。 方法 本院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共56例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分组采用微型螺钉或治疗治疗,记录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访6个月以上,56例患者X线检查均提示桡骨头骨折愈合,均未见明显异位骨化。术后MEPS评分及改良Broberg-Morrey评分提示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结论 微型螺钉及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桡骨头骨折 微型螺钉 微型钉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术后呼吸情况观察是保证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的关键点。

  • 标签: 钉板内固定术 颈椎骨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股骨髁上骨折患者使用倒打和锁定板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来治疗的64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研究,把64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锁定治疗,实验组倒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实验组患者恢复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8.1%。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股骨髁上骨折患者使用倒打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较小,患者膝关节可得到显著恢复,有推广使用意义。

  • 标签: 股骨髁上骨折 倒打钉 锁定板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应用二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磁力导航髓内和锁定加压钛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共8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髓内组(A组)45例,锁定加压钛组(B组)43例。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月,平均20.5月。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B组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愈合:B组骨性愈合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比B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组骨性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多,出血量多及手术时间长,手术损伤大,锁定组骨性愈合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对单处骨折可选择锁定组,对多处骨折选择髓内组。

  • 标签: 胫骨骨折 有限切口 髓内钉 锁定加压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颌骨骨折患者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颌骨骨折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功能等。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2.9%,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开口功能、咀嚼功能、颌面部功能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颌骨骨折患者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减少对牙周的影响,促进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 标签: 颌间牵引钉 微型钛板内固定 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锁骨钩配合锚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锁骨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锁骨钩联合锚固定治疗,以Lazzcano标准观察比较两组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时Lazzcano标准评价肩功能中,观察组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4.62%,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时Lazzcano标准评价肩功能中,观察组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9.2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骨钩配合锚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锁骨钩板 锚钉固定 肩锁关节脱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枢椎开双孔辅助螺钉置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枢椎标本22具,男11具,女11具;年龄26~69岁,平均47.2岁。通过CT扫描获得枢椎标本的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后进行三维重建。利用分割功能截取椎中心水平面作为测量平面。分别在椎棘突交界线的中点(孔1)和椎侧块交界线的中点(孔2)挖除骨皮质作为观察孔。当枢椎椎螺钉进点位于腹侧偏移点A、中心点M或背侧偏移点P时分别在最大安全内倾(腹倾)、平行、最大安全外倾(背倾)位置时分别测量过观察孔1和孔2的中心点垂直于椎中轴方向的线与模拟道中轴线的交点至各自观察孔中心点的距离,即D1和D2。分别比较左、右侧椎从点A、M、P平行、内倾和外倾置入螺钉时D1和D2的差异。结果22具枢椎标本获得平行、内倾、外倾道参数各44组。分别在A、M、P三点平行置入枢椎椎螺钉时,左侧D1与D2[A点:(3.72±0.95)mm,(3.37±1.24))mm;M点:(2.29±0.72)mm,(1.94±0.58)mm;P点:(1.17±0.44)mm,(0.86±0.69)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1,1.776,1.777;均P>0.05),而右侧D1与D2[A点:(4.44±1.20)mm,(3.36±1.37)mm;M点:(3.01±0.76)mm,(1.97±0.90)mm;P点:(2.06±0.73)mm,(1.00±0.87)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1,4.141,4.378;均P<0.05)。在M点内倾置入枢椎椎螺钉时,左侧D1与D2[(3.11±0.92)mm,(3.79±1.36)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2,P=0.058),右侧D1和D2[(3.79±1.20)mm,(3.69±1.55)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9,P=0.812);在P点内倾置入螺钉时,左侧D1和D2[(2.67±0.77)mm,(4.25±1.39)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4,P=0.000),右侧D1和D2[(2.57±1.14)mm,(3.94±1.53)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8,P=0.001)。分别在A、M点外倾置入枢椎椎螺钉时,左侧D1和D2[A点:(3.44±1.05)mm,(1.22±0.71)mm;M点:(2.26±0.73)mm,(0.90±0.75)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15,6.095;均P<0.05);右侧D1和D2[A点:(4.56±1.51)mm,(1.48±0.97)mm;M点:(2.96±1.12)mm,(1.06±0.75)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49,6.611;均P<0.05)。结论枢椎开双孔辅助螺钉置方法能够在术中判断螺钉的安全位置,无须额外透视。

  • 标签: 颈椎 骨螺丝 解剖学
  • 简介:摘要:钢筋桁架楼层可作为墙板和屋面板之用,也可用作楼板。钢筋桁架楼层在施工阶段用作楼面混凝土的永久性模板,在混凝土未凝固之前的施工阶段。它仅承受自重、湿混凝土重及施工活荷载。组合板中的钢筋桁架楼层,在使用阶段当作组合板结构中的下部受力钢筋之用,从而减少混凝土中的钢筋。通过测试不同支座处钢筋桁架楼层穿刺栓焊接固定安装稳定性,改进现行钢筋桁架楼层安装施工工艺;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加强结构整体性及稳定性,减少该工程质量控制重难点,避免返工、窝工现象产生;通过资源整合,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产生。

  • 标签: 穿刺栓钉 钢筋桁架楼承板 整体性 施工工艺
  • 简介:摘要:自加压弓齿具有自加压坚强固定、有限接触、记忆接骨以及生物相容性佳等特性,可运用于骨科各个领域,例如创伤、运动医学、小儿骨科、肿瘤、关节、脊柱等,临床上通过结合各种金属内固定物在骨盆骨折中进行多维度的坚强内固定,从而使患者术后可行早期功能活动,加快临床康复。

  • 标签: 弓齿钉骨盆骨折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交锁髓内与接骨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1年10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肱骨颈骨折患者50位,按照Neer进行分型。二部分骨折16位,三部分骨折24位,四部分骨折6位。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5位患者使用交锁髓内内固定治疗方式,对照组25位患者使用接骨内固定治疗方式.,其中肱骨近端锁定接骨22位,肱骨近端PHILOS锁定加压接骨3例。结果50位患者中在一年内有48位患者痊愈,2位患者内固定失效,导致骨折端移位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也按照Neer评分法评委优良可差四等。其中优20例,良20例,可8例,差2例。患者总体优良率为80%。结论二部分和三部分以及伴有肱骨干骨折的患者进行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优势明显,创伤小,手术时间使用少,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但是四部分及伴有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接骨内股固定治疗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接骨板内固定 肱骨外科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型钛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7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微型钛内固定联合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研究组采用微型钛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牵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效果确切,优于传统颌间牵引术-牙弓夹板治疗。

  • 标签: 颌骨骨折 牙弓夹板 颌间牵引 微型钛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总结48例压术滑板椎弓根复位植骨内固定椎切除减的手术配合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探访机制,心理护理,术中配合熟练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用途,严格的无菌技术等;本48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成功,无并发症,默契的手术配合是手术得以成功的保障。

  • 标签: 椎弓钉棒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