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名青年女性患者因数年前胃食管返流症及妊娠反应多种因素,导致上下颔牙齿磨耗严重,出现牙本质敏感伴发牙髓症状及根尖周炎.严重影响美观和功能。患者来修复科就诊2周前已行根管治疗处置牙齿敏感及疼痛问题。患者上下前牙残缺及牙列广泛磨耗,导致面下1/3垂直距离降低.经沟通患者选择咬合重建以获得修复空间及前牙美学修复。首先多学科会诊缺损病因,分析并制定诊疗计划,确定上前牙切缘位置、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然后为患者进行美学三级预演的数字化美学设计并制作诊断蜡型。在患者口内制作诊断饰面.其佩戴2周进行信息反馈。建议上中切牙行牙冠延长术调整上前牙牙龈位置及上中切长宽比.患者知情同意。上前牙行初步牙体预备,并根据导板微创下完成上中切牙牙冠延长术和唇系带修整.6周后分段完成牙体预备并将所有诊断饰面更换为树脂暂时冠修复体。暂时修复体佩戴3月后,转移暂时修复体的颌位关系并进行纤维桩核的制作和最终牙体预备及印模制取。制作最终全瓷修复体及调合。戴牙后可见达到良好的红白美学、胎曲线和咬合功能。制作密西根颌垫短期佩戴保护修复体。2年中定期随访,结果表明患者咬合功能状态良好,垂直距离稳定,关节未见异常。

  • 标签: 咬合重建 重度磨耗 根管治疗 酸蚀症 垂直距离降低 女性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黏结剂对儿童磨牙窝沟封闭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儿童龋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儿童病患120例。对照组60例儿童磨牙窝沟患者给予磷酸酸黏结剂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自黏结剂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在不同干预下的窝沟封闭剂的脱落情况和封闭后龋齿发生的概率。结果干预后,窝沟封闭剂脱落率、封闭后龋齿发生率等指标数据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自黏结剂对儿童磨牙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比磷酸酸黏结剂显著,有效降低窝沟封闭剂脱落与减少儿童龋齿发病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自酸蚀黏结剂 儿童磨牙窝沟封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氧化锆修复粘结时,自粘结剂与全粘结剂对两种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36颗第三磨牙,根据所使用粘结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6组,每组6颗。A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直接进行粘结;B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全粘结剂进行粘结;C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自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D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直接粘结,E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全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F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自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测试各组的粘结强度。结果D组粘结强度(16.47±0.47)高于A组粘结强度(12.04±0.50),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粘结强度(16.18±0.39)和C组粘结强度(16.72±0.54)均高于A组粘结强度(12.04±0.50),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组粘结强度(19.06±0.33)和E组粘结强度(18.99±0.72)均高于D组粘结强度(16.47±0.47),有统计学差异(P<0.001),E组与F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树脂水门汀粘结剂的粘接强度高于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粘结强度;酸蚀处理可提高水门汀粘结剂的粘接强度;SingleBondUniversal可获得与全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强度,其临床操作简便,技术敏感性低,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自酸蚀 全酸蚀 牙本质 剪切强度
  • 简介:在凹工艺流程设计上,有将还原药水抽至凹后水洗缸进行预中和的做法。但是在日常跟进中,发现该做法存在咬板面的隐患,因此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并试验确定具体控制要求。避免出现类似板面不良。

  • 标签: 沉铜 凹蚀 还原剂 板面咬蚀
  • 简介:摘要氨基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行业。大多数氨基含有手性中心,存在D型和L型对映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的生理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不同或完全相反的。人工合成的氨基大多为外消旋体,必须手性拆分。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氨基拆分技术做了较系统综述。

  • 标签: 氨基酸 手性拆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诃子和毛诃子中没食子及鞣花的含量。方法采用InertsustainC18-5µm(4.6×250mm)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3nm。结果没食子和鞣花分别在各自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3以上;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9.92~100.29%(n=6),RSD均小于0.67%。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诃子和毛诃子中没食子及鞣花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诃子和毛诃子 没食子酸 鞣花酸 含量测定
  • 简介:本文综述了GC检测生物样品(主要为粪便、尿液、血液和细胞培养液)中短链脂肪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各种样品提取纯化方式的特点,并比较不同GC进样方式的优缺点,梳理GC在检测生物样品中短链脂肪的应用现状,为探索更经济、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提供研究基础。

  • 标签: 生物样品 短链脂肪酸 GC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废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利用臭氧氧化柠檬清洗废液中的有机物,通过调节PH值、增加接触时间、调节通氧量达到使柠檬清洗废液中有机物(COD)含量降至30mg/L,达到DB12/599-201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有机物(COD)的排放要求。

  • 标签: 臭氧氧化 柠檬酸 清洗废液 有机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用732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解性金属离子(Fe)对游离测定的干扰,探讨了氢离子与铁离子的分离条件,确定用10g/LNaCl+10g/LNa2C2O4的混合液作为分离介质,50g/LNaCl进行洗脱时,铁的吸附分离率在60%以上,残余的铁离子(Ⅱ),不干扰测量结果,游离的回收率在98%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滴定过程终点色差突跃明显、测量结果的精密度优于硫代硫酸钠掩蔽

  • 标签: 水解性金属离子 游离酸 测定 离子交换法
  • 简介:现有的夯土遗址雨病害分类方式关注的是多次降雨后遗址破坏的静态结果,以识别病害、辨明病因为主要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水土作用方式在夯土雨病害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明确雨病害的动态发育过程,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榆阳区明代夯土长城的雨病害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综合考虑侵蚀模式、雨动态响应过程和劣化程度三个方面提出雨破坏模式,分别为干湿破坏、冲刷破坏和降雨导致的重力侵蚀三种,三种破坏模式的提出为研究夯土遗址雨和降雨间的响应关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雨蚀 破坏模式 干湿破坏 冲刷破坏 坍塌破坏
  • 简介:摘要根据水力学能量方程可知,水轮机的空是由于流经水轮机的水流,因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水流在某些部位的流速突然增快,而引起该部位的压力出现局部降低的现象。当水流流速增长较快,快到足以使该处的压力降低到该水温下的汽化压力时,在此低压区域的水便开始发生汽化,空也就随之而产生。

  • 标签: 水轮机空蚀 危害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点缺陷会直接影响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与服役寿命,对其进行有效的无损检测与评估为预测疲劳寿命提供数据支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点缺陷的特点,介绍以漏磁、脉冲涡流和超声导波为主的点缺陷无损检测基本原理,总结了这些方法用于点缺陷无损检测的现状,对比分析了多种无损检测方法从理论模型、信号分析到工业应用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金属材料 点蚀 无损检测 评估
  • 简介:以油酸与二乙烯三胺合成咪唑啉中间体,用亚磷酸二甲酯将咪唑啉中间体季铵化为水溶性季铵盐缓蚀剂。结果表明,咪唑啉季铵盐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咪唑啉中间体与磷酸二甲酯摩尔比为1∶0.8,季铵化温度90℃,季铵化反应时间5h,溶剂为异丙醇。40×10-6亚磷酸二甲酯改性合成的季铵盐缓蚀剂在1mol/L的HCl溶液中的缓率高达98.3%。

  • 标签: 缓蚀剂 咪唑啉季铵盐 亚磷酸二甲酯 缓蚀率
  • 简介:新年将至,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各村各寨的村民们忙着腌制鱼,为春节准备特色年货。

  • 标签: 三江侗族自治县 制酸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柴油机缸套穴机理,结合某船发电机运行管理及出现的穴情况,提出减轻缸套穴的几点方法与大家探讨,以达到提高缸套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柴油机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泾县湛岭钼矿床变作用强,范围较广,变与矿化密切关联。含矿花岗斑岩体变强烈、分带明显。在平面上,自矿体中心向周边变强度逐渐减弱,总体上可分为内带,钾硅酸盐化(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中带,绢云母化-高岭石化;外带,青磐岩化/角岩化带。在垂向上,按变强弱及矿物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变带。全矿床共有主要矿体Ⅱ-1矿体1个,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

  • 标签: 湛岭钼矿 蚀变分带 钾长石化 辉钼矿化
  • 简介:以L-天冬氨酸(ASP)为原料,制备了羧酸基聚天冬氨酸(PASP-ASP)。通过失重及电化学法测定了羧酸基聚天冬氨酸的缓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羧酸基聚天冬氨酸用量的增加其缓效果逐渐增强,之后趋于平缓;采用静态阻垢法测定了羧酸基聚天冬氨酸在不同浓度下对碳酸钙的阻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羧酸基聚天冬氨酸用量的增加其阻垢效果也逐渐增强,在6mg·L^-1时阻垢率达到了98.88%。

  • 标签: 羧酸基聚天冬氨酸 缓蚀性能 阻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