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颗粒中对乙酰氨基、咖啡因、氨基比林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9:21:7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273nm,柱温30℃。结果:乙酰氨基、咖啡因、氨基比林分离度好,保留时间分别为4.0min、4.5min、13.1min;理论板数分别为8721、9452、9548;HPLC法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108μg·mL^-1,r=0.9999;2.4~21.6μg·mL^-1,r=0.9999;8~72μg·mL^-1,r=0.9999。本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RSD〈2%。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用于颗粒中对乙酰氨基、咖啡因、氨基比林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酚氨咖敏颗粒 乙酰氨基酚 咖啡因 氨基比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胶囊中的有关物质对氨基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铵11.5g,加水溶解,加磷酸1mL,加水至1000mL).乙腈(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rim,流量为1.0mL·min-1。结果:有关物质对氨基的浓度在0.2058—40.552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O.9999),对氨基与药物中的各成分有效分离,对氨基的最低检测限为20ng·mL-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能够检出胶囊中的对氨基,可用于该药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氨咖黄敏胶囊 有关物质 对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对小儿黄那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在该实验当中主要对粘合剂、混合的时间以及粉碎目数进行了研究,在经过了详细的研究之后获得了最佳的制备工艺。在最佳工艺中,我们选择水作为粘合剂,最佳的混合时间为5分钟,原辅料最佳的粉碎目数为80目。在该实验当中研究人员采用了高效液相法对颗粒自身的均一度予以检验,从实验的具体结果上来看,小儿黄那颗粒具有非常好的均一度。

  • 标签: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小儿黄那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人工牛黄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马来酸氯苯那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薄层色谱法能够检出人工牛黄;含量测定马来酸氯苯那的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90(9例)。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鉴别、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马来酸氯苯那敏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对小儿黄那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通过高效液相法考察小儿黄那颗粒均一度,对粘合剂、混合时间、粉碎目数都进行充分的研究,得到最佳的工艺为水为粘合剂,制软材的混合时间为5分钟,80目为原辅料粉碎目数。结论小儿黄那颗粒均一度较好。

  • 标签: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制备工艺 研究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鉴别小儿颗粒中3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对小儿颗粒中的对乙酰氨基、马来酸氯苯那、咖啡因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与结论薄层色谱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小儿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鉴定 小儿氨咖黄敏颗粒
  • 简介:【摘 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黄那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的含量,并分析其混匀度。方法:采用C18柱色谱柱为岛津(250mm×4.6mm,5μm),并用0.3%的已经进行溶解,将甲醛值调整为-0.5mol/L,磷酸二氢钠-三乙胺(60:40:0.02)为流动相,磷酸调节至PH2.3,流速为1Ml/min,检测博长度为215nm,温度为25℃。结果:马来酸氯苯那在0.08~0.24μg·ml范围内效果非常好,平均回收率高达98.9%以上,RSD为1.19%。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黄那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有着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检测速度快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马来酸氯苯那敏 测定
  • 简介:【摘 要】目的:旨在分析和评价胶囊的总体质量以及现行质量标准的可行性,为日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03批胶囊进行试验,利用现行胶囊的法定检验标准和探索性研究两种方法进行试验,评估了其质量状况。结果:通过抽样的方式随机选择了103批胶囊进行检验,合格率为百分百,通过探索性研究检验,合格率仅为32%。结论:通过试验评价发现,胶囊按照现行标准进行检验,质量良好,但现行检验标准往往因设备简单、检验流程简便的特征,使得无法全面有效的分析药品质量,容易引起用药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药品质量标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质量 氨咖黄敏胶囊 伤风胶囊 感冒
  • 简介: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黄那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含量均匀度。方法 色谱柱为迪马 Diamonsil-C18( 4.6*250*5u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铵 11.5g,加水适量使溶解,加磷酸 1ml,用水稀释至 1000ml) -乙腈( 75:25);柱温为 30℃;检测波长为 262nm;进样量 20ul,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结果 小儿黄那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线性范围为 8-28ug/ml,相关系数为 0.9997。平均回收率为 100.6%, RSD=0.97%。结论 本方法可以准确的测定小儿黄那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含量,重现性好,稳定可靠。

  • 标签: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马来酸氯苯那敏 含量均匀度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用HPLC法测定胶囊中对乙酰氨基和咖啡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水(33:6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样品中两种成分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对乙酰氨基和咖啡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和100.2%。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质量。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咖啡因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制剂中对氨基的含量方法。方法 色谱柱: Agilent C18( 4.6×250mm, 5μm);流动相: 0.05mol/L醋酸铵溶液 -甲醇( 85:15);检测波长: 244nm;流速: 1.0ml/min;柱温: 30℃;进样量: 10μl。结果 建立的 HPLC计算仪器的检测限浓度为 0.009μg/ml;定量限浓度为 0.03μg/ml;对氨基的理论塔板数为 19043;对氨基与对乙酰氨基的分离度为 34.55,符合相关规定。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小儿黄那颗粒有关物质对氨基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对氨基酚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颗粒中人工牛黄的胆红素的含量。方法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三氯甲烷-1%磷酸溶液(84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53nm,流速1.0ml/min。结果在3.229~16.14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2%,n=6)。结论方法准确快捷,可用作含量测定。

  • 标签: 人工牛黄 胆红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黄那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50人,给予小儿黄那颗粒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50人,给予清开灵颗粒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程度,对小儿黄那颗粒的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患儿连续服药3天后,返院进行复诊,医护人员对患儿发热、流涕、咳嗽、咽痛情况进行检查,两组患儿不适情况均明显减轻,其中实验组患儿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黄那颗粒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疗效显著,价格合理,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氨酚黄那敏颗粒 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普通感冒药小儿黄那颗粒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下唇腭裂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方法把性別、年龄、体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的唇腭裂患儿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56例患儿,分别都在全麻下进行唇腭裂修补术,术后6小时依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即给观察组每位患儿服用了适量的小儿黄那颗粒,对照组患儿未服用任何药物。根据两组患儿术后24小时内哭闹音调,哭闹持续时间,易哄程度等表现进行比较,判断两组患儿术后创口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轻度哭闹占91.07%,重度哭闹占8.93%;对照组轻度哭闹占19.64%,重度哭闹占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小儿黄那颗粒有解热镇痛作用特点,此药具能术后镇痛、降温,又能提高患儿睡眠质量,非常有利于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黄那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39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黄那颗粒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有效率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结论:小儿黄那颗粒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加速其恢复。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2)(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在0.050~0.5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咖黄敏胶囊 马来酸氯苯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