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初期的西北地区,由于交通,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处于一种闭塞的状态。美术史家王宁宇曾在《崛起的高地——20世纪中国西部美大势》一文中以”古调独弹的西部"为题来描述近现代以来西北美术的发展状况。他说:”除过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受宗教文化统治情形十分特殊之外,即使在陕西、四川、甘肃这些省份,与西方沟通交流而生的新文化特别是新美术的因子也是姗姗来迟。"在当时的西北,无论是文化人还是普通百姓,接触最多的造型艺术就是宗教或民间艺术,以及传统文人书画。

  • 标签: 西北地区 油画 早期 美术史家 少数民族地区 20世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西北地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面临着数量上结构性短缺、供给上专业性不足和发展上环境性受限的困境,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需要以综合改革的思维推进西北地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精准设计灵活多元的教师补充机制,逐步构建梯度的薪酬制度,科学制定“专业提升+心理建设”的综合发展策略。

  • 标签: 西北地区 学前教育 教师队伍 师资供给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北地区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模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足球特色学校有其独特的足球文化,并形成了组织固定、娱教一体、体系先进等特征。

  • 标签: 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足球文化 模式 特征
  • 简介:为了完整、全面的对我国西北地区民族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研究从“课程文化选择”、“地方课程与文化选择”、“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文化选择”三个维度出发,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整理。综述发现,目前对“文化”和“文化选择”概念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国内文化类型纷繁复杂,课程改革与文化选择关系紧密。此外,通过对地方课程中文化选择的内容、主体、标准和现状四个维度进行梳理,发现较少有专门研究西北地区民族中小学地方课程的文化选择,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后续研究。

  • 标签: 民族地区 中小学 地方课程 文化选择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北地区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模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足球特色学校有其独特的足球文化,并形成了组织固定、娱教一体、体系先进等特征。关键词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文化;模式;特征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北地区高中2015年、2016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有关的体育文化、足球文化、校园足球文化的相关研究。1.2.2问卷调查法本次发放给教师的问卷有30份,全部回收且有效度100%;發放给学生的问卷共有200份,一共回收191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90份,有效问卷占95%。1.2.3实践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操纵和控制,创造一定的环境,以探讨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2.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开展模式及主要特点2.1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开展模式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开展模式以班级、年级、学校的文化结构为基准,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2.1.1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物质文化1.球员凡是学校足球爱好者,且自愿加入班级足球队,并能遵守班级足球队的章程的均可加入班级足球队。年级足球队通过在班级足球队在学校班际足球赛的基础上选拔,学校足球队通过年级足球队对抗赛,择优选拔。经过层层筛选,达到特定要求才能加入,并且按照12人满队的配置给予球员分队,参加或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别的各项比赛。2.球队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球队和一般的中学足球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明显的在固定性方面。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相对更加稳定和固定,拥有一支不轻易改变的阵容团队。也就是队员被选中之后,在队期间就要归属到这支球队组织和管理,(除非新老队员的更替,或新队员的引进),它利用课余固定时间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足球运动。3.裁判员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定期组织球员进行足球规则培训学习,学习优秀者组成裁判团,一边在各项比赛中实践学习,一边以足球裁判法为学习目标,以考取国家足球二、三级裁判证为提升手段,长期培养的裁判队伍。4.足球宝贝足球宝贝是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以精彩的表演活跃赛场气氛,增加亮点,增强足球比赛的魅力和吸引力,使足球运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增加了观看足球比赛的人流量。2.1.2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精神文化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拥有十分独特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包含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理解和看法,还包括足球所涉及到的精神和哲学等。在学校中,每学期都有激烈的联赛,齐心协力,自强自尊,永不言败才有可能最终问鼎冠军。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来自于每位成员,是他们在足球运动中的外在美好品质、精神面貌和内在的文明内涵的集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足球精神文化。2.1.3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制度文化1.专门的管理机构为了使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工作顺利开展,具体指导、监督工作开展,成立了一个以学校领导为主的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和校园足球工作小组以及一个学生为主的学生干部机构。校园足球领导小组是在大方向把握上给予指导监督,而校园足球工作小组和学生干部机构则量化其职能,建立5个部门,分别对校园足球开展的日常工作、足球宝贝的组建、比赛编排与组织、球队管理、球队训练、裁判员的培养等运转。学生主要干部每一年竞聘一次,让机构保持活力。2.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校园足球工作小组制定了管理制度、部门管理制度、球队管理制度、球队管理制度、球队训练管理制度(包括足球宝贝和裁判员训练制度),公共财产管理制度、物质使用制度等制度形成管理体系。3.新颖的比赛赛制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突破了以往中学校园足球传统比赛方式,如淘汰赛、循环赛等方式,而是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由之前配备好的球队,采用了中超的比赛赛制,每个学期都进行了15轮的联赛,按照在联赛中的数据统计,还决出各个单项奖项,如最佳射手奖、最佳球员、最佳守门员等荣誉奖项,让各球队、各球员在比赛中团结拼搏同时,取得自己的荣耀。2.2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2.2.1组织固定、运作规范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有自己的内部组织,组织部门会根据总体情况合理的安排比赛,制定出比赛计划。甚至允许每个球队为自己的球队命名,比赛时间都统一定在课余时间进行,在比赛时还有足球宝贝现场精彩表演,增强比赛的魅力以及吸引力,整个联赛的裁判都有自己内部的裁判团执行,让裁判团得到了固定的学习实践时间,保证了裁判员的质量,也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2.2.2娱教一体、效果突出为了证实足球确已成为中学生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本次调查的190份有效答卷的具体统计结果,学生选择足球的次数是最多的,达到53.42%,可以说占量十分大。由此可见,足球带给中学生的快感和满足是其他运动不能给予的。因此,校园足球环境的构建十分重要,将决定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运动的兴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他們人格、修养和德行的提高。2.2.3体系先进、吸引力强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传统管理上,彰显独特,它一面是学校领导工作小组,一面是学生干部机构,这样就形成了系统的管理体系,在有效的学校领导下,高效的开展工作,自主、自制、自律是整个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体现。通过踢足球,他们能够更好的发挥热情和发泄苦闷,能够更有利于人格和素养的形成。结论1.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的模式具有娱教相融的特性。中学是学生教育的重要期,足球运动可以释放他们来自学习上的压力,能够提高他们的活力与动力。在提高足球技能的同时,会排解在学习中遇到的苦闷,进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可谓是对娱乐和学习有双重促进的作用。2.西北地区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领导高度重视下,开展的校园足球模式对校园足球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甚至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使校园足球环境更加和谐,能够唤起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也对普及足球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马景宝.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有效实施J.宁夏教育.2011-03(12)2庄谦.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以济南市为例J.运动.2011-06(10)3李卫东,张廷安,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05(05)4沙亚军.浅析中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现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04(09)5梁平.西北地区“校园足球”开展情况及发展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3(04)作者简介陈仁伟,男,甘肃张掖,1963年9月,硕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

  • 标签:
  • 简介:西北地区是指位于湖南省内的桃源、沅陵、怀化一线以北及以西的区域。根据2010年以来在区内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所取得的剖面资料及填图资料,应用优势相成图法编制了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弗洛早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基于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沿张家界—古丈—吉首—凤凰一线有古隆起的存在,大致以古隆起为界,两侧沉积分异明显;西北侧属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地层为桐梓组和红花园组,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地斜坡和浅海陆棚6种沉积相和若干亚相、微相;东南侧属浅海陆棚,沉积地层为白水溪组/盘家咀组、桥亭子组,主要有混积陆棚和碎屑陆棚。沉积特征的分析和系列岩相古地理图件的编制,提高了区内下奥陶统的研究程度,同时对金属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湘西北 早奥陶世 沉积特征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 简介:摘要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县境内,分布有壤土或砂层。本篇通过介绍该地区隧洞(土洞)开挖及支护施工,分析在特殊土层施工过程中,重点关注超前地质报告、施工实时监测,采取多种有效的支护方式,保证隧洞(土洞)的开挖及支护施工有序进行,以满足施工安全生产的目标。

  • 标签: 特殊土层 土洞 超前地质报告 施工实时监测 支护
  • 简介:摘要随着钢结构的大量应用,其防腐损失也越来越为人们关注。钢结构由于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目前每年腐蚀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多亿人民币,损耗钢材约1000万吨,同时,腐蚀也严重影响着结构的安全。延缓控制腐蚀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钢结构的使用寿命,是钢结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 标签: 变电站 钢结构 防腐
  • 简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陆地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本文利用高斯平滑滤波处理的2002—2015年逐月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了西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西北地区陆地水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每月减少0.014cm,相当于每年减少53.5亿m3。在空间上,2002—2015年间陆地水储量减少区域约为224万km2,增加区域约为106万km2。各地区陆地水储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达到年内最大值,陆地水储量处于盈余状态;冬、春季节为年内的低值区,陆地水储量处于亏损状态;陆地水储量的变化与降雨季节变化一致,表明西北地区降水是最重要的陆地水来源。

  • 标签: GRACE 陆地水储量 降水 时空分布 西北地区
  • 简介:摘要建设施工质量第一是建设之根本,一个施工单位建设出的产品首先考虑的就是质量,人们都说顾客是上帝,而对于建设施工来说质量就是上帝。在建设施工时应该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环境、施工条件、施工工期等等,应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文章重在配置C50混凝土泵送性能在西北温度较低条件下的应用,以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改进的措施。

  • 标签: C50混凝土 泵送 西北 质量
  • 简介: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利用2015年7月和12月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的10m风速资料、MODIS卫星遥感反演的IGBP土地利用数据和WRF模式自带的USGS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数据对WRF模式在西北地区复杂地形条件下10m风速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1)使用IGBP土地利用数据能有效改进模式10m风速逐日变化和随不同预报时效变化的模拟效果。其中对2015年7月和12月模拟效果均有改进,且对12月10m风速改进更加显著。(2)IGBP土地利用数据对西北地区不同区域风速数值模拟误差改进不同,主要改进区域位于甘肃河东、宁夏北部和陕西南部地区。(3)使用IGBP土地利用数据对模拟10m风速的改进可能是由于其对地面粗糙度数据的改进。

  • 标签: 西北地区 土地利用数据 10 m风速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我国现实国情。不同民族间实现共同的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现阶段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稳定和谐的局面,但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对于有效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本报告选取了西北五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发放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西北五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并给出政策建议。

  • 标签: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大学生 国家认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且低温时间长,隧道围岩开挖施工中如果没有采取恰当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以防护,就会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葛家沟隧道冬歇期施工技术难题,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隧道冬歇期受力状态进行时效分析,建立西北浅埋偏压隧道长达5个月冬歇期隧道施工安全控制原则,创造性的提出冬歇期CD法左右导洞进尺控制理念,保证隧道最优施工进度状态为左右洞进度尽量一致。

  • 标签: 冬歇期 隧道 数值模拟 CD
  • 简介:文化冲突理论系统阐释和分析了文化冲突与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我们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恐怖主义犯罪原因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我国西北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文化的多样性冲突削弱了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助长了泛突厥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传播,特殊的语言文化和地缘政治文化还为“三股势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便利。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西北地区的文化冲突,加强群众对国家主流价值文化体系的认同,积极推动民族文化大融合,是从根本上治理恐怖主义犯罪的理性选择。

  • 标签: 文化冲突理论 恐怖主义 民族文化 西北地区
  • 简介: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钻井显示频繁,含气性好,但由于对茅口组相带认识不够深入,不了解储层分布特征,一直未获得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气藏。根据川西北剑阁—九龙山地区井下岩石的薄片观察及测井解释,认为区内茅口组顶部发育一套深水相有机质泥岩,为海槽相沉积,可与中下扬子地区的孤峰组对比。并以此建立茅口组孤峰段的测井识别标志,井震联合解释,刻画了川西北地区茅口组海槽相及环海槽台缘滩相展布特征。结论认为:①茅口末期已形成开江—梁平海槽雏形;②茅口组孤峰段岩性以薄层状深色有机质泥岩为主,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是潜在的优质烃源岩;③环海槽发育茅三段台缘滩相沉积,地震响应特征明显,台缘宽度约8~10km;④川西北地区茅三段台缘滩相叠加岩溶作用易形成层状孔隙型储层,同时该套储层与孤峰段深水沉积侧向对接,具有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是茅口组未来勘探的有利方向。

  • 标签: 四川盆地 川西北地区 中二叠世晚期 孤峰段 台缘滩 伽马能谱测井
  • 简介:摘要本文以粤东西北地区生活污水处理需求为出发点,以PPP模式为着力点,在近三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从风险分析、运作方式、回报机制、绩效考核、采购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了该地区污水处理PPP项目的工作经验,以期对国内其他地区的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 标签: PPP模式 污水处理设施 粤东西北地区
  • 简介: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是我国人口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西北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人口增长速度快,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中、东部地区要晚,但发展速度却比较快,由此对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西北地区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确保社会保险事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社会保险事业 人口老龄化 西北地区 人口增长速度 经济欠发达 老龄化社会
  • 简介:中三叠统顶部溶蚀型喀斯特在什邡金河剖面及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已有报道。在近期的野外工作中,在川西北地区绵竹汉旺观音崖、江油黄莲桥和江油马鞍塘剖面天井山组近顶部、顶部也识别出这一古特提斯面,其形成与强烈的构造活动或全球海平面下降造成的岩层长时间的暴露有关。其表现形式主要为:(1)暴露溶蚀间断沉积面;(2)溶沟、溶缝及其内的碳酸盐、陆源碎屑充填物;(3)暴露期黏土层;(4)喀斯特角砾。其中暴露溶蚀间断沉积面上的沉积构造以鸟眼、层状孔洞构造最为典型,在绵竹汉旺观音崖剖面最为发育,孔、洞充填物主要为亮晶方解石和白云石;溶沟、溶缝及其内的碳酸盐、陆源碎屑充填物在江油马鞍塘、汉旺观音崖、什邡金河等剖面均有发育,这些溶缝、溶沟一般近于竖直发育,宽度及深度不一,被碳酸盐角砾、亮晶方解石、白云石或陆源黏土等所充填;暴露期黏土层主要见于江油黄莲桥剖面,共发育2套,厚5~20cm,与铁质矿物共生,其上下发育深灰色潟湖沉积;喀斯特角砾主要见于汉旺观音崖剖面,喀斯特角砾最大可达15×20cm大小,呈棱角状充填于富含泥质和有机质的暗色碳酸盐基质中。天井山组近顶部溶蚀型喀斯特的发现可为区域地层等时对比提供依据,与其有关的古岩溶作用可在天井山组(或雷口坡组)顶部碳酸盐岩中形成以溶蚀孔、洞、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古岩溶型储集层。

  • 标签: 喀斯特 天井山组 三叠系 碳酸盐岩储集层 川西北地区
  • 简介:陕西信息工业技工学校(原陕西PC工程技术学校)是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1996年批准成立的-所重点培养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已有22年办学历史.学校曾被授予国家劳动部OSTA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ATA特许授权考试站、陕西省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省职介中心培养基地.

  • 标签: 技工学校 信息工业 陕西省 第一品牌 西北地区 计算机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