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头位难产中采用手头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0月一2013年5月发生头位难产且具有手头指征的328例产妇,分为研究组168例、对照组160例,研究组产妇宫口≥6cm,先露在坐骨棘下1~2cm,进行手头术,对照组采取改变体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头术明显提高旋转头成功率和阴道分娩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熟练的手头术,选择产程中适宜的时机,能够有效解决头位难产,提高阴道分娩率,保护母婴健康。

  • 标签: 头位难产 手转胎头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手头,使难产变为顺产的恰当时机。方法在头位难产枕横位、枕后位时,以手头为枕前位,使分娩结局改变。结果手胎位成功率,以宫口开大6cm至宫口开全,或宫口开全后先露在平坐骨棘平至棘下2cm者成功率高,达93.75%;以宫口开大<6cm,或宫口开全后,先露在坐骨棘下≥2cm者成功率低,为63.15%(P<0.01)。结论手头是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与产钳及头吸引器头相比较,更安全、有效、易掌握。头内旋转在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初完成,选择适当的时机,手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

  • 标签: 手转胎头术 头位难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产后宫缩间隔时徒手扩张宫颈及手头至机转正常达到顺利经阴道分娩。方法对我院妇产科90例产程延长甚至停滞以及方位不正(如枕横位或枕后位)者除外宫缩乏力采用徒手扩张宫颈口、旋转头等技术干预。结果机转正常后先露会迅速下降,头压迫及宫口徒手扩张后很快开全最终顺利经阴道分娩。结论徒手扩张宫颈口、手头等产科技术会增加阴道分娩率从而大大降低剖宫产率.并缩短产程,缩短第一产程式作用很明显,效果确实有效。

  • 标签: 临产 胎方位 宫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肩新式分娩机处理肩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肩难产产妇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产妇40例。对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的处理方式,而实验组产妇则采用肩新式分娩机转进行处理,对比两组产妇处理的结果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道发生损伤以及产后的出血量均要低于常规组产妇;实验组产妇新生儿发生窒息、锁骨骨折以及臂丛神经性损伤的发生概率也要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妇(P<0.05)。结论肩新式分娩机处理肩难产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肩难产 胎肩新式分娩机转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爸爸醉醺(xūn)醺地回来了,小洛克忙把爸爸拿拖鞋。爸爸扶着墙说:“我怎么觉得这墙和拖鞋都在旋转呀,哎呀!你们怎么也在呀?”没说完就摔倒在地上了。

  • 标签: 《转呀转 转呀转》 任佳 散文 文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肩新式分娩机处理法对肩难产产妇的助产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期收住的分娩时发生肩难产的产妇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两组人数相同,对照组采用McRoberts处理法进行助产,研究组采用肩新式分娩机处理法助产,对比分析两组案例产妇在分娩结束后的状况。结果统计对比两组在分娩结束后产妇的软产道损伤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胎儿的窒息率、臂丛神经的损伤率,数据表明,研究组分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新式分娩机处理法与传统应对肩难产的方法相比,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显著提高肩难产产妇助产的效果,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肩难产 新式分娩机转 助产 McRober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广泛开展,多胎妊娠率不断提高。双妊娠中1死于宫内对母亲和存活胎儿的影响及对于双妊娠中一死宫内的处理,探讨死胎的原因以及进行治疗。

  • 标签: 双胎妊娠 胎死宫内
  • 简介:地球,月亮绕着地球,地球绕着太阳,大家都在

  • 标签: 地球 月亮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