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岛β细胞在血糖感知和稳态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同一个体不同胰岛间、甚至同一个胰岛内的不同β细胞在胰腺发育、胰岛结构、细胞形态和功能、分子标志物等方面均存在异质。β细胞异质可能是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生理和病理变化的潜在机制之一。充分了解β细胞异质将有助于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胰岛β细胞 异质性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肝病是全球慢性肝病的首要原因。非酒精脂肪肝病的疾病谱广泛,主要包括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转归差异巨大,与遗传、表观遗传、种族、性别、年龄、饮食、运动、饮酒、肠道微生态、并存疾病,以及激素和代谢状态等危险因素的异质有关。重视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发病机制和临床异质的研究,有助于该病的分层管理和提高临床试验的效果。

  • 标签: 脂肪肝,非酒精性 代谢紊乱 酒精 肝硬化 自然史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异质较高的恶性肿瘤,研究肿瘤内异质不但可以探索肿瘤进化过程,而且对结直肠癌患者面临的耐药和复发问题也有所帮助。但临床中存在多位点取样较为困难,肿瘤内异质量化标准不一等问题,因此针对肿瘤内异质的判定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结直肠癌肿瘤内异质与进化的关系,肿瘤内异质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内异质性
  • 简介:摘要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异质疾病,包括临床外表型、内表型的生物学靶标和治疗反应不同。儿童诱发哮喘的高危因素复杂且难于识别,年龄跨度大差别明显,多数有吸入技术不当或治疗依从差,也有因哮喘本身导致难治性问题。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临床表型具有可变性,不同于青少年和成人期哮喘。因此儿童哮喘的诊断需结合年龄特点,强调首先排除引起喘息的其他疾病。靶向治疗策略是根据儿童哮喘异质特点,首先去除或避免诱因和病因,基于全球哮喘管理创议(GINA)方案;对于儿童难治哮喘,可选用生物制剂进行个体化靶向治疗,并观察和评估治疗反应。

  • 标签: 哮喘 儿童 异质性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是肿瘤间质的主要成分,既可促进肿瘤增殖、转移和耐药,又可抑制肿瘤演进,具有功能异质。CAF可起源于不同细胞,具有来源多样,其来源多样导致其功能异质。不同来源的CAF具有不同的分子标志物,这将有助于对CAF进行分子分型。CAF的分子分型将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在结核分枝杆菌中使用微量 MIC法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 76例,选取时间段为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将所选取患者的痰液使用利福平、异烟肼 MICIT960液体培养法及改良罗氏比例法进行药敏检测,所呈现结果不一致的进行分离株标本,将标本与两种药物的敏感性使用 MIC法进行检测,其基因型表达情况使用线性杂交法进行检验,观察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在对相同患者的异质分离株的检测中发现 MGIT960与微量 MIC法的检验结果间差异并无显著差异,但改良罗氏比例法与微量 MIC法间的差异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临床上在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筛查时,在使用线性探针杂交法进行检测时,加以使用微量 MIC法能够进行早期、快速的诊断结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量 MIC法 结核分枝杆菌 异质性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转录学作为生物表型和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目前的热点之一。转录学研究伴随着海量数据的产生,数据量的增加使得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和特征不易被发现,将大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图形无疑是展示数据中隐藏信息的最直观的方法。本文将对转录学研究中韦恩图、热图、火山图、主成分分析散点图、富集分析图、时间序列分析图等常用图形进行介绍解读,以帮助读者在研究中合理运用。

  • 标签: 转录组 大数据 可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隆异质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70例ALL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3例、女77例,中位年龄17(2~80)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靶向检测52种ALL相关基因,将检出的基因突变位点根据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及同期流式细胞学结果进行克隆异质分析,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以及预后价值。结果121例(71.2%,121/170)患者检出基因突变,其中18例(52.9%,18/34)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检出2个及以上的克隆,而仅有23例(16.9%,23/136)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检出多克隆(P<0.01)。基因突变相关克隆异质分析显示,NOTCH1突变患者出现2个及以上克隆的比例较高(13/19)(P<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携带3个及以上克隆患者的无事件生存(EFS)明显低于其他患者(χ2=10.330,P=0.016),而在儿童患者中,携带多个克隆患者的总生存期和EFS均低于其他患者(总生存期: χ2=7.974,P=0.047;EFS: χ2=10.860,P=0.013)。结论ALL作为一种高度异质血液肿瘤,克隆异质与其来源不同的淋巴细胞谱系以及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可进一步揭示疾病本质,评估预后风险。

  • 标签: 克隆,分子 遗传异质性 突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 简介:摘要 : 叶片湿润时间( LWD)是植物病害模型的重要输入变量之一,它与许多叶部病原菌的侵染有关,影响病原侵染和发育速率。为了准确地预测日光温室黄瓜病害的发生时间和方位,本研究于 2019年 3月和 9月在北京两个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内按照棋盘格法设置了 9个采样点部署温湿光传感器和目测叶片湿润时间,每隔 1 h采集一次温度、湿度、辐射和叶片湿润数据进行定量估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BP神经网络模型在两个温室的试验条件下获得了相似的准确度( ACC为 0.90和 0.92),比相对湿度经验模型估算叶片湿润时间的准确度( ACC为 0.82和 0.84)更高,平均绝对误差 MAE分别为 1.81和 1.61 h,均方根误差 RSME分别为 2.10和 1.87,决定系数 R2分别为 0.87和 0.85;在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总体规律是南部>中部>北部,南面是叶片湿润平均时间( 12.17 h/d)最长的区域;由东向西方向上,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总体规律是东部>西部>中部,中部是叶片湿润平均时间( 4.83 h/d)最短的区域;雨天的叶片湿润平均时间比晴天和多云长,春季和秋季分别为 17.15和 17.41 h/d。这些变化和差异对温室黄瓜种群水平方向的叶片湿润时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与大多数高湿黄瓜病害的发生规律密切相关。本研究为预测温室黄瓜病害分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控制病害流行和减少农药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的区域化分析温室内叶片湿润时间的方法,可以为模拟日光温室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 标签: 日光温室 估算模型 区域化 叶片湿润时间 BP神经网络 传感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克隆异质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靶向检测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65例AML患者的68种相关基因,将检出的基因突变位点根据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及同期流式细胞学结果进行克隆异质分析,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38例(81.4%)初诊患者检出基因突变,其中携带DNMT3A、NRAS和RUNX1突变患者出现2个及以上克隆比例显著增加(DNMT3A:χ2=15.231, P<0.001;NRAS:χ2=19.866, P<0.001;RUNX1:χ2=23.647, P<0.001)。不同年龄间克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5, P=0.022),其中>60岁患者携带2个和≥3个克隆的比例增加。初诊患者与复发或继发AML患者间克隆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02, P=0.010),且患者多克隆的比例随预后危险度增加而逐渐增加(χ2=17.505, P=0.022)。而主克隆分析中,RUNX1突变标志的主克隆比例较高(χ2=4.527, P=0.033)。克隆异质与疗效相关分析显示,携带3个及以上克隆患者的总生存(OS)期和无进展生存(PFS)期均远低于其他患者(OS:χ2=13.533,P=0.004;PFS:χ2=9.817,P=0.020),而在中危患者中,克隆数目多的患者其PFS期显著缩短(χ2=10.883,P=0.012)。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携带3个及以上克隆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S期和PFS期显著短于无克隆患者(OS:HR=3.296,95%CI 1.568~6.932,P=0.002;PFS:HR=3.241,95%CI 1.411~7.440,P=0.006)。结论克隆异质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提示其耐药性、难治及侵袭,可进一步用来评估疗效和AML中危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克隆异质性 基因突变 白血病,髓样,急性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MicroRNA(miRNA)通过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而促进或抑制细胞的生理进程,对细胞生长、分化、运动和凋亡加以调控。miR-146b-5p(miR-146b)是miR-146家族成员之一,是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同样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miR-146b在不同肿瘤的进程中发挥促癌或者抑癌等截然不同的作用,甚至在相同肿瘤中也可表现出明显的异质作用,文章将对miR-146b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为探究miR-146b对恶行肿瘤的确切作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miRNAs对肿瘤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MicroRNA 肿瘤 靶基因 异质性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素肺通气/灌注(V/Q)SPECT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分布异质中的应用,探讨分布异质定量指标与肺动脉压力之间的相关。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8年2月至12月经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确诊的CTEPH患者20例(CTEPH),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8.75±14.07)岁;13名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其中男性7名、女性6名,年龄(54.46±8.56)岁。CTEPH患者和对照健康者均行肺V/Q SPECT显像及同床位低剂量CT扫描,CTEPH患者在一周内行超声心动检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通过图像重建和分析,获得肺V/Q放射分布异质指标LogSDV、LogSDQ和LogSDVQR(SD为标准差;V、Q、VQR分别为通气、灌注的放射计数及二者的比值)。在CT图像上采用肺CT阈值的方法自动勾画左肺、右肺和全肺的感兴趣区,并将之复制于肺灌注图像上,获得左肺、右肺和全肺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包括SUV的峰值(SUVpeak)、最大值(SUVmax)、最小值(SUVmin)、平均值(SUVmean)和标准差(SUVSD),其中SUVSD代表肺灌注放射分布的异质。2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布异质指标与PASP的相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的肺V/Q放射分布曲线呈对称单峰状分布,而CTEPH的肺V/Q放射分布曲线呈非对称的多峰分布。与健康对照相比,CTEPH的LogSDV、LogSDVRQ、全肺灌注的SUVpeak、SUVmax、SUVSD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SDV:0.56±0.16对0.31±0.11,t=4.91,P=0.000;LogSDVQR:0.61±0.15对0.40±0.14,t=3.89,P=0.001;SUVpeak:19.12±7.94对10.81±4.05,t=3.48,P=0.002;SUVmax:20.19±8.30对11.44±4.33,t=3.49,P=0.001;SUVSD:3.54±1.44对2.42±0.91,t=2.50,P=0.018);而2的LogSDQ、SUVmean和SUVmi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EPH的PASP为(72.80±0.15)mmHg,LogSDVQR与PASP呈中等程度相关(R=0.544,P=0.013)。结论核素肺V/Q显像可定量评估CTEPH患者肺V/Q放射分布的异质,同时可反映CTEPH患者肺动脉压力的状态。

  • 标签: 通气-灌注显像 高血压,肺性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异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培养中异质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eterogeneous vancomycin-intermediate Staphylococcus aureus,hVISA)的流行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MHA5T(含有5 μg/ml替考拉宁的MH琼脂)和菌群曲线分析法(populats profiles/area under the curve,PAP/AUC)检测hVISA,PCR方法对hVISA菌株进行SCCmec(staphylococcal cassette chromosome mec)﹑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 typing,MLST)﹑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 (Staphylococcus aureus protein A,spa)和附属基因调节子(accessory gene regulator,agr)分型检测,TritonX-100诱导自溶性检测hVISA菌株和万古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vancomyc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VSSA)菌株的自溶性差异,real-time PCR方法检测hVISA和VSSA菌株中vraR、mgrA、icaA、icaR、pbp4和agr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血培养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率为39.5%,136株MRSA中共检出hVISA 31株,hVISA的阳性率为22.8%, hVISA菌株的万古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主要集中在1.5 μg/ml(占54.8%)和2 μg/ml(占25.8%),而VSSA菌株万古霉素MIC主要分布在0.5 μg/ml(占46.7%)和0.75 μg/ml(占39.0%)。hVISA的主要流行克隆为ST239-SCCmecⅢ-t030-agrⅠ型,有22株,占71.0%,与VSSA相比,hVISA菌株自溶性有所下降(χ2=13.583,P=0.032)。RT-PCR结果显示与VSSA菌株相比,hVISA菌株中vraR、mgrA和icaA表达水平分别升高了1.58倍、1.53倍和1.06倍(P<0.01),而icaR、agr和pbp4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0.85倍、0.61倍和1.03倍(P<0.05)。结论hVISA的流行率高达22.8%,主要流行克隆为ST239-SCCmecⅢ-t030-agrⅠ型,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加强院感防控,避免hVISA菌株流行克隆的传播以及VISA和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的产生。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hVISA 自溶性 MLST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苍白密螺旋体属(TP)TP0136蛋白的异质,建立一种新的TP分子分型方法。方法从GenBank中查询9株梅毒苍白密螺旋体(TPA)、3株雅司苍白密螺旋体(TPE)、1株未分类的类人猿密螺旋体(FB)和1株地方密螺旋体(TEN)的TP0136开放阅读框(ORF)氨基酸序列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得出TP0136蛋白分子分型结果。利用建立的TP0136蛋白分子分型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收集的23株TPA临床分离株进行分类,并将分型结果与传统的Arp/Tpr/TP0548三基因分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TP0136蛋白在不同种TP株中具有高度异质,根据TP0136氨基酸序列,TPE、FB和TEN分为Ⅰ~ Ⅳ 4个亚型,TPA分为Ⅴ~ Ⅹ 6个亚型,TPA临床株分为Ⅶ、Ⅸ、Ⅹ、Ⅺ 4个亚型。通过TPA传统的三基因分型方法可将23株TPA临床株分为13D/d、14D/f、14D/g、15D/f、16A/e 5型。将TP0136分型法与传统分型法相结合,可将上述临床株进一步细分为10型,其中14D/f型应用TP0136分型法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型。结论TP0136分子分型方法可用于TP种的区分,有助于传统TPA分子分型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密螺旋体属 梅毒 基因分型技术 序列分析,蛋白质 TP013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间质浸润免疫细胞程序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140例乳腺癌原发灶及其配对转移灶患者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L1在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间质浸润免疫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一致分析采用Kappa检验,差异性分析采用McNemar检验。结果140例中52例有淋巴结转移,88例有远处转移(包括肝35例、肺21例、胸壁13例、骨11例、脑6例、小肠1例、眼球1例)。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间质浸润免疫细胞PD-L1表达的总体一致率为72.9%(κ=0.441)。乳腺癌原发灶与配对淋巴结转移灶、总体远处转移灶PD-L1表达一致率分别为75.0%(κ=0.472)和71.6%(κ=0.426)。但乳腺癌原发灶与配对肺转移灶间质浸润免疫细胞PD-L1的表达不一致率为28.6%(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乳腺癌原发灶间质免疫细胞PD-L1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淋巴结转移和Ki-67阳性指数有明显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是PD-L1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乳腺癌转移灶间质浸润免疫细胞PD-L1的表达与ER的表达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PD-L1表达总体一致一般,与配对肺转移灶表达存在差异。需要重新评估PD-L1在远处转移的活检组织中的表达,以优化PD-L1的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免疫,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PD-L1
  • 简介:摘要近年来转录学快速发展,成为探索生殖细胞和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的重要手段,其中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在生殖细胞水平,卵母细胞中RNA的稳定对于受精后胚胎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多项研究表明精子中存在着复杂的RNA分子调控系统,可能与精子异常密切相关。精卵结合后,受精卵的激活和分化发育涉及多个基因适时的激活和转录表达,为后期着床进行铺垫。最新的技术能够同时对同一细胞进行多层面检测,也深入揭示了甲基化与转录、遗传之间的关系。而随着“无创”概念深入人心,囊胚培养液的检测愈发受到重视,其中多个转录因子被证实与胚胎发育相关,有可能成为优质胚胎新的评价体系。

  • 标签: 转录组学 胚胎 发育潜能
  • 简介:摘要单细胞转录测序是采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对细胞群体中每一个细胞的转录进行高分辨率检测,以揭示生物组织中细胞的异质。该技术在鉴定特定细胞标志物、发现细胞亚群和稀有细胞以及分析微环境中细胞间关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在肿瘤、发育、干细胞、微生物、神经科学等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

  • 标签: 胰腺 单细胞分析 转录组 RNA-Seq 异质性 糖尿病 肿瘤 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较健康人各脑区转录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在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搜索抑郁症病例-对照设计并含有原始数据的研究,设定物种为人。以各数据集所有转录基因为观察变量,利用在线软件Network Analyst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整体评估抑郁症患者各个脑区(包括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海马)相对正常人各脑区的转录改变差异的程度。利用limma算法分别筛选倍数变化为1.2倍、1.5倍、2.0倍的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来源于不同数据集不同脑区的差异基因进行维恩分析,以获取该脑区稳定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在线软件对稳定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的GO功能及KEGG通路的改变情况。结果抑郁症患者各个脑区(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相对健康对照各个脑区的转录整体水平改变程度较轻,基于转录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的主成分分析无法有效区分健康-疾病状态;几乎不存在倍数变化大于2.0倍的差异表达基因;维恩分析结果提示不同脑区的多个数据集差异基因无交集;倍数变化大于1.2倍相对稳定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与抑郁症无直接关联。结论抑郁症疾病状态下,患者脑组织转录水平改变微乎其微,因多方面限制识别抑郁症易感特定基因仍具有挑战

  • 标签: 抑郁症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功能富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