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问题。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脉冲技术进行建筑结构的无损检测。可以利用激光技术检测建筑的结构缺陷,其中表面质量可由阻抗可变原理确定,通过获得的波的反射与透射系数可得出材料的质量情况。通过检测可知,合理减小锚固面积可减小钢筋的振动强度。在检测过程中,对比多种结构检测方法,可得出该方法具有检测准确、操作简便的优势。

  • 标签: 脉冲激光 混凝土结构 无损测试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胆道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有外科手术、内镜下介入治疗等,但部分困难结石临床上仍面临挑战。双频双脉冲碎石术因其安全、高效等特点,是解决困难结石的有效方法。双频双脉冲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是目前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用于胆道结石碎石的激光技术,但其适应证、导入方式和操作规范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为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特邀国内消化、内镜与外科等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讨论形成本专家建议,以期为国内规范开展胆道结石激光碎石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胆道疾病 碎石术,激光 专家委员会
  • 简介:摘要胆道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有外科手术、内镜下介入治疗等,但部分困难结石临床上仍面临挑战。双频双脉冲碎石术因其安全、高效等特点,是解决困难结石的有效方法。双频双脉冲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是目前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用于胆道结石碎石的激光技术,但其适应证、导入方式和操作规范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为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特邀国内消化、内镜与外科等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讨论形成本专家建议,以期为国内规范开展胆道结石激光碎石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胆石 激光碎石 双频双脉冲激光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建筑埋置缺陷在材料和构件中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导致质量无法保证,安全性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的建筑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技术。根据脉冲原理获得材料缺陷部分,通过超声信号传播途径得到缺陷的参数,合理控制钢筋锚固段的体积,降低钢筋震动强度,通过固结波速的变化程度来确定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从而完成无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此技术能够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特点。

  • 标签: 脉冲激光 建筑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 无损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双频双脉冲碎石术因其安全、高效等特点,为困难胆道结石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进一步规范和合理应用这一技术,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牵头,制定了《中国胆道结石双频双脉冲碎石专家建议》。本文对困难胆道结石的定义、双频双脉冲碎石术的优势、导入方法、围手术期管理、治疗效果等做深入解读,供临床医生参考学习,提高对双频双脉冲碎石术的认识。

  • 标签: 碎石术,激光 脉冲 结石 胆道 专家委员会
  • 简介:摘要阈下微脉冲是近年来应用于眼科的一种以长间歇为特征的激光模式,可以在达到有效治疗效应的同时将其对组织的损伤降到最小,目前已应用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治疗。早期研究认为,阈下微脉冲选择性地作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通过调节炎性生物标志物、生长因子、热休克蛋白等物质的表达达到减轻黄斑水肿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研究进展,越来越强调视网膜胶质细胞在DME中的作用,Müller细胞也被认为可能是微脉冲作用的靶细胞之一,但目前尚没有微脉冲直接或间接作用于Müller细胞的证据。期待不远的将来发现更多阈下微脉冲的靶细胞,并通过Müller细胞或Müller细胞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共培养进行体外实验以进一步证实,从而更为详细地探讨阈下微脉冲在DME中的作用机制。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激光凝固术 综述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城市交通体系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地铁事业高速发展,地铁在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引起振动。基于此,为促进地铁事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对隧道内脉冲励下地层振动传递特性进行分析,以期为轨道减振等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隧道内脉冲激励作用 地层振动 传递特性
  • 作者: 钟雯 喻晓兵 戴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医院眼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钟雯,进修医师,现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眼科 100007,北京医院眼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黄斑覆盖微脉冲治疗继发于Irvine-Gass综合征的难治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Irvine-Gass综合征患者21例2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女性11例12只眼,男性10例12只眼;平均年龄(54.5±10.1)岁。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记录时将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频域OCT仪测量患眼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和直径1、6 mm黄斑区视网膜容积(MRV)。患眼均行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治疗,光斑直径200 μm,曝光时间200 ms,功率400 mW,负载系数5%。治疗范围为黄斑上下血管弓内,覆盖全黄斑(包括黄斑中心凹)。治疗后1、3个月,对仍存在黄斑水肿的患眼行2次微脉冲治疗,方法同前。治疗后1、3、6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BCVA、CMT、MRV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440±0.320、0.333±0.286、0.250±0.245、0.166±0.184,平均CMT分别为(395.88±79.21 )、(349.17±78.07)、(317.67±53.72)、(285.29±37.03)μm;直径1、6 mm平均MRV分别为(0.310±0.063)、(0.275±0.060)、(0.245±0.035)、(0.221±0.219 )mm3和(9.866±0.846)、(9.494±1.002)、(9.005±0.885)、(8.190±0.850)mm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患眼BCVA明显提高(t=5.060、5.564、6.466),CMT明显下降(t=4.854、5.777、7.34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径1、6 mm平均MRV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径1 mm:t=4.527、5.394、7.380,P<0.01;直径6 mm:t=4.577、7.980、11.209,P<0.01 )。患眼平均微脉冲治疗次数1.25次。结论全黄斑覆盖微脉冲可以安全有效治疗继发于Irvine-Gass综合征的难治性黄斑水肿。

  • 标签: 黄斑水肿 激光凝固术 全黄斑覆盖微脉冲激光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强脉冲(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强脉冲(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对照组使用睑板腺按摩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OSDI评分以及NIBUTavg,MTF截止频率,SR,平均OSI相比(P

  • 标签: 强脉冲激光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接受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Nd:YAG激光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86例,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43例。常规组接受长脉冲Nd:YAG激光治疗,研究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Nd:YAG激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0.70%,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接受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低能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1至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门诊收治4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1~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能量密度组和高能量密度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低能量密度组给予4.0~6.5 J/cm2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高能量密度组给予6.6~9.0 J/cm2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激光治疗。间隔3~4周治疗1次,直至瘢痕形成6个月时结束治疗。治疗前和瘢痕形成6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行瘢痕评估,并记录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根据数据性质,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VS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低能量密度组较治疗前降低(P值均<0.05),3组瘢痕V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瘢痕色泽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低能量密度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3组瘢痕色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患者满意率对照组为6.67%(1/15),高能量密度组为13.33%(2/15),低能量密度组为66.67%(10/15),低能量密度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P<0.05)。(4)治疗后低能量密度组红斑或紫癜持续时间比高能量密度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低能量密度组未见水泡,高能量密度组出现水泡者10例,高能量密度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低能量密度组。结论低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优于高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0~6.5 J/cm2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推荐能量参数。

  • 标签: 激光,染料 增生性瘢痕 能量密度 温哥华瘢痕评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近年来研究表明,创伤后早期应用脉冲染料激光干预可抑制瘢痕增生,促进瘢痕成熟,其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成为创伤后预防瘢痕增生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对脉冲染料激光抑制创伤后瘢痕早期形成的机制、干预时机、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创伤后瘢痕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瘢痕 创伤和损伤 早期治疗 脉冲染料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超脉冲CO2激光联合调Q532nm激光治疗老年斑及老年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老年斑及老年疣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40例常规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超脉冲CO2激光治疗,40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调Q532nm激光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在日常活动、心理感受以及衣物选择方面的DLQ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脉冲CO2激光 调Q532nm激光治疗 老年斑 老年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眶周老化的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医学部整形修复科将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36例共72眼(女22例44眼,男14例28眼,年龄26~38岁,平均32.4岁)。将每例患者双眼分至两个组进行自身对照,左右眼随机接受传统手术或光电辅助手术。传统手术组36眼行传统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光电辅助组36眼行光电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两组术后均同期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眶周老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水肿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以Barton评分评估患者效果。结果传统手术组术前评估Barton Ⅰ级11例,疗效评分0.64±0.21;Barton Ⅱ级25例,疗效评分1.34±0.34。光电辅助组Barton Ⅰ级17例,疗效评分0.92±0.18;Barton Ⅱ级19例,疗效评分1.71±0.42。两组Barton Ⅰ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on Ⅱ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操作时间(16.00±3.75) min,水肿持续时间(7.0±2.4)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12±1.82) min,水肿持续时间(4.0±1.8)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和水肿持续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操作中无明显出血,术野清晰,操作时间、消肿时间、并发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可一次性解决睑袋、下睑皮肤松弛、眼周皱纹等症状。此方法值得在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中应用。

  • 标签: 激光 点阵激光 光电 眶周老化 睑袋 Barton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酒渣鼻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酒渣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甲硝唑片口服和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外搽,B组则给予甲硝唑口服联合PDL治疗。观察治疗前、12、24、48周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瘙痒、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患者的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12、24、48周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瘙痒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B组与同期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B组12、24、48周时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期A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A组和B组有效率呈降低趋势,A组48周时有效率低于12周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虽然呈降低趋势,但48周时有效率与12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4、48周时两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B组与同期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的患者。结论PDL治疗酒渣鼻可提高近期、远期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激光,染料 酒渣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酒渣鼻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酒渣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甲硝唑片口服和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外搽,B组则给予甲硝唑口服联合PDL治疗。观察治疗前、12、24、48周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瘙痒、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患者的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12、24、48周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瘙痒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B组与同期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B组12、24、48周时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期A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A组和B组有效率呈降低趋势,A组48周时有效率低于12周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虽然呈降低趋势,但48周时有效率与12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4、48周时两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B组与同期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的患者。结论PDL治疗酒渣鼻可提高近期、远期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激光,染料 酒渣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护理。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痤疮瘢痕患者,分为参照组(26名)和研究组(27名)。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痤疮瘢痕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2.6%(25/27)显著高于参照组76.9%(20/26)。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强脉冲光 长脉宽 激光治疗 痤疮瘢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比强脉冲光和Q开关532nm激光在对面部雀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02-2020.10期间收治患者8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为冲光、激光两组、分别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冲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激光组,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则明显低于激光组,两组患者间各项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强脉冲光 Q开关532nm激光 雀斑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月我院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微针治疗;试验组行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瘢痕(VSS)评分。结果 两组VSS评分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V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较对照组74%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与对照组1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联合采用微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瘢痕改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微针 痤疮瘢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肩周炎患者实施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35例,行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35例,行针灸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诊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诊疗后的各肩关节评分数据更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方式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救治,可有效缓解肩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作用的恢复速度,提升其整体的诊疗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