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伴有乳头结构的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5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SMP)和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处理1.5~2.5 cm范围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的1.5~2.5 cm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SMP组和MPCNL组进行治疗,每组32例。SMP组患者年龄1~67岁,平均43岁。结石平均最大径1.9 cm。MPCNL组患者年龄9~69岁,平均45岁。结石平均最大径2.0 cm。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清石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成功建立12~14 F和16~18 F肾穿刺通道。SMP组和MPCNL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1.3)d vs(5.2±2.0)d,P<0.001];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2.7±28.5)min vs(72.9±17.6)min,P=0.001];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6%(29/32)vs 87.5%(28/32),P=0.689];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7 371±3 584)元vs (19 762±4 300)元,P=0.019]。术后需要止痛药分别为3例和10例(P=0.030);术后发热分别为5例和7例,两组均无术中或术后输血患者(P值均>0.05)。结论SMP与MPCNL均具有术中损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SMP手术时间较MPCNL长,但术后平均住院日较短,住院费用少,且术后患者舒适度较高。

  • 标签: 超微通道 微通道 经皮肾镜 肾结石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依托瓮福集团磷矿穿岩洞矿,对黄磷矿渣制粉系统及其运行开展优化研究,提高超微粉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 标签: 黄磷矿渣 超微粉 制粉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跨位(即斜仰卧-截石位)通道经皮肾镜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共对我院96例患者施行斜跨位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男60例,女36例,年龄25~66岁。结石长径(22±7,15~41)mm。术中将患者置于患侧斜向上45°斜跨位,逆行留置9.5/11.5 F输尿管通道鞘或7 F输尿管导管。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穿刺成功后逐步扩张并置入11/13 F通道经皮肾镜外鞘。采用200 μm钬激光碎石。取石满意后,根据结石碎片清除情况、通道是否有出血决定是否留置双J管和(或)肾造瘘管。结果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33)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6±11)g/L。术后4例出现发热38.5~38.9℃。无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1.3)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1.7%(88/96)。结论斜跨位下通道经皮肾镜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且结石清除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超微通道 经皮肾镜 斜跨位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东阳市人民医院5例乳腺具有乳头状结构的单纯型黏液癌(micropapillary pattern of pure mucinous carcinoma of the breast,MPPPMC)的临床病理特征。本组5例具有MPPPMC均为绝经前女性,年龄范围为37~48岁,5例患者中3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3例患者行乳房改良根治术、1例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1例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1例口服内分泌药物+放疗、4例口服内分泌药物+化疗+放疗、2例靶向药物赫赛汀治疗。具有MPPPMC是一种界于单纯型黏液癌(pure mucinous carcinoma,PMC)与浸润性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之间的特殊类型,该类型发病年龄较黏液癌年轻,预后较黏液癌差,是否是乳腺IMPC或PMC的一种独立亚型目前仍未达成共识。

  • 标签: 乳腺 肿瘤 黏液癌 微乳头状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不同孕期胎盘绒毛血流的价值。方法2019年1-6月于北京妇产医院早孕期建档的单胎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分别于早、中、晚孕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应用SMI技术监测胎盘终末绒毛血流,记录是否可显示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的胎盘绒毛血流,采集相应的动脉血流频谱并记录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所处孕期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孕期间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血流频谱的测量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最终完成检查的孕妇为30例。SMI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为98.9%(89/90)。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无相关性(P>0.05),与所处孕期有相关性(rs=0.478,P<0.05)。各个孕期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绒毛血流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频谱的测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孕期测量率(33.3%/3.3%)低于中孕期测量率(70.0%/50.0%)和晚孕期测量率(56.6%/60.0%)。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5~0.92,P<0.05)。结论SMI技术可以显示各孕期胎盘绒毛动脉血流,并可进行血流频谱测量。孕期对于测量结果有影响,中-晚孕期的绒毛动脉血流频谱较早孕期更易测量。胎儿体位、胎盘位置均不影响绒毛血流测量。

  • 标签: 超微血流成像 胎盘绒毛血流 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浸润性乳头状涎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例浸润性乳头状涎腺导管癌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点,行免疫组织化学、特殊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中年男性(例1为55岁,例2为50岁),肿瘤组织镜下均可见大量典型的乳头状癌成分及部分涎腺导管癌成分。患者均有颈部淋巴结及腮腺内淋巴结转移,例1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主(13/20),例2以腮腺内淋巴结转移为主(9/9)。其中例1肿瘤细胞内可见大量空泡形成,并见局灶区黏液样变,类似乳腺乳头状黏液癌。免疫组织化学:2例肿瘤中乳头状癌成分MUC1及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均呈极向反转型表达模式;GCDFP-15在2例中均阳性,雄激素受体(AR)在例1中阳性;2例均弥漫表达细胞角蛋白(CK)7、GATA3,不表达DOG1、mammaglobin、S-100蛋白;HER2经免组织化学及FISH检测均阴性。结论浸润性乳头状涎腺导管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涎腺导管癌,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及组织结构可出现一些少见形态,加强认识有助于对其正确诊断与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在小儿肾结石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在超声引导下行SMP和MPCNL治疗40例肾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SMP组(18例)和MPCNL组(22例)。SMP组男14例,女4例;年龄(7.9±4.4)岁;结石大小(15.41±5.63)mm。MPCNL组男14例,女8例;年龄(8.62±3.41)岁;结石大小(16.77±3.59)mm。对两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特点。结果SMP组建立经皮肾通道时间为(10.75±2.70)min,较MPCNL组(19.68±6.95)min短,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SMP组与MPCNL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3.33%(15/18)和81.81%(18/22),手术时间分别为(83.33±46.72)min和(101.36±38.91)min,术后血红蛋白损失量分别为(7.59±7.51)g/L和(7.75±8.77)g/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SMP组出现Clavien Ⅰ级并发症1例(5.55%),MPCNL组5例(22.72%),均为术后发热,均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两组均无Clavien Ⅱ、Ⅲ级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术后B型超声随访1~2年,两组均无肾积水、肾萎缩病例。结论SMP与MPCNL对于儿童肾结石都是安全、有效的创碎石方法。但SMP与MPCNL相比,通道更小,镜体纤细,更适合婴幼儿或盏颈狭小、下盏结石的患儿。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儿童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早期创穿刺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94 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消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消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早期创穿刺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加速患者的血肿消散进程,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超早期 微创穿刺引流 基底节区 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将本院600例石蜡切片实施病例染色,并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0例。甲组采用常规检测诊断,乙组采用病理技术HE染色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乙组300例的样本染色结果(骨组织、胃镜活检、脂肪组织、肝胆组织、子宫内膜)明显优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病理技术HE染色 常规检测诊断 病理诊断 样本染色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成像技术(SMI)在评价大动脉炎(TA)患者颈动脉新生血管的价值以及经验总结。方法应用SMI分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的23例TA患者,共计38条颈总动脉,检测增厚的血管管壁厚度,增厚的管壁中新生血管情况,并与超声造影(CEUS)结果相对比,比较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SMI可以清晰地显示TA患者颈动脉管壁增厚情况,并且可以显示极细小的血流通道。总计有34条血管经SMI可检测到新生血流信号,评分为1分的23条,SMI检查可见星点状低速血流,评分为2分的11条,SMI检查可见弥漫点状或条状低速血流。与之对应的,总计有34条血管经CEUS可检测到新生血流信号,22条血管CEUS评分为1分,12条血管CEUS评分为2分。30条血管SMI结果与CEUS结果相一致,两组间评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663,P<0.01)。结论SMI可作为TA患者增厚的颈动脉管壁新生血管的重要筛查手段之一。在TA患者诊断、治疗、随访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大动脉炎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 新生血管 超声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与"四重打击学说"相关。IgAN诊断依赖肾活检,组织病理表现多样,病理报告包含主要诊断、次要诊断、肾脏病变类型及定量描述、IgAN牛津分型评分(MEST-C)。微小病变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IgA血管炎是IgAN的特殊类型。IgAN诊断后需评估急、慢性病变,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结合临床和病理指标已建立了多种IgAN的预后预测模型,近期有研究利用机器学习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能更好。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病理学,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病理技术及数字病理诊断的应用对于临床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8例接受病理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病理技术及数字病理诊断的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应用前:2019年7~12月)151例和观察组(2020年1~6月)15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初诊、复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诊准确率(95.54%>85.43%,χ2=9.226)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诊准确率(98.73%vs.96.69%,χ2=0.667)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应用数字病理技术及数字病理诊断,可以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便于及时、准确的检出相关疾病以及早期进行治疗。

  • 标签: 数字病理技术 数字病理诊断 基层医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及外科术后病理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术前行胃镜活检病理,其中 30例胃癌患者在术后行外科病理检查作为观察组,另 30例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经不同方式诊断胃癌的准确率和胃镜活检病理结果。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经检验后 P<0.05;两组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病理结果差异显著, P<0.05。结论: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及术后外科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中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术前胃镜活检对胃癌早期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将两种诊断方式相结合,以便更好的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 标签: 胃镜活检 术前 胃癌 外科病理检查 术后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从我院共计选取 76例胃癌患者展开研究对象,均进行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胃癌的确诊率、胃癌病理类型的诊断率以及胃癌病理分化程度。 结果:相较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确诊率,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确诊率显著较高,而疑似确诊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术前胃镜活检,外科术后病理诊断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黏附性癌、黏液腺癌确诊率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前胃镜活检胃癌分化不良诊断率高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分化诊断率低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 ,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诊断胃癌过程中应用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较好,但要获得更为全面的病情评估需积极实施外科术后病理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 标签: 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 外科术后病理诊断 胃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