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卵巢无性细胞瘤是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来源于尚未分化以前的原始生殖细胞,临床发病率低且缺乏典型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及腹部肿块。本文分析总结一例以急腹症就诊行急诊阴超检查的误诊病例报道,以期为无性细胞瘤的超声正确诊断提供经验。

  • 标签: 无性细胞瘤 卵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hRCC超声图像特征。常规超声观察病灶生长部位、形态、大小、是否有包膜、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等。应用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灌注特征,包括造影剂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分布情况及消退时间等。结果本组40例病例,38例单发,2例多发;左肾17例,右肾22例,双肾1例。肿瘤发生于肾上部8例(20.0%),肾下部9例(22.5%),肾中部23例(57.5%),其中1例瘤体位于右肾盂内,病灶侵及肾包膜11例(27.5%)。肿瘤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35例(87.5%),边界欠清5例(12.5%),最大径2.0~11.2(5.1±0.8)cm。病灶呈低回声23例(57.5%),等回声7例(17.5%),稍高回声7例(17.5%),囊实混合回声3例(7.5%),病灶内部回声均匀23例(57.5%),回声不均匀17例(42.5%);病灶内伴有钙化灶者5例(12.5%)。彩色多普勒(CDFI):病灶周边可见血管绕行,15例(37.5%)病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12例(30%)病灶内可探及少许星点状血流信号,7例(17.5%)病灶可探及短条状血流信号,仅6例(15%)病灶边缘及内部均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4例患者同时行超声造影检查,病灶均同步于肾皮质开始快速均匀强化,呈稍低增强,早于肾皮质消退,呈"快进快退"灌注模式。所有病例均未发现引流静脉癌栓、肾周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结论ChRCC常规超声表现为肾实质内乏血供、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清晰,超声造影呈均匀稍低增强,"快进快退"灌注模式,这些特征有助于术前超声对其做出诊断。

  • 标签: 超声检查 肾嫌色细胞癌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hRCC超声图像特征。常规超声观察病灶生长部位、形态、大小、是否有包膜、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等。应用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灌注特征,包括造影剂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分布情况及消退时间等。结果本组40例病例,38例单发,2例多发;左肾17例,右肾22例,双肾1例。肿瘤发生于肾上部8例(20.0%),肾下部9例(22.5%),肾中部23例(57.5%),其中1例瘤体位于右肾盂内,病灶侵及肾包膜11例(27.5%)。肿瘤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35例(87.5%),边界欠清5例(12.5%),最大径2.0~11.2(5.1±0.8)cm。病灶呈低回声23例(57.5%),等回声7例(17.5%),稍高回声7例(17.5%),囊实混合回声3例(7.5%),病灶内部回声均匀23例(57.5%),回声不均匀17例(42.5%);病灶内伴有钙化灶者5例(12.5%)。彩色多普勒(CDFI):病灶周边可见血管绕行,15例(37.5%)病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12例(30%)病灶内可探及少许星点状血流信号,7例(17.5%)病灶可探及短条状血流信号,仅6例(15%)病灶边缘及内部均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4例患者同时行超声造影检查,病灶均同步于肾皮质开始快速均匀强化,呈稍低增强,早于肾皮质消退,呈"快进快退"灌注模式。所有病例均未发现引流静脉癌栓、肾周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结论ChRCC常规超声表现为肾实质内乏血供、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清晰,超声造影呈均匀稍低增强,"快进快退"灌注模式,这些特征有助于术前超声对其做出诊断。

  • 标签: 超声检查 肾嫌色细胞癌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超声造影表现,在声像图上表现为快进、慢退,周边见环状高增强,内部呈不均匀高增强。其造影表现与常见的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典型声像图表现明显不同,但与肾透明细胞癌鉴别缺乏特异性,二者潜在差异需要更多病例的积累。

  • 标签: 肾肿瘤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盘黑色素细胞瘤(MCOD)的超声形态、超声造影特点,观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MCOD患者35例(35只眼,35个病灶),分析病灶的超声检查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伴随表现、病变内部血流灌注情况等。其中13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9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形态:6个病灶(17.1%)超声表现为视盘前半球形强回声,29个病灶(82.9%)表现为视盘前局限隆起强回声;大小:病灶最大基底径(4.0±0.8)mm,高度(1.9±0.4)mm;内部回声:8个病灶(22.9%)内部回声均匀,27个病灶(77.1%)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35个病灶(100%)边界均清晰;伴随表现:15个病灶(42.9%)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19个病灶(54.3%)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16个病灶(45.7%)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13个病灶中11个(84.6%)内可见造影剂微泡填充。结论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诊断MCOD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超声造影 视盘黑色素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我院 2020 年 07 月—2021 年 07 月期间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 36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比较两组超声影像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结果:研究组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率高于对照组,有占位效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细胞 肝癌 超声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水平与肝细胞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76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获得相应的超声定量参数,包括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Imax)和AU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畸胎癌衍生生长因子1(CR-1)、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Eph)B4。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水平与肝细胞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TTP、mTT低于癌旁组织,Imax、AUC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CR-1、SALL4、EphB4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定量TTP、mTT与肝细胞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R-1、SALL4、EphB4表达呈负相关(r<0,P<0.05),Imax、AUC与肝细胞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R-1、SALL4、EphB4表达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TTP、mTT、Imax、AUC水平与肝细胞细胞增殖相关,随着超声定量TTP、mTT缩短,Imax、AUC升高,肝细胞癌增殖表达增加,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癌癌细胞的增殖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肝细胞癌 超声造影 达峰时间 曲线下面积 细胞增殖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型肝细胞腺瘤(inflammatory hepatocellular adenoma,I-HCA)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8例I-HCA患者28个病灶的CEUS表现,观察其动脉期增强方式、达峰时增强的均匀性、包膜下增强血管影及病灶内部灌注缺损区的显示情况。将所有病灶分为最大径>5 cm组(9个)和最大径≤5 cm组(19个),并比较两组病灶CEUS表现的差异。结果28个I-HCA病灶在动脉期均表现为高增强,其中39.3%(11/28)呈整体增强,39.3%(11/28)呈向心性增强,21.4%(6/28)呈离心性增强,25.0%(7/28)的病灶呈不均匀增强,10.7%(3/28)的病灶内见灌注缺损区,64.3%(18/28)的病灶见包膜下增强血管影。最大径>5 cm组的病灶动脉期不均匀增强(P=0.020)和内部灌注缺损区(P=0.026)比例较高,但两组在增强方式、包膜下增强血管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及延迟期分别有42.9%(12/28)和57.1%(16/28)的病灶呈低增强。以CEUS"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高增强或等增强"为依据诊断良性病变,准确性为42.9%(12/28)。以CEUS"动脉期高增强、包膜下增强血管影、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高增强或等增强"中的任意一种征象为I-HCA的诊断依据,准确性提高至71.4%(20/28)。结论CEUS对炎症型肝细胞腺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炎症型肝细胞腺瘤 增强方式 包膜下增强血管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80例的临床及超声影像资料,比较患者实质外形特征及团块型边界特征,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析超声检查误诊情况。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80例患者共发现椭圆形实质21例,不规则形实质46例,圆盘形实质10例,类圆形实质3例,不同实质外形特征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8、8.670、3.521、3.143,均P<0.05)。8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超声影像诊断共误诊4例,误诊率为5.00%(4/80),其中1例1型单纯导管扩张型,2例2型囊肿型,1例3型团块型。结论超声影像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能获得明确的病灶实质外形特征及团块型边界特征,且误诊率较低,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早期诊断。

  • 标签: 乳腺炎 浆细胞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诊断显像 疾病特征 延误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基建水平快速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已广泛应用于桥梁和超高层建筑。基于声学参数特性的超声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的技术已经愈发成熟,本文综述了声发射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本原理,总结了4种超声检测方法,以期推广超声在钢管混凝土缺陷实时检测方面的应用。

  • 标签: 超声 钢管混凝土 缺陷 检测 桥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金属材料拥有机械强度大、牢固、耐压、可焊接、可粘接等优点,也存在易氧化,不耐磨等缺点。然而,陶瓷材料兼具硬度大、韧性高、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因此,陶瓷涂层作为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等领域。例如,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绝热层、航空发动机隔热涂层、装甲坦克防护层等重要零部件。陶瓷涂层结构性能是保证这些重要零部件正常使用的关键因素。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陶瓷粘接结构会承受内外部的载荷作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失效现象,其中,陶瓷涂层厚度对初始残余应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这些零部件的正常使用,对陶瓷涂层结构厚度的无损测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 标签: 超声无损检测导波法 陶瓷涂层 厚度
  • 简介: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桥梁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我国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越来越广泛。该种基础具有抗震性能、承载力高等优点,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桩基础可以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岩石层或土层结构中,使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控制桥梁基础沉降的目的。但是在对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管理、施工水平、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影响,会使桥梁桩基出现夹杂泥沙、混凝土离析、断裂以及缩径等问题,这样不但会使桩基础的承载力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桥梁桩基检测管理进行控制,合理运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桩基的状态实施科学的评估,使桩基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从而达到提高桥梁整体安全性的目的。本文就超声在桥梁桩基检测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 标签: 运用 超声波法 桩基检测 桥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与细胞培养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01月--2020年12月采集的2605例疑似流感样本作为课题对象,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检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法获得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胞培养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p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细胞培养 流感病毒 检测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RB患者76例76眼,均进行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对患者超声检查结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8例RB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37%,有不同程度强回声钙斑92.11%,多为不规则或充满玻璃体形态,声影明显。基底部宽、高度以不规则形最大,半球形最小,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RB具有比较典型的超声图像特征,在临床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 标签: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检查 声像特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2018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所有患者都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对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骨折部位均愈合,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骨髓炎、营养不良等严重的并发症,经过对患者进行随访之后所有患者之中优有25名,良有14名,1名患者为的恢复为可,优良率为97.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较好的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其具有方便、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之中进行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