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肉内粘液瘤的超声影像表现,研究超声影响的使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已经通过病理确诊为肌肉内黏液瘤的病人有关临床以及超声波检查后的有关影像资料。结果20例病人都是单发,病灶好发于人体的大腿肌肉(7/20),病灶不会突破肌肉的外模。通过超声影像可以发现病灶一般是不均匀低回声的表现,而且病灶的边界非常得清楚。病灶的特征主要为长轴的两端呈现“亮帽征”(18/20)和病变周边的“亮边征”(16/20)。结论肌肉内粘液瘤通过超声波拍摄影像影像显示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超声影像能够发现肌肉组织中都是单发结节,并且可以发现结节的周围有“亮帽征”和“亮边征”特点就可以确诊为肌肉内粘液瘤。

  • 标签: 肌肉内粘液瘤 超声影像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超声影像表现和检查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所有患者都使用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结果60位患者都使用超声仪进行检查和诊断,有40人为胎盘早剥,有15人漏诊,5人被误诊。所有患者超声检查可见,28名患者的胎盘附着在前壁,20人被诊断为胎盘早剥。30名患者的胎盘附着在后壁,18人被诊断为胎盘早剥,2名患者的胎盘附着在左侧壁。结论对于胎盘早剥使用超声诊断拥有准确、及时的临床检查效果,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盘早剥 超声影像表现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的超声影像表现。方法:选择我院 2020 年 07 月—2021 年 07 月期间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 36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比较两组超声影像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结果:研究组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率高于对照组,有占位效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细胞 肝癌 超声影像学
  • 作者: 谢缤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峨眉山614200)【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00-02愉快的周末到了,和闺蜜相约去吃麻辣烫,然后再去看一场电影。麻辣烫里的小米辣配合着香油,加上大蒜的味道,吃得我俩酣畅凌厉,再一人要瓶冰镇的酸奶,真是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突然,闺蜜捂着肚子,满头大汗,起先我还以为被辣到了,接下来她居然痛得蹲在了地下痛苦的呻吟起来,作为一个超声医生我知道问题严重了,还好,麻辣烫的地点距离我们医院就100米左右,赶快把闺蜜送到了医院急诊科,在急诊科医生的陪同下做超声影像检查。结果不出所料,超声在闺蜜的胆囊颈管里发现了两个直径分别为0.5cm及0.7cm的强光团且后方伴身影,由于闺蜜是餐后胆囊,值班的超声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着实费了一些神。作为超声影像医生,首先我想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超声诊断是胆道疾病的首选而敏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以及其目的:一是确诊胆道结石,并能给出结石的大小、数目及位置;二是确诊阻塞性黄疸,明确梗阻部位及部分梗阻原因;三是了解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胆道声像图:胆道系统分为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胆道以肝门为界,分为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1胆囊正常胆囊纵切面呈梨形,长茄形,横切面呈园形,其轮廓清晰,囊壁为纤细光滑的高回声带,囊腔为无回声区,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正常胆囊长径为7~9cm,前后径3~4cm,囊壁厚2~3cm。但胆囊大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时与进食情况密切相关,故检查时被检查者须禁食8小时以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哦!检查胆囊必须禁食8小时以上哦!)。2胆道目前超声诊断仪能常规显示左右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正常胆管纵切面图像为相应门静脉前壁的管道,壁为纤细光滑的高回声带,管道内为无回声区。左、右肝管内径一般不超过2mm,肝总管内径3~4mm,胆总管内径6~8mm。胆囊结石:(一)声像图特点1.典型胆囊结石无回声胆囊内出现强光团,强光团后方伴声影,且随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2.非典型胆囊结石(1)胆囊颈部结石结石位于胆囊颈部,横切时胆囊颈部与结石构成“靶环征”图像,通常胆囊体积增大,形态饱满。(2)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出现弧形增强光带,后方呈一片声影,称胆囊壁结石声影(WES)三联征。胆囊内无胆汁暗区回声,胆总管常呈代偿性扩张。(3)胆囊泥沙样结石胆囊内出现等回声团,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超声影像表现和检查方法予以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胎盘早剥产妇,对其超声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产前对40例产妇进行超声诊断,其中32例产妇出现胎盘早剥现象,其临床诊断确诊率为80%,其中有29例产妇是一次超声诊断确诊的,其临床诊断确诊率为72.5%,在诊断过程中漏诊产妇6例,其漏诊率为15%。结论超声诊断在胎盘早剥的应用中,其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对产妇进行重复检查,进一步对产妇进行确诊诊断,降低了对产妇的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出现,提高了产妇及其胎儿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盘早剥 超声影像表现 检查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 影像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 130 例,对其 超声诊断及相关 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 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声像图表现(边缘形态、有无钙化、有无包膜、回声类型)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05 );良性结节血流分级以 I、 II级为主(占 81.3%),恶性结节血流分级以 III级为主(占 67.7%),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结合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多普勒血流显像对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超声诊断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30例,对其超声诊断及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声像图表现(边缘形态、有无钙化、有无包膜、回声类型)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结节血流分级以I、II级为主(占81.3%),恶性结节血流分级以III级为主(占67.7%),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超声诊断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诊断表现。方法对3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心动检出的左房扩大者22例,心电图检出典型左房扩大者5例,双侧心房扩大者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直接呈现二尖瓣瓣叶增厚和变形、活动异常、瓣口狭小、左房扩大,并可检查左房内有无血栓形成、瓣膜钙化以及估算肺动脉压力增高程度。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块的超声影像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结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120例患者均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得出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表明,120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在乳腺脂肪癌、乳腺囊性病变以及乳腺癌等疾病的准确性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达到100%,对于所有患者所检测出来的肿块,在超声影像学中确诊的乳腺良性肿块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达到97.5%。结论超声影响表现在乳腺肿块中所诊断出来的良恶性肿瘤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可以为患者提供及时且准确的诊断依据,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和理论。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影像表现 病理学 对照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乳腺叶状囊肉瘤钼靶X线及超声影像表现与手术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术前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标本进行对照,分析肿块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或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后方回声,内部血流和周围腺体结构、皮肤、乳头、腋窝淋巴结等影像学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结果钼靶组诊断符合率为75%,1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钼靶组诊断乳腺叶状肿瘤8例,叶状囊肉瘤肿瘤1例,乳腺癌1例,乳腺良性肿块(纤维腺瘤)2例.超声组诊断符合率为66.67%,诊断为叶状肿瘤7例,叶状囊肉瘤1例,乳腺癌2例,纤维腺瘤2例.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的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具有比较典型的影像特征,但缺乏特异性;叶状肿瘤的良恶性及叶状囊肉瘤的恶性程度与影像表现无显著相关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 标签: 叶状囊肉瘤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及其影像表现。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诊断(对照组)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结果 观察组诊断符合率和对照组对比(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恶性肿块Ⅱ级、Ⅲ级血流高于良性肿块;0级血流低于良性肿块(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影像学表现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 纳入7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盆腔肿块患者;70例患者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对比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并观察超声影像表现。结果 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率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率相比具有较高符合率;其中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达95.71%,无漏诊现象,误诊3例(4.29%)。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与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较小(P>0.05)。70盆腔肿块患者中,液性肿块者30例(42.86%);腹部超声影像呈现为盆腔部分表现为液暗区,肿块形态不规则,回声强且呈带状;实性肿块15例(21.43%),腹部超声影像呈现为肿块回声实性,且内存钙化斑(少量);混合性肿块25例(35.71%),腹部超声影像呈现混合回声实行,其成分中存在无回声区。结论 腹部超声有助于临床盆腔肿块诊断准率的提升,可实现该疾病的尽早诊断与治疗,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腹部超声 盆腔肿块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与分析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及其影像表现。方法 计入1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收治乳腺肿块患者;入组100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基于病理诊断下,对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最终诊断结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高达98.00%;同时,超声诊断显示,相对于良性乳腺肿块,恶性肿块Ⅱ 级及Ⅲ 级血流显著;且恶性乳腺肿块存在以下特征:(1)形态不规则;(2)包膜不完整;(3)内部回声不均匀;(4)后方回声衰减;(5)内部浸润;(6)边界不清晰;(7)纵横比≥1。结论 乳腺肿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

  • 标签: 乳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甲状腺癌患者中分别运用超声以及CT开展诊断的影像学结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4年10月至2016年19月,病例数共计129例。全体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以及CT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与病例检出率的差异,分析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CT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检出率(P<0.05),在对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符合率方面,两种检测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T与超声的联合检测模式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的模式。结论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癌患者运用CT能够获得更高的检出率,同时运用联合检测的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甲状腺癌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 超声 甲状腺癌 影像学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内镜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5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本组150例患者均经超声内镜技术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测诊断。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内镜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特异度进行计算并对比。结果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40例患者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0例患者排除胆总管结石。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内镜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97.14%(136/140),特异度为90.00%(9/10);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87.86%(123/140),特异度为50.00%(5/10)。组间对比,超声内镜技术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的效果确切,准确度与特异性均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超声内镜 影像学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我院在2015年2月份到2018年2月份收治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观察组通过超声诊断。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化为p<0.05。结论应用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获得的临床价值更高,能全面表现影像学,在整体上操作更简单,图像直观,适合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鉴别中超声的应用与影像表现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患者结节(共有113个结节)考察对象,均对患者施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这三种方法所得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本组的113个结节均经过了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通过结果显示可知,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影像中可知,结节回声情况、边界清晰度、形态大小结果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周边声韵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超声造影结果中可以看到,是否为均匀增强、灌注缺损结果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影像学显示甲状腺结节的硬度与是否恶变以及恶变程度密切相关,也就是结节硬度越大,恶变的概率也就越高。实验结果显示弹性成像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比对弹性评分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鉴别中均有不容忽视的诊断价值,三者结合诊断与鉴别可明显提高患者诊断正确率,从而避免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与CT诊断甲状腺癌的影像表现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90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和CT进行诊断,比较两种影像学方式对甲状腺癌的检出率。结果超声诊断检出率为93.33%,明显高于CT诊断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超声检出率(97.78%)明显高于超声(93.33%)和CT(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可作为有效补充,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 标签: 超声与CT诊断 甲状腺癌 影像学表现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