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走马竹简所见“小口”称谓,透露出一些反映三国时期赋税史、财政史乃至社会生活史的新信息,对于认识古代未成年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也是有益的。“小口”一语见于《魏志》管辂故事,可知“小口”是当时通行称谓。“大小口有差”的制度,在战国秦汉已经出现,历朝有所继承。由于资料所限,目前尚无法确知走马竹简“小口”与“大口”的年龄界定。或许可以通过走马竹简所见“小女”的年龄分析,获得一点参考信息。当时“小女”与“大女”的年龄界点应当在十五岁左右,如果我们推想“小口”与“大口”的界定也是如此,或许不会有大的差误。这一情形,当是继承了汉代社会关于不同年龄段人群有不同社会责任和社会权利的观念。

  • 标签: 走马楼竹简 小口 未成年人
  • 简介:为防止长沙走马出土饱水竹简遭受霉菌侵蚀,用观察不同防霉灭菌剂在不同培养基上杀灭和抑制霉菌效果的方法,筛选出菌毒清、霉敌、新洁尔灭和异噻唑啉酮四种防霉灭菌剂.实验结果表明,它们杀灭、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效果显著,有效期长,对文物安全,用量少,产品易得,对水中的霉菌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均可作为饱水竹简和漆木器的杀菌、防霉用剂.

  • 标签: 竹简 霉菌 防霉剂 灭菌剂
  • 简介:中的限米资料名目繁多,有屯田限米、私学限米、还民限米、叛士限米、佃卒限米、佃吏限米、邮卒限米等等.本文认为私学限米、还民限米、叛士限米、佃卒限米等与屯田限米性质不同,前者是依附于户人之下的各种身份的地租,而后者则是政府有组织的屯田地租.

  • 标签: 走马楼吴筒 限米 户人 屯田
  • 简介:经过对《长沙走马三国吴简·竹简【肆】》释文和图版进行仔细核对,发现其释文存在一些问题,将其分为误文、脱文、衍文、未释字和图文不符五种情况,试对其提出一点校勘意见。

  • 标签: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肆】》 三国 孙吴
  • 简介:走马三国吴简中有一种文书形式自称“草刺”,文首多书“草言”二字,是撰写文件草稿的记录,内容包括所书文件的概要、撰写日期及撰写人,用于备案待查。此类文书可略举58例,并其释文可进一步校对。

  • 标签: 吴简 草刺 考校
  • 简介:走马竹简“细小”简文体现了对于以未成年人为主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当时行政法规和政策的相关内容,值得社会史学者注意。

  • 标签: 走马楼竹简 “细小” 未成年人
  • 简介:走马吴简所见“女户”,为目前已知该词的最早使用实例。男性户主去世后,无男性或无合适的男性继承人,只得由女性担任户主,当为吴简“女户”产生的基本原因。当时存在赘婿是有可能的,但他们又不能成为户主,因而由妻子等女性来担任户主,这应为“女户”产生的另一原因。“女户”在吴简中较为常见,但不能据此推测“女户”在整个户籍中占有过高比例。“女户”的户品多为“下品”“下品之下”,因无力也就无需承担政府徭役。《嘉禾吏民田家莂》中所见“女户”佃田状况,可以想见“女户”生活的不易。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嘉禾吏民田家莂 女户 户主
  • 简介:走马吴简之户籍文书(《长沙走马三国吴简·竹简》(壹),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下同),把所登记的人口按年龄区分为三个年龄段,分别称之为“小”、“大”和“老”。其中前两个年龄段所对应的具体年龄,学界同行已取得共识,即“小”指14岁以下的人口,“大”指15岁以上的人口,与居延汉简所反映的情况相符。然而,关于“老”的起始年龄如何确定,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老” 起始年龄 长沙走马楼 文物出版社 居延汉简
  • 简介: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衰颓,自然经济统治地位加强,谷帛取代了货币成为交换媒介,三国时期尤甚。但是走马吴简显示,临湘即便在物物交换的岁月中,货币也没有绝迹。随着社会经济生活走向正常,加之吴国许多徵收钱的赋税名目对货币经济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大体在嘉禾年间,货币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的功能终於恢复,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激增,估计临湘货币的流通量应该过亿,甚至更多。新的货币——八亿钱也出现了,但它并非临湘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在市场上,货币和米布并用,由货币肩负价值尺度的功能,大概是吴国统治时期临湘货币经济的最佳境况。

  • 标签: 临湘 货币 流通量 八亿钱 交换媒介 价值尺度
  • 简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联系新公布的材料,可以认为:"举"是"举荐";"举"的目的是举"私学"某某成为吏;"私学"是秦汉"学吏制度"的延续,被记录在"黄簿"中,表示"学吏者"的身份,能够被举荐为吏。在未被举荐前,"私学"以"白衣"的身份居住于丘,在被推荐任吏后可能会迁移住处,但似乎仍然保有"私学"的身份,并可以被进一步举荐。

  • 标签: 走马楼简牍 学吏制度 举私学 黄簿
  • 简介:走马吴简中有相当数量涉及“乡”的材料,为增进对孙吴时期乡吏与乡政的认识提供了可能。“乡界”作为界域限制在地方社会统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乡界”的“隐核”是公开的实地审查,应与“科核”同义。县廷派往各乡的吏员有劝农掾、典田掾、市掾等,依各自职能在乡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职名是“部吏”、“乡吏”的具体化表述。“乡吏”可能并非一种专称。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隐核乡界 乡吏
  • 简介:作为政府徵发赋税的依据,漠代有“大”、“小”之制,西晋有“丁中”之制。走马出土的竹简籍簿中,除漠代已有的“大”、“小”概念外,又出现了文献未见的老男、老女概念。学界在探讨竹简中的这些概念时,无一例外地将其与漠、晋类比,或视为漠制的继承,或视为晋制的滥觞,甚至直接称之为“丁中老小”之制。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大” “小” “老” 解析 性质
  • 简介:襍皮入受簿是走马吴简采集简中仅见的库皮账簿。盆号、简文格式和内容为该簿书的整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整理襍皮入受簿为探讨该簿书的制作、编排和内容构成,孙吴基层襍皮收缴的流程、调皮的目的和性质提供了新方法、新线索。襍皮入受簿的整理与研究有助于吴简文书学的建构。

  • 标签: 吴简 马楼 简文 乡吏 簿书 孙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9-10
  • 简介:出土于1996年的长沙走马三国吴简,可能是近年来最受历史学界关注的考古成就之一。1997年秋,在国家文物局协调组织下,成立了以田余庆先生为组长的吴简整理组,由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历史系三家联合组成。正式的整理工作,在整理小组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中国文物研究所的胡平生和李均明,1997年夏天基本完成了对吴简中的大木简(吏民田家莂)的录文。作为走马吴简的第一部分整理成果,随着<长沙走马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莉>(文物出版社,1999)的出版,吴简的神秘面目终于呈现于学术界。有关的研究工作也已经

  • 标签: 吴简 马楼 文物工作队 文物研究所 大学历史系 走马楼简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3-01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2-06
  • 简介:原先的口赋、算赋和包括横调在内的各种的横赋敛都归并为,规定不得再有横调、横赋敛,横调

  • 标签: 中的调 吴简中的 析长沙
  • 简介:走马吴简中有许多“士伍”(仕伍、士五)、“岁伍”、“月伍”的记录,此类均为户籍身份。“士伍”籍具有世袭性,但只限于家庭中的男性成员,且可通过赐爵或立功等途径改变身份。“岁伍”和“月伍”可能与文献之“更”有关,“岁伍”系指戍边“一岁一更”者,戍边完毕、返回原籍后,仍以“岁伍”著籍。“月伍”则指“给郡县一月而更者”。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士伍 岁伍 月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