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康复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 80例剖宫产产妇,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心理状态、满意度、产后恢复的时间、产后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满意度、产后恢复的时间、产后并发症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全面护理可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减少产后并发症,加速产后恢复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全面护理 剖宫产产妇 康复质量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运用是高考物理选修3—3的必考内容,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只可解决理想气体的定质量问题,那么对于理想气体的变质量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

  • 标签: 理想气体 变质量 克拉伯龙方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师护理工作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进行研究,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1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55例,传统组与责任组的临床护理方法不一致,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则接受助产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传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分别为70.91%、23.64%、7.28%,责任组分别为90.90%、9.91%、1.82%,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责任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1.24±3.29)分、(31.67±2.95)分,传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0.15±4.38)分、(38.48±3.01)分,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对产科产妇应用助产师护理,能够减轻产妇负性情绪,可有效降低分娩风险,降低新生儿窒息,效果理想。

  • 标签: 助产师护理 产程 SDS SAS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疗养护理服务在疗养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疗养员 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化疗养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疗养员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给予疗养员舒适化的疗养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效提升睡眠质量

  • 标签: [ ]疗养护理服务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对ICU护士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名ICU护士,2017年2~7月应用传统管理模式,在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应用分层管理模式,比较在不同管理模式下ICU护士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职业倦怠感和护理质量。结果在分层管理模式下ICU护士的SAS、SDS评分和工作冷漠感、低成就感、情绪疲惫的评分及职业倦怠感总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管理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其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管理、护理记录的质量评分和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管理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分层管理模式能够减少ICU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职业倦怠感,并提高护理质量,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管理模式。

  • 标签: ICU护士 分层管理模式 心理状态 职业倦怠感 护理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外手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样本,参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中33例患者。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开展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对比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再行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予以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其中的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胸外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普及的价值。

  • 标签: 胸外手术 心理护理 护理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郑州市某医院行心胸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及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 SCL-90评分、 PSQI评分及 VAS评分分别为( 8.3±1.8)分、( 6.7±3.0)分、( 1.4±0.8)分,明显低于本组术前,且低于对照组术后( 12.1±2.7)分、( 8.3±2.8)分、( 4.2±2.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5.3±1.6) d、( 13.2±3.2) d,均低于对照组( 6.4±1.5) d、( 16.0±3.1)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6.4%( 53/55),高于对照组 81.8%( 4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痛苦,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早日康复,且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胸外科手术 康复效果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要对变电站实施标准化巡视,以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就基于状态检修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状态巡视管理 展开探讨。

  • 标签: 状态检修 无人值班 变电站状态 巡视管理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要对变电站实施标准化巡视,以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就基于状态检修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状态巡视管理 展开探讨。

  • 标签: 状态检修 无人值班 变电站状态 巡视管理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要对变电站实施标准化巡视,以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就基于状态检修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状态巡视管理?展开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和分析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集中回顾了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 106例患者资料,使用数字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 n=53)和观察组( n=53)。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护理前,两个组别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没有意义(P> 0.05),在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两个组别之间数据差异对比具备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两个组别之间数据差异对比具备意义( P< 0.05)。 结论 在护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时,相较于以往常规的护理模式,使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讨论 肺结核患者采 用 临床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 以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 选择我院 2020 年 7 月 至 2020 年 7 月在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66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抽签法将 6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实验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在护理后的 SAS 、 SDS 评分方面, 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同时在 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 P < 0.05)。 结论 : 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肺结核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VMR)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水平,为提高VMR患者的整体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连续入组的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20例VMR患者(VMR组,其中男118例,女102例;年龄18~72岁)、320例变应性鼻炎(AR)患者(AR组,其中男178例,女142例;年龄18~79岁)、同期体检中心的423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其中男243例,女180例;年龄19~70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 、SDS)评估VMR患者治疗前后以及AR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状态;采用生活质量评分(SF-12v2)评估其生活质量。统计收集各评分数据,并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MR组患者治疗前的SF-12v2的8个因子,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均低于治疗后、AR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MR组患者治疗前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分均高于治疗后、AR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VMR组患者治疗前SAS(51.28±16.32)和SDS总分(53.28±18.55)均高于治疗后(38.53±13.21;39.35±13.34)、AR组(42.23±14.32;43.32±13.78)和对照组(29.78.53±10.07;33.46±10.55)(tSAS值分别为9.007、6.813、20.590,P值均<0.05;tSDS值分别为9.043、7.154、17.260,P值均<0.05)。结论VMR患者中存在普遍心理受损的情况,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当重视其负性心理情况并在必要时给予干预。

  • 标签: 血管运动性鼻炎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延续护理模式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延续护理模式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审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参考Cochrane Handbook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延续护理模式能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躯体功能(SMD=1.65,95%CI:1.41~1.90,P<0.000 01)、角色功能(SMD=3.57,95%CI:3.04~4.10,P<0.000 01)、情绪功能(SMD=1.98,95%CI:1.34~2.61,P<0.000 01)、认知功能(SMD=3.78,95%CI:1.87~5.68,P=0.000 1)、社会功能(SMD=2.89,95%CI:1.41~4.36,P=0.000 1)、整体健康(SMD=4.92,95%CI:3.35~6.49,P<0.000 01);降低焦虑(SMD=-1.26,95%CI:-1.52~-1.00,P<0.000 01)、抑郁(SMD=-1.54,95%CI:-2.29~-0.79,P<0.000 1)。结论延续护理模式能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其焦虑、抑郁评分。

  • 标签: 延续护理 喉癌 生存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对介入治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共60名患者参与,均为我院接受的确诊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以计算机随机数字模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接受循证护理(n=30),后者接受常规护理(n=30),对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明显提高,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相比于护理前得到明显下降,(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循证护理对介入治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介入治疗 肺癌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韧性训练对呼吸内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长海医院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90例,以随机抽签法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韧性训练干预。两组均进行为期4周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在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各项SF-36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韧性训练可显著改善呼吸内科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心理韧性训练 情绪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后,对其焦虑缓解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入住本院的25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125)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n=125)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结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 焦虑状态 睡眠质量
  • 作者: 史金凤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7-09
  • 出处:《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11月39卷
  • 机构: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717605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6月期间肺癌患者 74例,其中 37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 37例在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心理状况(抑郁评分 SDS和焦虑评分 SAS)和生活质量( IQL评分)。结果:观察组 SDS分数( 36.41±6.58)和 SAS分数( 34.56±6.24)小于对照组 [( 45.57±6.15),( 41.72±6.58) ], QLI分数( 8.11±1.23)大于对照组( 6.59±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探究。

  • 标签: 优质护理 肺癌 术后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癌行 门静脉结扎的二步 ( 二期 ) 肝切除术( ALPPS )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护理后的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 2017.01-2019.07 到 我院接受治疗 62 例 行 ALPPS 术肝癌 患者患者,分别设 观察组、对照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 SAS 、 SDS 评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综合护理 应用 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肝癌 ALPPS 术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