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款适合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修复重建术后患者的新型病号,解决传统病号存在的缺点,探讨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根据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修复重建术后患者伤口特点、治疗需要设计新型病号,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8年1—6月收治的79例行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切除术同期行修复重建术术后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病号;选取2018年7—12月收治的64例同类手术术后患者为试验组,使用新型病号,评价2组患者更换衣物的时间、穿着舒适度以及隐私保护程度;医护人员观察、护理伤口便捷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更换衣物时间为(124.00 ± 23.35)s,少于对照组的(156.09 ± 25.6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4.97,P<0.01);试验组衣服穿着舒适度和隐私保护度得分分别为(8.23 ± 0.91)、(7.17 ± 0.94)分,高于对照组的(4.78 ± 0.94)分和(5.50 ± 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21、-9.95,P<0.01);试验组医护人员观察、更换伤口敷料便捷程度得分分别为(7.88 ± 0.89)、(7.87 ± 0.83)分,高于对照组的(4.15 ± 0.78)、(4.15 ± 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8.98、-17.75,P<0.01)。结论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术后新型病号设计有效,临床使用效果好,可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修复重建术后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肿瘤 修复重建术 术后患者 病号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种新型留置尿管患者病号裤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6年 4月至 2017年 4月期间接收需要导尿管辅助治疗患者 200例,随机抽签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100例)与观察组( 10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穿着传统普通病号裤,观察组患者穿着新型留置尿管病号裤,对比两组患者病号裤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对不同病号裤满意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病号裤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新型设计留置尿管患者病号裤能够满足患者日常治疗需求,同时提高了患者治疗便利性,维持患者自尊,对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留置尿管 新型病号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应用自携式电源加热的保暖潜水,解决潜水员水下低温保暖问题。方法采用防水、保暖和加热综合技术设计电热干式保暖潜水,潜水包括防水层、加热保暖层和水下电池组。结果无人实验和人体试验结果表明,潜水具有水密、3.155克罗(CLO)保暖能力、电加热能力,可保障潜水员在(10±2)℃水温环境下维持体心温度35.8℃以上5 h。结论电热干式保暖潜水可水下加热保暖,解决高压低水温环境下工作的低温问题,为潜水员提供水下所需热能,使潜水员在水下保持正常体温,有助于提高水下作业能力。

  • 标签: 潜水 低水温 热保护 潜水服 电加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粗花呢、漂亮的高跟鞋、超人T恤,还是素色衬衫?Abi Rimmer发现,对于工作时间穿什么,医生的选择五花八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傅里叶热传导定理,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高温防护的热传导模型。考虑人体的散热机制,假设再防护四层与人体热源之间还有第五层,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第五层参数进行标定。对于最有厚度的设计,建立有关生产成与厚度评价体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以减少儿童因误中毒导致的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方法通过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儿科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儿童误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了解其误中毒药物品种特点、年龄、性别差异、季节差异、区域特点。结果总计44例,男29例(65.9%),女15例(34.1%);1~3岁幼儿高发,共32例(72.7%);来自农村37例(84.1%),城市7例(15.9%);33例(75.0%)发生误中毒时由老人看管,11例(25.0%)例由父母看管时发生;误中毒药物品种有抗高血压药、抗精神病药、煤油、含农药青菜或食物、松节水、消毒剂等。结论从婴儿期有主动抓拿意识开始,家长应高度警惕预防误服药物可能,特别是农村地区由老人看护儿童者,建议通过医院、幼儿园、社区、媒体宣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加强家长安全教育常识等措施,从家庭看护人、政府、医疗机构等各方面有效防范儿童误服药物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中毒 急诊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翘散的不同煎方法在临床运用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严格中医辩证,选取80例风热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二组均以银翘散为主加减治疗,观察组采用特殊的煎方法给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煎方法给药,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银翘散,中医辨证,风热表症,《温病条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家电网公司在 2019年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打造“三型两网”的全新企业发展目标,同时,在“深化内部管理变革”方面,也提出了全面推进“放管”改革的要求。那么,在全面推进“放管”改革的大背景下,营商环境与电力企业有何种关联呢?电力企业又应当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服务呢?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放管服 电力改革 客户服务
  • 简介:摘要: 自 1996-7 至今,回访人数 1 万人以上,发现新生儿出生结扎脐带要点 :1. 延迟最少一分钟 钳夹 结扎 脐带 ; 2 . 长断脐 ; 止血钳 距 脐跟部 约 2cm 以上钳 夹,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 脐带水肿 、 过粗 、 脆性大 等 ,应该稍留长一点,最后气门芯 距 脐跟部皮肤约 1. 5 -1. 8 cm 结扎) 最后一个结打在 距 皮肤最少 1.5cm 左右,不能少于 1.2cm ( 常规的结扎是用止血钳 距 脐带跟部 1-2cm 钳 夹,最后气门芯巨皮肤 约 0.5-0.8cm ); 3. 一次性扎紧,遇到水肿严重或者过粗的脐带,需要再次使用慕斯线加固一次,使其在一周左右脱落; 4. 对于脐部膨出的新生儿,使用无菌药棉直径约 3cm 棉球按压在脐窝后,再使用脐带包固定,约 15 天左右恢复正常。如此处理的新生儿 脐带残端脱落快,愈合好,且 在 其 长过程中不易生病,抵抗能力强,而且食欲好,身体发育良好。 应用改良的断脐技术可以缩短水肿脐带的断脐时间,降低脐带断裂率、断脐失败率、脐带渗血发生率、脐炎发生率、脐带脱落时间,减轻助产士压力,提高助产技术,从而保障新生儿安全,预防感染, 良好发育,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水肿   脐带   气门芯   断脐   新生儿安全   改良技术
  • 简介: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不同的纹样之间所代表着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着较大的区别,纹样本身的结构可以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演变,独特的纹样美能够根据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形成一定的规律,但是同时也会对人们的审美态度造成较大的影响。杜鹃纹样的发展同样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联系,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杜鹃纹样的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也有着较大的不同。这类纹样大多都运用在传统的服装设计当中。随着目前的经济市场的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和经济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杜鹃纹样在运用的过程中同样拥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使用这类纹样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的体现出纹样所具有的民族性文化以及地域性文化之间的独特风格才是目前进行传统服饰设计的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

  • 标签: 杜鹃花纹 服装设计 融合
  • 简介: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人口老龄化也到了新的高度,养老问题是全社会问题。本文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小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几点思考,认为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是可行的,而且有利无害。

  • 标签: 老龄化 物业服务 居家养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工作状态下脱险潜水充气系统和气囊头罩压力变化,研究充气系统动态供气特性。方法模拟加压舱以指数速率空气加压至设定压力P1。P1为0.2、0.7、1.1、1.6和2.1 MPa时,加压时间常数b分别取30、20、10、7和4 s,记录加压过程中充气系统供气流量Q、脱险潜水服气囊内相对压力ΔP、头罩内相对液位ΔZ,描述分析动态供气特征。结果模拟加压舱加压到0.2 MPa时,供气流量Q快速线性上升,线性斜率K与b的关系为K=747.81b-0.26;随后Q出现短暂的平台期,波动范围为0.9~3.1 kg/h,所处压力区间为0.2~0.4 MPa;此后,Q随环境压力逐渐增加。气囊内相对压力ΔP的变化反映了Q的调节过程,加压至0.15 MPa,ΔP急剧上升至最高值,此后随模拟加压舱压力升高,ΔP趋于稳定;加压设定压力P1越大,ΔP越高,但始终保持在11~14 kPa之间,ΔP与P1的函数关系为ΔP=P10.088 4。头罩内相对液位ΔZ是充气系统供气的最终目标,ΔZ在加压过程中始终低于模拟加压舱水位,且随模拟加压舱压力升高而降低;ΔZ与气囊内相对压力ΔP相关,ΔP越大,同一深度下ΔZ越大。结论脱险潜水充气系统的供气流量能与模拟加压舱加压速率相适应,可自动调整供气量,无需手动操作,能提高脱险的安全性。

  • 标签: 快速上浮脱险 快速加压 供气特性 供气流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湿化方法有雾化吸入、气道内滴注等,但大多存在湿化中断、湿化不充分、反复暴露气道、增加护理工作量等缺点。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设计了一种改良型一次性雾化器,解决了上述问题,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 2 0406688.9)。该装置在传统雾化器的贮液器上增加了一个与贮液器贯通的补液管,该补液管与外接的输液装置相连;同时在贮液器内的补液管末端设计了一个带导向杆的浮标,通过浮标的浮力作用来自动控制补液。该装置由氧气驱动,实现气道湿化。一次性雾化器可实现持续充分的气道湿化,避免频繁添加湿化液造成反复暴露气道,达到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性、减少护理工作量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持续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