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理学中的“注意”概念界定模糊,其根源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导致的心理本体矛盾。概念问题导致了研究方法的缺陷。心理学的“注意”概念描述的对象本身并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适应当时解释范式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建构,当解释范式发生转变时,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目前“注意”概念与实验研究中的问题不能通过技术层面的改革得到解决,而关于心理本体解释的变革则可能会让我们完全放弃“注意”这个概念。

  • 标签: 注意 概念 范式 第二代认知科学 功能主义
  • 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法与神经科学研究以神经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广泛问题,具体涉及证据、刑法、民法、神经伦理学、法律决策和神经经济学等重叠交叉的应用领域。认知理论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促成该领域的兴盛。从未来的发展看,法学作为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必要吸收来自于认知科学领域的知识。概念层级理论有助于说明学科及其概念之间的关系:认知科学与法不等于法学与认知科学母学科的直接结合;认知法学的实质是认知路径的跨学科法学研究;法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是认知科学与法研究这一领域中的子领域。

  • 标签: 法与神经科学 法神经学 认知科学 法哲学
  • 简介:今日认知科学你听说过“认知科学是与摇滚乐同时代产生、与摇滚乐一样不断创造多样性风格和激动人心的新观念、新技术”的说法吗?加拿大认知科学家、哲学家萨加德在《心智》(Mind)一书中的这一类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认知科学家从不同进路一展身手所呈现的激动人心而富有挑战性的面貌,虽不乏调侃,却也不失精当。

  • 标签: 认知科学 摇滚乐 科学家 多样性 新技术 加拿大
  • 简介:摘要视觉表象是不是除命题表征之外的一种独立的表征问题一直是心理学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在视觉表象与视知觉的关系上,表象独立地位的脑科学研究发现视觉表象能够激活视觉系统,甚至能够激活较早的视觉皮质,而且视知觉的选择性障碍也会导致相应的视觉表象障碍,图片理论认为视觉表象能够引起视觉表征自上而下的激活,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表征。

  • 标签: 表象视觉表象视知觉神经成像
  • 简介:近三十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打开心智的"暗箱",更进一步揭示道德的心智结构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有关病例分析、反社会行为文献的梳理,分析了情感和认知在人类道德结构中的功能和联系;通过对神经成像学研究的分析,揭示了人类道德心智结构的神经物质基础和机制。

  • 标签: 道德心智 情感 认知 神经物质基础 神经机制
  • 简介:功能磁共振成像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被广泛引入文本阅读的认知神经活动研究以来,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系统总结了近二十余年关于文本阅读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分别介绍文本阅读的一般过程的认知神经基础和理论模型建构、文本阅读过程的推理加工、情境模型建构与转换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文本阅读的认知神经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文本阅读 认知神经科学 FMRI 情境模型 推理加工
  • 简介:小学科学课中的认知冲突主要是指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与当前观察到事物产生矛盾或冲突,使得学生心理不平衡:或者是自己的探究结果与同伴相悖或不同,使学生心理失衡。当冲突产生时,学生急于想平衡这种失衡,

  • 标签: 学生心理 小学科学课 认知冲突 心理失衡 不平衡 前概念
  • 简介:认知吝啬产生于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中,受限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差异以及客观情形的复杂性,人们往往很难做到"完全的理性",而是"吝啬"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做出决策。但是,认知吝啬又不同于"奥卡姆剃刀"(朴素原则或吝啬原则)、马赫的"思维经济"以及爱因斯坦所说的简单性原则,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表征性谬误和定锚谬误。从进化论角度讲,认知吝啬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是社会认知的基础,较为准确地解释了"认知偏见"。

  • 标签: 认知吝啬 不确定性 系统性偏倚 意象性
  • 简介: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人口大国和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国家,也是拥有千年友好交往史和短暂边境冲突、且同步崛起的邻国,中印双边关系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但与之不对称的是,中印相互的认知存在严重错位、失衡和偏差。本文旨在梳理印度社会各界中国观的基本情况,并探究认知偏差背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认知偏差 印度 新兴国家 市场潜力 人口大国 边境冲突
  • 简介: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认知风格的几种定义,然后对其分类进行了描述,最后又简单指出了其对教学上的几点启示。

  • 标签: 认知风格 分类 英语教学 启示
  • 简介:摘要脉诊过程是医者的心理过程,本文从注意、感知觉、记忆、认知加工四个方面分析了脉象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脉象客观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脉象 心理 认知 脉诊
  • 简介:认知监控作为元认知的核心成分,是内隐程度较高的心理活动。研究采用认知操作法,以MasterMind游戏任务为载体,从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的角度,探讨了元认知监控的内部机制。结果发现:元认知监测对元认知控制的作用受到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对于高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越高,元认知控制越好;对于低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的高低不会引起元认知控制水平的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认知灵活性的学生能根据元认知监测进行有效元认知控制,而低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其元认知监测水平的提高没有影响元认知控制。结合元认知监控与执行功能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元认知监测 元认知控制 认知灵活性 MASTER Mind任务
  • 简介:人体隐喻化对人类的思维和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足”是人体重要的部位之一。本文基于英汉语料,对英汉“足”隐喻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两种语言中“足”用法在隐喻构建和运行机制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二者隐喻映射的共性大于个性,这印证了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语言表达上感知和思维的共通性。

  • 标签: “足“ ”脚” 隐喻 映射 认知
  • 简介:认知语言学是以前语言研究的继续和深入,是对传统语言理论的补充与发展。它试图解释语言形式的认知,可以说认知语言学是目前研究者最新的,最具有创见的语言理论。本文简述认知语言学概况,主要论认知语言学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认知语言学长期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五项主要研究题目,三项主要语言观以及其语言方法论简明而详细,易懂得方法来解释。

  • 标签: 语言学 传统语言 国内外 方法论 语言观
  • 简介:留学美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种身体与精神的二元流浪,就好像是背负着沉重的古老东方文明的镣铐,赤裸着下半身,性受虐般地接受着强大如城堡的西方文明的阉割,在象征秩序的铁门外梦游呓语,在想象秩序的边缘绝望地挣扎。

  • 标签: 美国梦 认知 象征秩序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受虐
  • 简介:随着当代科学的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塑造什么是信念和什么是理性之人的观念,因为我们相信的事情多于我完全知情的事情,而且,我们的认知不得不依赖于知识权威,特别是专家的观念,甚至依赖于权威链条。因此,存在着共同体知道的知识,而不是任何一个个体的认知者知道的知识。

  • 标签: 信念 证据 专家-外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治疗3个月后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伴随疾病及生化检验结果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患者比例、复发患者比例、高血压例数、血糖、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性别比和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脑梗复发次数多、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均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护理干预
  • 简介:近年来,元认知逐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对心理咨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元认知(Metcognition)词最早出现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H.navell)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弗拉威尔在该书中指出,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认知。具体地说:①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②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 标签: 元认知 潜意识 心理学研究 心理咨询 认知发展 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