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脂蛋白磷脂在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75例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同时还选择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5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PCCI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每组患者各25例;并按照患者发病后30天的mRS评分来将75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其中预后不良组患者有35例,预后良好组为40例。对各组患者入院时的A2水平,以及A2水平和PCCI病情情况和预后的关系情况进行检测对比,同时还对A2水平在PCCI不同水平预后的预测价值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75例PCCI患者的A2水平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并且预后不良组也要高于预后良好组,重度组也要比轻度和中度组高一些p<0.05;另外,A2水平和PCCI患者的mRS以及NIHSS评分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关系;并且A2还会对PCCI预后情况产生影响。结论 A2水平和PCCI预后、患者病情程度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通过A2水平来对PCCI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血清脂蛋白 磷脂酶 预后 缺血性脑梗死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脂蛋白磷脂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新的炎症,能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产生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PC)和氧化型游离脂肪酸(oxidizedfreefat-tyacids,ox-FA),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 标签: 磷脂酶A 炎症 动脉硬化 脂蛋白类 LDL
  • 简介:【摘要】血浆脂蛋白磷脂A2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个新型血管炎症生物标志物,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促动作用。它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也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将从 Lp-PLA2的结构、作用机制、与传统炎症因子的比较、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 简介: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磷脂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抗炎功能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患者、60例冠心病患者及4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血脂四项、Lp-PLA2;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健康人血浆样本中提取HDL,将各组患者的HDL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HUVEC)共同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1,VCAM-1)表达量,从而比较各组HDL抑制黏附分子表达的能力。结果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Lp-PLA2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HDL抑制ICAM-1及VCAM-1表达能力较健康对照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浓度与ICAM-1表达水平(回归系数为1.02,t=3.12,P=0.018)及VCAM-1表达水平(回归系数为0.98,t=1.22,P=0.022)具有正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HDL抑制ICAM-1及VCAM-1表达能力减弱;Lp-PLA2浓度越高,HDL抗炎能力越弱。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高密度脂蛋白 细胞黏附分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8月-2021年7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实施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LP-PLA2、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高血压 硝苯地平 依那普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冠心病)是当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多种炎症因子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型炎症标志物脂蛋白磷脂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 -PLA2)是血管特异性炎症因子,主要由炎症细胞分泌,可水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产生相关炎症介质以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最终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目前Lp-PLA2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心病预后价值存在争议。特异性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对冠心病新型抗炎症治疗靶点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更多大规模临床及试验研究的进展,Lp-PLA2有望成为冠心病早期干预治疗靶点。本文就Lp-PLA2在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冠心病 脂蛋白磷脂酶A2 炎症 Darapladi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磷脂A2Lp-PLA2)与脑卒中疾病的相关性,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到2011年6月诊治的10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6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常规生化指标及Lp-PLA2水平,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后,再次测定其Lp-PLA2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Lp-PLA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p-PLA2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所下降;Lp-PLA2与超敏C反应蛋白、血压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压具有相关性,因此Lp-PLA2可以作为预测脑卒中的生物学指标,为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临床依据。

  • 标签: 脑卒中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A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ACIS患者(A组)和健康体检者(B组)血清Lp-PLA2、Hcy及常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A组Lp-PLA2、Hcy均高于B组(均P<0.05)。结论ACIS患者中血清Lp-PLA2和Hcy水平明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进行ACIS早期诊断。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脂蛋白磷脂酶A2 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探讨低密度脂蛋白粒子与脂蛋白磷脂A2、冠心病冠状病变相关性。选取我院162例冠心病患者,入院1 d后取静脉血,联免疫分析法和双试剂法检测后发现脂蛋白磷脂A2与载脂蛋白A(Apo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2(LDL-CA2)呈负相关(P<0.05),与载脂蛋白B(ApoB)呈正相关(P<0.05);ApoB与ApoA、脂蛋白磷脂A2呈负相关(P<0.05);其他变量两两之间无相关性(P>0.05)。低密度脂蛋白粒子大小与脂蛋白磷脂A2水平、冠状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对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提示意义。

  • 标签: 脂蛋白 冠状动脉 冠心病 狭窄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脂蛋白磷脂A2Lp-PLA2)水平与新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200例,纳为观察组;选择于我院同期体检科进行检查的健康志愿者200例,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Lp-PL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Lp-PLA2?与LDL-C、血压、高血压危险分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分级1级、2级、3级和2级合并冠心病患者Lp-PLA2、LDL-C、hs-CRP水平、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与LDL-C、舒张压、收缩压以及高血压危险分层之间均呈正相关(r=0.524,0.652,0.513,0.74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PLA2水平随患者血压、血脂指标的升高而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原发性高血压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析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 2Lp-PLA2)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8例、腹膜透析患者86例、非透析治疗患者103例、健康人群71例。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肾衰竭组(CRF组)以及健康人群组(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iddle thickness, IMT)和粥样斑块检测,检测血浆Lp-PLA2水平,记录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糖(glucose, Glu)、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载脂蛋白Al(apolipoprotein-A1, 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 Apo-B)、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水平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的水平。结果CRF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透析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未透析者;未透析者按不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比较血浆Lp-PLA2水平,血浆Lp-PLA2水平随肾功能减退而升高,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之间Lp-PLA2水平无明显差异;有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CRF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Lp-PLA2水平对颈动脉IMT有影响。结论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血浆Lp-PLA2水平有关;血浆Lp-PLA2水平可能是CRF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可能有预测价值;控制微炎症状态、降低血浆Lp-PLA2水平可能是预防慢性肾衰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

  • 标签: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研究脂蛋白磷脂A2(Lp-PLA2)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发病住院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1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75例)和非END组(2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既往病史)、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影像学资料(脑白质病变评分、脑微出血评分及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治疗方法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及Lp-PLA2等]。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中Lp-PLA2水平。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p-PLA2预测腔隙性脑梗死发生END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NLR(2.5±0.5比2.3±0.5,t=2.99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0.8)mmol/L比(2.3±0.7)mmol/L,t=3.056]、入院NIHSS评分[(3.4±1.5)分比(3.0±1.4)分,t=2.080]和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比例[21.3%(16/75)比7.3%(15/206),χ^2=11.061]高于非END组,Lp-PLA2水平高于非END组[(240±26)μg/L比(180±23)μg/L,t=9.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OR=3.927,95%CI:2.918~5.016,P=0.020)、血Lp-PLA2水平升高(OR=1.026,95%CI:1.019~1.034,P<0.01)、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OR=2.715,95%CI:2.193~3.273,P=0.025)、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OR=4.552,95%CI:2.934~7.017,P=0.002)和入院NIHSS评分升高(OR=2.831,95%CI:2.412~3.197,P=0.028)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PLA2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28~0.833,P<0.01);最佳截断值为189

  • 标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腔隙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A2(lipoprotein-rel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243例,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无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Lp-PLA2、hs-CRP水平。依据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患者进一步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结果①脑梗死患者的血清Lp-PLA2([180.04±35.02)ng/mLvs(152.13±39.67)ng/mL,P=0.014]、hs-CRP[(10.02±0.47)mg/Lvs(2.64±0.33)mg/L,P=0.017]水平高于对照组。②稳定斑块组([162.96±11.34)ng/mL,P=0.013]和易损斑块组([197.79±32.56)ng/mL,P=0.004]Lp-PLA2水平高于无斑块组([143.67±12.35)ng/mL];易损斑块组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易损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12.86±1.67)mg/L]高于稳定斑块组[(10.82±0.53)mg/L,P=0.029]及无斑块组([9.54±0.47)mg/L,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血清Lp-PLA2与hs-CRP可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不稳定性有关。

  • 标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磷脂A2LP-PLA2)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评估价值。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列入研究组,按NEWS评分法分为研究一组和二组,再将正常体检者列入对照组;抽取血液标本检测LP-PLA2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的LP-PLA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研究一组的LP-PLA2明显高于研究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LP-PLA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性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一个独立性危险因素,来指导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和评估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LP-PLA2 相关性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磷脂A2Lp-PLA2)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8例,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AASI,根据AASI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中位数组(低AASI组)和≥中位数组(高AASI组)各89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酸和AASI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性别、吸烟史、糖尿病病史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Lp-PLA2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所有患者Lp-PLA2与AASI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患者AASI的影响因素。结果高AASI组与低AASI组患者年龄[(67.87±14.23)岁vs(55.65±14.59)岁]、收缩压[(136.96±16.23)mmHg vs(128.35±14.23)mmHg,1 mmHg=0.133 kPa]、空腹血糖[(5.95±2.26)mmol/L vs(5.36±0.82)mmol/L]、Lp-PLA2[127(100,169)ng/ml vs 103(86,150)ng/ml]比较均高于低AASI组,高AASI组与低AASI组患者舒张压[(72.26±12.87)mmHg vs (77.30±10.49)mmHg]、eGFR[(92.49±18.66)ml/(min•1.73 m2)vs(106.90±15.83)ml/(min•1.73 m2)]比较均低于低AASI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4,P<0.001;t=-3.762,P<0.001;t=-2.296,P=0.024;Z=-2.470,P=0.014;t=2.867,P=0.005;t=5.553,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Lp-PLA2与AASI呈正相关(r=0.237,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患者收缩压(β=0.431,P<0.001)、舒张压(β=-0.371,P<0.001)、空腹血糖(β=0.160,P=0.013)、Lp-PLA2(β=0.152,P=0.022)水平是AA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PLA2与AASI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