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颅内压监测是诊断颅高压最迅速、客观和准确的方法,其可分为无创性及有创性监测,超声检查视神经直径是一种无创性颅内压监测方法,该方法有非侵袭性、数值可靠、费用低廉、方法简便、操作安全等优点。本文就超声检查视神经直径监测颅高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 超声波检查 监测 无创性
  • 简介:摘要视神经直径(ONSD)是目前无创判断颅内压升高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ONSD评估颅内压(ICP)的不足之处很明显。目前,国际上没统一的ONSD测量方法,也没有关于正常值相对统一的标准。但其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特别是目前超声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科室,利用超声可以得到ONSD值,从而及时早期的对患者诊治,提高患者生存率。另外,ONSD的应用可以扩展至手术室监测、胎儿超声,甚至可以用于社区、门急诊的筛查。现在也有众多学者对ONSD更加细化的研究,试图提高ONSD判断ICP的准确性。本文将ONS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 视神经蛛网膜下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颅高压患者采用超声检测视神经直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颅高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2022.01-2022.12期间收集资料,按照颅内压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高压组(颅内压>20mmHg)和正常组(颅内压≤20mmHg),每组25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检测视神经直径。对比高压组实施治疗前后的视神经直径及颅内压指标,比较高压组与正常组治疗后的预后水平。结果:高压组患者的视神经直径指标、颅内压指标在治疗前,均大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患者的总体预后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测视神经直径,有利于为颅高压患者诊治提供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测 视神经鞘直径 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颅高压患者采用超声检测视神经直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颅高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2022.01-2022.12期间收集资料,按照颅内压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高压组(颅内压>20mmHg)和正常组(颅内压≤20mmHg),每组25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检测视神经直径。对比高压组实施治疗前后的视神经直径及颅内压指标,比较高压组与正常组治疗后的预后水平。结果:高压组患者的视神经直径指标、颅内压指标在治疗前,均大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患者的总体预后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测视神经直径,有利于为颅高压患者诊治提供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测 视神经鞘直径 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对重症脑损伤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就诊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脑损伤患者84例。根据患者最终生存状态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 h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ONS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两者联合预测重症脑损伤患者死亡的效能,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脑损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重症脑损伤患者死亡风险的模型。结果最终存活组61例(72.6%),死亡组23例(27.4%)。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在年龄、术后12 h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ONSD、N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ROC曲线确定预测患者死亡的ONSD最佳截断值为5.5 mm,NSE最佳截断值为21.75 ng/mL。两者联合时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7(P<0.01),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0.5%。术后12 h的ONSD和GCS评分是重症脑损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9.713(95%CI:1.192~79.147)和0.492(95%CI:0.318~0.763),均P<0.05。结论术后早期ONSD是重症脑损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NSD和NSE两者联合时预测患者死亡的效果最好。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ONSD)评估颅内压变化已有近30年的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ONSD的解剖基础,并对超声测量ONSD技术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随后着重对ONSD与颅内高压的相关性、阈值及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同时对超声测量ONSD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分析;最后对超声测量ONSD作为一种筛选和连续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变化的工具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高压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视神经直径在颅脑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中、重度脑损伤患者30例,分为A、B、C三组;此外,50名体检正常的患者和50名自愿神经外科诊所的患者被招募为对照组D。记录后1、3、7、14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眼球后3mm处的ONSD大小通过眼眶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计算了所有受试者ONSD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后0.5h通过腰椎穿刺测量不同组的颅内压,计算平均值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评估。结果:结论:轻度、中度脑损伤患者的ONSD和颅内压无明显变化;严重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变化在损伤后的不同时间有所不同。ONSD随颅内压升高而升高。ONSD超声在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这可以反映颅内压的升高,同时也是一种无创、方便、快速和简便的颅内压评估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直径 颅脑损伤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在颅内压升高患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ICU收治的80例颅脑病变(ICP正常40例,ICP增高40例)患者在甘露醇使用前后行床边B超检查ONSD及脑室内测压,另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床旁超声检查视神经直径,对所有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视神经直径与ICP之间的相关性、ONSD诊断ICP增高的最佳临界值以及渗透疗法后ICP与ONSD的变化.结果:ICP增高组ONSD显著高于ICP正常组及对照组(P〈0.05),且ONSD和ICP之间存在正相关(r=0.881,P〈0.05),视神经直径≥5.05mm作为判断ICP增高的临界值效果最佳,此时诊断敏感度77.5%、特异度87.5%,渗透疗法后ICP及ONSD均下降.结论:超声测量ONSD能够较好地反映ICP增高水平及评估渗透疗法疗效,ONSD≥5.05mm提示ICP增高.

  • 标签: 视神经鞘 颅内压 颅内压增高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在评价儿童颅内压(ICP)增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存在颅内缺血缺氧性改变疾病的患儿82例,入院6 h内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间接评价是否出现ICP增高;入院后6、24、48、72 h及1周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分析其诊断ICP增高的价值。结果82例患儿入院后采用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显示存在ICP增高(增高组)46例、ICP正常(正常组)36例。入院后6、24、48、72 h及1周增高组患儿视神经直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增高组患儿ICP值与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呈正相关(r=0.674,P<0.05)。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诊断ICP增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04(95%CI:0.819~0.958),诊断ICP增高的视神经直径临界值为5.58 mm,诊断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88.89%,准确度为87.80%。结论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可作为动态监测评估儿童ICP增高的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早期识别中重度ICP增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直径 儿童 颅内压增高
  • 简介:摘要颅内压监测在神经重症的治疗中十分重要,目前主要有无创和有创两种方法,各具优点,有创监测颅内压虽为颅内压监测的金标准,但缺点明显,无法广泛应用。视神经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颅内压增高时视神经直径(ONSD)会出现增粗,故超声监测ONSD判断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无创、简便、易行且可以床旁重复操作的方法。本文就国内外超声监测ONSD判断颅高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压 颅内高压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MRI测量中国健康成年人眼球后视神经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ONSD),评估ONSD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并分析ONSD测量值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脑部MRI检查的健康成年人资料。测量每只眼球后3 mm处的ONSD值和眼球横径(eyeball transverse diameter, ETD)值。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眼球后ONSD值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ABP)和ETD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共413例受检者被纳入研究,男227例,女186例,年龄(42±12)岁。413例受检者磁共振测得的ONSD平均值为[4.76(95% CI:4.72~4.80)] mm。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P=0.002)和ETD(P=0.002)是ONSD平均值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显示性别(P<0.001)和ETD(P=0.001)与ONSD值相关。男性ONSD的平均值为(4.86±0.42)mm,而女性为(4.63±0.40)mm,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进一步评估了ONSD/ETD,其平均值为0.22(95% CI:0.21~0.22 mm)。结论本研究评估了MRI测量中国健康成年人ONSD的正常参考范围。性别和ETD是ONSD测量值的影响因素。不同性别的ONSD值差异表明,男性和女性需要单独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 标签: 视神经鞘直径 健康 中国成年人 颅内压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ONSD)变化在预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增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因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的患者120例,术中由外科医师置入有创ICP监测,根据术后ICP水平分为ICP增高组(ICP>20 mmHg,1 mmHg=0.133 kPa,60例)和ICP正常组(ICP≤20 mmHg,60例),测量其ONSD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探究ONSD检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ICP增高的最佳临界值。结果ICP增高组及ICP正常组的双眼平均ONSD分别为(5.4±0.4)mm、(4.3±0.4)mm,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ONSD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床旁超声ONSD与同期对应个体的ICP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771)。ROC曲线得出的ONSD临界值为4.9 mm,敏感度88.3%,特异性90.0%。结论ONSD与ICP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ONSD诊断颅脑外伤术后ICP增高的最佳临界值为4.9 mm。由于受到测量技术、设备、观察者的经验以及受试者的种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ONSD最佳临界值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视神经鞘直径 超声 颅内压 颅脑外伤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因“头痛、呕吐伴发作性左上肢麻木10d,加重4d”入院。患者入院10d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后枕部胀痛,伴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后逐渐出现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每次持续数秒,自行缓解。入院前4d头痛及呕吐症状加重,呈持续性胀痛,于2018年1月28日急诊以“头痛”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既往史:否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外伤及头面部感染史。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 颅内压 静脉窦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床旁即时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对颅内压增高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纳入的86例颅内压升高患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均接受床旁即时超声,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经床旁即时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诊断颅内压增高,其真阳性为85例。结论 床旁即时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其对颅内压升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及特异度相对较高,对于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有利,值得将其应用并推广于临床。

  • 标签: 床旁即时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增高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改变,明确床旁超声检测量视神经直径(ONSD)能否准确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3—9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每例患者均测量ONSD值并行头颅CT检查,比较ONSD值与头颅CT检查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阳性率的统计学意义及对两者进行一致性研究。结果超声测量ONSD值的阳性率为85%,CT显示阳性率为75%,通过配对卡方检验结果认为超声测量ONSD与CT评估颅内压增高两者检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进行一致性检验说明两者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可用于评估成人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变化。

  • 标签: 床旁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颅脑损伤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检查视神经直径与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相关性。方法:对急诊科9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18岁)进行床旁ONSD超声测量,并进行头颅CT检查;根据总分将患者分为三组,比较各组ONSD值的差异。使用ONSD≥5.0mm和ONSD≥5.3mm的阈值来确定患者的ICP是否升高,并将该方法获得的结果与临床CT评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ICP正常组30例,ONSD值为3.8~5.5 mm,平均(4.53士0.45) mm;ICP可疑升高组30例, ONSD值为4.4~6.87mm , 平均(5.68土0.64) mm ; ICP升高组30例, ONSD值为6.2~7.4 mm ,平均(6.65士0.29) mm;三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P正常组与ICP升高组之间ON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测量ONSD能够较好预测颅脑损伤患者ICP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直径 颅脑损伤 颅内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声测定视神经直径(ONSD),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儿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93例,性别不限,BMI 15.2~18.1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12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n=45)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48)。D组麻醉诱导前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入室(T0)、气管插管后(T1)、气腹后5 min(T2)、头低位后5 min(T3)、麻醉结束(T4)和定向力恢复(T5)时采用眼部超声测定ONSD,根据ONSD判断患儿术中颅内压升高发生的情况,记录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Ramsay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T2,3时ONSD降低,术中颅内压升高发生率降低,定向力恢复时Ramsay评分升高(P<0.01),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腹腔镜手术患儿颅内压升高的发生,且不影响术后恢复。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腹腔镜检查 儿童 颅内压
  • 简介:摘要视神经脑膜瘤(ONSM)约占所有脑膜瘤的1%~2%,多为良性,疾病进展缓慢。ONSM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眶内良性肿瘤,由于与视神经关系密切,其诊断和治疗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其诊疗中存在着较多的争议和误区。由于ONSM某些临床特征与其他性质视神经疾病如视神经炎相类似,常被误诊为急性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视盘血管炎或视疲劳等。其治疗方式包括随访观察、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不同患者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因此,深入了解视神经脑膜瘤诊治中存在的争议和误区,对于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视神经肿瘤 诊断 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直径(ONSD)预测患者术后发生H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应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268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术后7 d内视神经直径(ONSD),根据患者术后7 d内头颅CT/MRI等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HT组(57例)、非出血转化(NHT)组(211例),按照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ECASS)分型对HT组患者进行分型。比较HT组和NH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NSD值对AIS患者术后发生HT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分型HT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与NHT组比较,HT组患者的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较长,取栓大于3次者所占比例较高、基线侧支循环评分为0分者所占比例较高,基线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较低,术后7 d内ONSD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OR=1.012,95%CI:1.001~1.023,P=0.037)、取栓大于3次(OR=2.467,95%CI:1.107~5.501,P=0.027)、基线侧支循环评分(OR=0.578,95%CI:0.338~0.989,P=0.045)以及术后7 d内ONSD(OR=1.405,95%CI:1.008~1.082,P=0.019)是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ONSD预测AIS患者术后发生HT的最佳临界值为5.035 mm,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0.704~0.849)。脑实质出血(PH)-1型HT患者术后7 d内ONSD及ONSD≥5.035 mm者所占比例大于出血性脑梗死(HI)-2型,PH-2型HT患者术后7 d内ONSD及ONSD≥5.035 mm者所占比例大于PH-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7 d内ONSD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ONSD≥5.035 mm时易发生HT,其与HT的严重程度有关。床旁超声测量ONSD有助于早期评估前循环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HT的发生。

  • 标签: 床旁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机械取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