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六大提出按要素贡献分配,是我国分配理论与分配政策上一个新的突破.我学术界围绕按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形成以要素价值论为依据和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的两条研究线索,进而产生许多争论.研究按要素贡献分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方法,要正确区分不同经济范畴适用范围.

  • 标签: 按要素分配制度 价值分配 分配理论 分配政策 中国 劳动价值论
  • 简介: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理论的提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不断探索的成果,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本文尝试对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作了几点思考。

  • 标签: 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 按贡献分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 简介:消费、投资和出口是促进GDP增长的强大动力。以1959—2015年我国经济数据为例,分析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三大需求要素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消费和投资均能拉动货物净出口增长,但消费的拉动效果长期不如短期,而投资的拉动效果长期和短期相差不大;提高服务净出口能提高消费和投资,并且这种拉动效果长期比短期明显。为此,需要将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将优化投资结构作为中短期任务,控制投资作为长期战略;将促进贸易平衡,优化进出口结构作为长期战略。

  • 标签: GDP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 简介:摘要:近年来,江西省的经济迅速发展。本文采用了经典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作为研究框架,利用2010年至2020年间江西省经济数据,劳动力、科研以及资本的投入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这一要素对江西省经济发展影响较小,相对而言,资本投入和科技研发对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因此,建议江西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并出台相应政策以减少人才流失,促进科技创新。

  • 标签: 江西省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贡献率
  • 简介: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理论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反映,劳动价值理论从深层揭示出市场经济内在的发展趋势,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规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 标签: 生产要素 分配 历史考察
  • 简介:近年来,西宁市工业经济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走新型工业道路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努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资本投入、技术进步、

  • 标签: 工业经济发展 西宁市 实证分析 要素贡献 资源转换战略 科学发展观
  • 简介:城市休闲化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种常态。本文利用城市休闲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35个城市为例,选取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等4年的数据,在对城市休闲化水平评价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要素贡献率和贡献弹性的方法对城市休闲化水平发展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辨析。研究发现,从发展水平看,东部地区城市休闲化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城市,但中西部地区城市休闲化发展潜力略高于东部地区;从贡献角度看,2003年-2012年期间,促进城市休闲化水平提升的要素经历了由特色资源和基础环境向休闲产业以及休闲产业与居民消费依次演变的发展轨迹;从要素潜力看,基础环境要素富有弹性,休闲产业和特色资源要素缺乏弹性,居民消费要素居于二者之间。

  • 标签: 城市休闲化 要素贡献率 要素贡献弹性
  • 简介: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棉花产出增长的众多要素归结为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气候因子和政策制度5大要素。再应用CD模型分别测算这5要素在我国棉花产出增长中的贡献率。分析发现,1978~2005年,资本投入对我国棉花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土地投入、气候和劳动投入,而政策制度的贡献率则为负。

  • 标签: 棉花 因子分析 产出增长 贡献率
  • 简介:利用C-D生产函数的索洛余值法,通过Eviews6软件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要素贡献测算。结果表明,2006-2015年,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平均贡献分别为62.54%、25.62%、11.84%。资本贡献持续增长是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劳动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相对较低,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安徽省旅游发展方式还停留在粗放型阶段。因此,必须通过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与旅游需求侧动力形成合力,推动安徽省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 标签: 索洛余值法 安徽 旅游产业 增长要素 贡献率
  • 简介:基于被解释变量GDP与解释变量资本、劳动力、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之乘积之间存在恒等关系,引入无残差对数方差分解法,构造了GDP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分离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在1981—2013年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32.8%,但2011年以来出现了连续3年负贡献.面对异常严峻的经济增长质量形势,应当大力推进物化资本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人力资源转型提质,切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产能优化调整.

  • 标签: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贡献度 方差 协方差
  • 简介:本文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利用1998~2014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畜牧业全要素生产增长进行测算,并从全国、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和31个省市自治区三个层面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畜牧业增长中的贡献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从全国的角度看畜牧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畜牧业要素投入的增加;从区域层面和省际角度看,全要素生产率对畜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从与畜牧业增长相对应角度看,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较高的地区和省份并不必然是畜牧业产出增长较快的区域。

  • 标签: 全要素生产率 畜牧业 贡献份额 区域差异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充分表明

  • 标签: 国有企业 分配制度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结构 中国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为丰富饭桌、改善“饭碗”,一批小型加工厂雨后春笋般地在山东省出现我国加入世贸后,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86年至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9.39%,其中,2003年更比2002年增长30.87%,成为同期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 标签: 农产品 山东省 要素贡献率 加工业发展 中国农村改革 居民收入水平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新能源作为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催生能源领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测度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能源效率和绿色全要素新能源效率及其变化率基础上,分析新能源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贡献。研究表明,提升新能源效率不仅有利于增强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竞争优势,助推能源结构绿色市场化转型,而且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有必要以持续创新加快新能源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以更高的新能源效率促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进展,其次探讨新能源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以更高的新能源效率促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标签: 新能源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公司开员工大会,老板说:“公司把每个人的努力都看在眼里。现在,请大家大声说出你对公司做过哪些贡献!”轮到一个新员工,她咬着指甲想了想,小声说:“晚点来,早点走,为公司节约了电费。”

  • 标签: 新员工 公司 老板 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