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70年代,陕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茹家庄发掘了一处西周(?)国墓地,不仅发现了成套青铜礼器以及包裹器物的丝织品和刺绣品,还发现了比殷商时期造型更加逼真的玉蚕。这是一处没有被盗、保存完好的西周贵族墓地,馗国不见史料记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

  • 标签: 西周 20世纪70年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 考古工作者 青铜礼器
  • 简介:民国初年,国人延续并推进了清末以来的保存国粹的思想.其努力表现在:筹划建立机构;收集出版传统美术品;研究中西美术,重新认识中国“美术”,试图寻找中西之异同点,以找出未来发展的道路.

  • 标签: 民国 国粹 美术
  • 简介:西周时期,在位者可以在必要时直接对人施以刑罚,也可以在受理狱讼之后对人实施刑罚处罚。人们因田土类细故而生争端,也有可能通过狱讼之途径解决。就通过狱讼的途径解决纠纷而言,争端各方需寻求共同认可之人作为裁决者,在两造具备、各方陈述其主张和依据之后,裁决者核实相关事实并依据通行的观念、原则、先例或者惯例等对纠纷进行裁决。

  • 标签: 金文 狱讼模式 调解
  • 简介:叶家山西周墓地M111中“犹作烈考南公宝尊彝”的铭文首次将曾国与南公联系起来。而文峰塔墓地M1所出曾侯舆钟铭文提供了曾国始封和族姓的关键证据。我们在《说西周金文中的“南公”》(《江汉考古》2014年第2期)中曾指出“南公”即武王弟聃季载。本文在重新考释铭文的基础上,结合铭文中有关“南公”的记载,得出如下意见:南公应是南公适;曾国应是南宫适的封国,其族姓为姬姓,始封于西周的成王或康王之世,与东周曾国应为一源。

  • 标签: 南公 西周早期 南宫适 曾国 随国 姬姓
  • 简介:《吕刑》,中国西周时期至关重要的刑事规范,由吕侯于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前后,受王之命起草并以周穆王的名义颁布天下的,史记又称“甫刑”。此篇载于《尚书》(我国现存最早史书)中,是其中的重要篇目之一。作为西周王朝治理国家的思想理论来源,《吕刑》就刑论刑,并非是具有刑律意义的成文法典,而只是单纯阐述了运用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要求,为古代司法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用刑之道”,规范了司法活动中的行为,确定用刑的基本标准。《吕刑》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在详细论述其性质,内容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其法律意义,主要在于:它为奴隶制法制模式提供了刑罚与规范对接的一般标准,确立相对统一的量刑原则,从而使司法公正成为可能,成为以后数千年的司法体制和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

  • 标签: 吕刑 周穆王 用刑之道 明德慎行
  • 简介:民国建立,经学最终退出了学堂的学制体系。这是经学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阶段性标志。经学退出后,如何填补维系伦理秩序的道德真空,以及传承中学不使变形,成为相当棘手的难题,不仅造成民初以来政治、思想、学术等方面的纠结与困惑,而且引发了学人的重新思考和争议。

  • 标签: 马一浮 伦理秩序 国学研究 学校制度 学校教育 北大校长
  • 简介:清代接待外国、藩属国来使的机构,是礼部和理藩院、内务府,此与以往各代皆以礼部执掌有不同之处.清朝接待前来朝贡之藩属,系分为“汉文化圈”和“非汉文化圈”两部分,接待朝鲜、安南、琉球等汉文化圈的朝贡者,具体由礼部负责,委派汉大臣接待,而对“非汉文化圈”的来使,如蒙、藏地区或俄罗斯等国外使者,则由理藩院、内务府负责,选派满蒙大臣接待.此情况直至近代,才在接待国外使者方面有所更张.目前学界研究清代宗藩体制、朝贡体制的学者,多侧重礼部接待使者方面,而忽略了理藩院、内务府接待使者的研究,或囿于理藩院、内务府接待使者的资料,基本为满文档案所致.然有清一代,理藩院和内务府接待使者次数,却远远超过礼部,其作用和影响,亦为礼部之接待“汉文化圈”者所不及,故理藩院、内务府接待“非汉文化圈”之来使问题值得系统研究.

  • 标签: 使者 乾隆初年 清朝 准噶尔 汉文化圈 礼仪
  • 简介:康熙十三年(1674)朝鲜显宗国王病逝,其子肃宗以冲龄继位.正逢主少国疑之时,清朝“三藩之乱”的影响又波及朝鲜.本文以“三藩之乱”期间朝鲜对清的秘密策略、清朝两度致祭显宗与朝鲜“君弱臣强”说的真伪为切入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事,揭示肃宗即位初年清-朝宗藩关系远未达到和谐程度的史实.

  • 标签: 朝鲜 肃宗 和谐程度 宗藩关系 清朝 康熙
  • 简介:西周时期是我国音乐教育显著发展的时期。本文对西周的官设音乐教育形态作了概述,说明了西周的官设音乐教育主要为礼乐教育,包括设于王都及其郊的"国学"以及设于地方的"乡学";官设音乐教育中的学子皆为贵族子嗣,极少数有庶民参与其中。《礼记》所言"礼不下庶人",可见西周时期之官乐亦"不下庶人"。

  • 标签: 西周 音乐教育 官乐 贵族
  • 简介:山西大河口出土的西周螺钿漆器因糟朽严重无法达到宣传展示要求,需要将文物原件进行复制以达到宣传展示效果。螺钿的复制工序从选材取料开始,通过构图、切割、打磨、镶嵌,最后完成螺钿复制工序。

  • 标签: 西周 螺钿 复制
  • 简介:西周金文有下揭两条材料:1.公乃出串(厥)命,易(锡)畀师永串(厥)田:洽(阴)易(阳)洛,强(疆)众师俗父田。(《殷周金文集成》(下文简称《集成净)10322永盂.西周中期)

  • 标签: 西周金文 《殷周金文集成》 甲骨文 “舍” “今” 商代
  • 简介:20年前,我们曾提出“周人不用族徽说”和“周人不用日名说”的论断.我们认为周人不用族徽、日名说如同周人不用腰坑、殉人、殉犬一样,可以成为区分殷商遗民墓葬与姬周贵族墓葬的标准,在考古学上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和实用价值.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论断已经在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中持续得到验证并发挥了作用.典型例子是近来关于湖北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族属的讨论.虽然大部分学者不赞成西周早期的曾国是姬姓诸侯国,但通过对出土的族徽、日名铜器的分析,我们认为西周早期的曾国是姬姓诸侯国,而且现在有愈来愈多的考古资料证明这一点.

  • 标签: 商周 日名说 族徽说 叶家山 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