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并作出纠正。方法用ABXPENTER60血液分析仪检测,对血小板低于正常参考值的患者,同时采集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及抗凝血涂片显微镜镜检。结果手工血小板计数与EDTA抗凝血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枸橼酸抗凝血标本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血小板计数减低的标本均应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涂片镜检,以排除是否存在抗凝剂所致血小板聚集现象。

  • 标签: EDTA 血小板减少 血液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EDTA-K2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小,抑制血小板在体外聚集诸多优点,作为抗凝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细胞计数,但引起血小板异常的粘附、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极易对检验结果错误理解、误诊,应引起高度的注意。

  • 标签: 血小板 抗凝剂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假性减少
  • 简介: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多参数、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标准统一、方便卫生等诸多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血细胞分析中。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由于仪器检测原理的限制及抗凝剂的标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个别血样会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现象,为避免仪器的错误计数不能及时被发现,错误的结果误导临床医生的准确诊断,患者因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所产生的身心影响,本文对我中心所遇到的血细胞计数仪检测时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常见原因作了详细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重新抽静脉血分别用EDTA-K2和EDTA-K2.NaF,一小时后用SysmexSF-3000血液分析仪测定,2次仪器测定值与人工显微镜计数进行比较。结果在PTCP与IVBC两组中,比较第一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以及第一次测定值与第二测定值,两者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而比较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LPF与SPF两组中,第一次测定值和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比较第一次测定值和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抽血不当和EDTA依赖性凝集是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的主要因素,EDTA依赖性凝集患者需要用EDTA-K2.NaF抗凝血检测,有大血小板和小血小板干扰检测时,须用手工显微镜计数,并加强血涂片的复检。

  • 标签: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假性减少 血细胞计数仪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其中饮食、药物、相关疾病及血小板假性减少血小板数量密切相关,本文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血小板药物饮食血小板假性减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EDTA-K2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分析。方法对16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标本采用重采末梢血用预稀释法(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计数法计数血小板和白细胞,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EDTA抗凝血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伴白细胞假性增高,且临床无出血症及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引起临床误诊、误治。

  • 标签: 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 聚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6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50例(73.5%),重度子痫前期引起10例(14.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6例(8.8%),合并肝脏疾病1例(1.5%),RH血型不合1例(1.5%)。对血小板<50×109者用强的松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类型。有合并症的血小板减少程度严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术前血小板仍<50×109/l可输注浓缩血小板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这一症状的产生原因以及围生期的具体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4年至2011年就诊的16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论在妊娠期发生血小板减少,存在很多的原因,必须要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做到对症治疗,将孕妇的妊娠终止,并且在终止前后让患者使用短期的糖皮质激素以及血小板制剂,能够有效地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状进行治疗。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临床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妇47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孕妇中,诊断为PAT有28例(59.6%),PIH有7例(14.9%),ITP有12例(25.5%);三组孕妇孕中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产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平均值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应注意早期寻找出病因,并合理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后,给予有效地综合治疗。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ATPIHITP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5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小板减少多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感染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缺氧、免疫及遗传等也占一定比例。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肺出血等。65例患儿中58例治愈,治愈率为89.2%。3例死亡(肺出血合并DIC),4例经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激素及输血小板等治疗血小板计数反复下降难以上升超过50×109L-1,其中1例因严重颅内出血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母孕期有高危因素者、宫内发育迟缓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要动态监测血常规,警惕血小板减少症甚至DIC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血小板减少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通过准确的诊断与恰当的处理措施可以保证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治疗,须严密监护,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可选用肌苷、益血生、利血生等作为辅助治疗。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当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若出现头痛、眼前发黑、心慌等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尽量避免肌内和皮下注射。必须注射时应选择号小的针头,各种穿刺点延长按压时间10~15min,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情况。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