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一、犬巴贝氏虫病犬巴贝氏虫和吉氏巴贝氏虫是犬巴贝氏虫病的病原,血红扇头是犬巴贝氏虫的传播媒介,犬是犬巴贝氏虫的储存宿主。摄入犬巴贝氏虫的任何时期的血红扇头都具有传染性。血红扇头摄入犬巴贝氏虫后2~3天就可以传染给犬。

  • 标签: 血红扇头蜱 传播性疾病 传播媒介 传染性 犬巴贝氏虫病
  • 简介:是寄生于家畜家禽体表的一种外寄生虫。它除了吸血造成宿主消瘦、贫血以外,还传播多种疾病,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均带来很大的危害。目前对的控制主要是使用化学杀虫剂,然而,随着杀虫剂的不断使用,由此引起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许多杀虫剂的使用使畜产品的药物残留不断升高,从而污染了畜产品;

  • 标签: 免疫 综述
  • 简介:以三氯硫磷为起始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得到毒死半抗原O-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N-(3-羧丙基)硫逐磷酸胺(简称CHBu),此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用碳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通过偶联反应得到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其结合比分别为14.6:1和6.2:1。用所得的免疫原免疫兔子获得了高效价(抗血清:2.56×10^4;冻干粉:2.56×10^6)、高亲和性、特异性好的多克隆抗体。交叉反应试验表明,该抗体与毒死各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4%;亲和性试验表明,在1-500ng/mL浓度范围内,抑制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23.503lg(x)+28.556,r=0.9919,抑制中浓度I50=8.2ng/mL,最低检测限为1.0ng/mL。

  • 标签: 毒死蜱 半抗原 多克隆抗体
  • 简介:目的:探索杀虫剂对动物体外及圈舍的杀灭效果.方法:用0.4%毒死和0.045%高效氯氰菊酯溶液分别直接喷洒动物体表和圈舍,24h后观察死亡情况.结果:两种药物对杀灭率均为100%.结论:毒死和高效氯氰菊酯可有效防制对动物的侵害.

  • 标签: 动物 动物圈舍 防治策略 莱姆病 人兽共患疾病
  • 简介:[目的]调查黑龙江省11个边境口岸的种群组成。[方法]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采集。[结果]在黑龙江省11个边境口岸采获3926只,计3属4种。林缘的优势种群为森林革(95.9%);针阔混交林为全沟硬(46.1%)和森林革(31.8%)。不同口岸的种组成有所不同。绥芬河口岸密度指数最高(93.1%R/人工小时)。不同生境密度指数有所不同。4种的雌雄比:日本血2.7:1,森林革1.7:1,嗜群血1.3:1,全沟硬1.1:1。[结论]本次调查为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地区的种群组成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种群组成 蜱指数 雌雄比
  • 简介:本文研究了毒死在自然条件下的降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2.5、5.0、10克/平方米的施药剂量和年平均气温为16.2℃的气候条件下,毒死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酸性土壤中的半衰期介于247.5-462.2天。在2.5克/平方米和5.0克/平方米的施药量下,毒死的野外半衰期差别不大,而在10克/平方米的施药剂量下,药剂的野外半衰期延长了将近1倍。将室内生测结果与野外降解Freundlich方程相对照,从而推算出2.5、5.0、10克/平方米的施药剂量下,毒死降解致屏障失效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734、1996和3659天。本文还对推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降解规律 酸性土壤 毒死蜱 野外 FREUNDLICH方程 屏障
  • 简介:为更好、更有效地对全市白蚁防治工作实施监管,严把防治质量关,徐州市白蚁防治管理处建立了实验室,用检测、直观数据对白蚁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为我市房屋安全提供有效的保护。在具体工作中,试验室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并严格依照标准执行。下面就白蚁防治中有关毒死毒土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作简要探讨:

  • 标签: 白蚁防治 毒死蜱 评价方法 防治工作 防治管理 房屋安全
  • 简介:埃立克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球型小体,属立克次体科埃立克体属。该病原所引起的埃立克体病(ehrlichi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人畜共患性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由传播。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有3种人类埃立克体病,即查菲埃立克体(EC)引起的人类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人类粒细胞性埃立克体(HGE)引起的人类粒细胞性埃立克体病和由腺埃立克体(ES)引起的人类腺热。

  • 标签: 埃立克体病 携带 调查 查菲埃立克体 粒细胞性 自然疫源性疾病
  • 简介:为比较斑点热黑龙江立克次体054株与从病人血液分离的H-5株,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结果表明,二者间的血清反应模式一致,表明有相同的抗原结构。同时,用立克次体190kD抗原基因设计的一对引物扩增两株立克次体DNA后,用PstⅠ消化经PAGE,其电泳图谱的酶切带的数量和迁移完全一致,说明基因组相同。结论:从抗原性和基因型两方面证实斑点热054株与H-5株二者一致。

  • 标签: 斑点热立克次体 血清型分析 基因型分析
  • 简介:研究了在野外条件下不同施药量和不同处理方法毒死和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的持效性比毒死的长。在白蚁防治推荐使用浓度下,两种农药在有覆盖处理组的降解都比在无覆盖处理组的幔。同时。施药量对降解速率有重要的影响。毒死在施药量30g/m^2、20g/m^2有覆盖处理组及30g/m^2无覆盖处理组的半衰期依次为:186.3d、171.3d、60.2d。在施药量为1.875g/m^2、1.25g/m^2有覆盖处理组及1.875g/m^2无覆盖处理组中,联苯菊酯的半衰期依次为:302.6d、203.3d、107.0d。

  • 标签: 毒死蜱 联苯菊酯 白蚁 土壤残留
  • 简介:研究了在野外条件下不同施药量和不同处理方法毒死和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的持效期比毒死的长。在白蚁防治推荐使用浓度下,两种农药在有覆盖处理组的降解都比无覆盖处理组的慢。同时,施药量对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毒死在施药量30g/m^2、20g/m^2有覆盖处理组及30g/m^2无覆盖处理组的半衰期依次为186.3、171.3、60.2d。在施药量为1.875g/m^2、1.250g/m^2有覆盖处理组及1.875g/m^2无覆盖处理组中,联苯菊酯的半衰期依次为302.6、203.3、107.0d。

  • 标签: 毒死蜱 联苯菊酯 白蚁 土壤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