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负压吸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使用中心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病例,回顾总结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过程注重规范护理操作,措施得当,有效减少和杜绝了护理风险。结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安全隐患,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中心负压吸引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与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54例颅内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20例及观察组(应用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34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死亡率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死亡率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d、5d、7d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血肿治疗中应用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取得的效果优于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alpha -糜蛋白酶 尿激酶 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采用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患者98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内科保守方案治疗(对照组,n=49)与加用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术治疗(观察组,n=49)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患者脑水肿、脑血肿体积在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14d均有程度不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4d分值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总有效率为75.5%,明显高于对照组44.9%,经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患者,在早期行微创穿刺碎吸引术可显著缩小脑水肿、脑血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 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会阴区骶前引流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护理,预防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到2015年11月新疆华中科技大学博州人民医院湖北协和分院收治的87例行Miles手术直肠癌患者,实验组51例,采用骶前左右引流管护理,对照组36例,采用盆腔、骶前引流管护理。对两组的感染率、切口裂开和慢性窦道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4例患者发生会阴区切口感染,对照组12例发生会阴区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切口裂开和慢性窦道的发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区留置骶前引流管持续冲洗,能有效降低直肠癌会阴区感染。

  • 标签: 切口感染 持续冲洗 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倒虹吸工程是调水工程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河渠交叉建筑物。探索倒虹吸工程合理的布置型式、运行方式,使工程设计建立在可靠的技术基础上,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为了保证倒虹吸工程安全可靠的发挥效能,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对河渠倒虹吸工程施工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渠道倒虹吸混凝土施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河渠 倒虹吸工程 施工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肝囊肿患者18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77%,并发症发生率为5.3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65%,并发症率为17.20%,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患者给予精心、综合的护理方式能有效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腹腔镜 开窗引流术 肝囊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脊液引流并置换的治疗时机与方式。方法87例SAH按病情分为重度Ⅰ组(28例)、重度Ⅱ组(28例)、轻中度组(31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积分)及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并发症。结果NIHSS积分重度Ⅰ、Ⅱ组治疗前接近(P>0.05),重度Ⅰ组治疗后低于本组治疗前及重度Ⅱ组治疗后(P<0.05);重度Ⅰ组住院时间、引流时间低于重度Ⅱ组(P<0.05)。重度Ⅰ组并发症率32.14%,低于重度Ⅱ组的64.29%(P<0.05)。轻中度组无死亡,NIHSS治疗后明显降低。结论重度SAH入院(24-72)小时内持续脑脊液引流置换安全、可行,轻中度SAH可药物治疗。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引流 脑脊液置换
  • 简介:摘要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不断为基础设施的施工建设增加压力。其中城市管网设计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在我国的管网设计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在排污管网设计中这种影响被扩大,严重威胁着城市的环境。基于此,本文通过介绍当前市政排水管道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城市排污管网设计中虹吸原理的运用。

  • 标签: 市政排水 排污管网设计 虹吸原理 运用
  • 简介:“整本书”阅读和“经典性”阅读可以把“碎片化的知识”以“抽夺”的方式吸纳过来并整理融合,积淀下来,产生比原先的知识能量更大的效应,即具有“写作虹吸效应”;“碎片化”的读写、“消遣性”的读写,因为不具有相互联系性,因而不能相互影响,也就不具备“虹吸效应”.

  • 标签: 虹吸效应 阅读 写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利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全组130例脑出血者筛选自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间医治的患者中,参照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分组,即常规组(常规护理)60例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70例,两组均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术,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较常规组显著较优,P<0.05。结论对脑出血者实施颅内血肿抽吸引术医治并配合手术室护理,可获得显效的医治效果,该护理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手术室护理
  • 简介:吸引力法则也被称为吸引定律,是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时,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都会被吸引过来。说简单点,就是人的思想总是会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

  • 标签: 吸引力 法则 中国 当代文学 散文
  • 简介:以南水北调中线磁河渠道倒虹吸为例,对倒虹吸淤积状态下过流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倒虹吸管内淤积厚度与过流能力的关系。

  • 标签: 倒虹吸 淤积 过流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德国铁路股份公司(DB)日前宣布,将大幅度提高长途高速列车的服务水平,到2030年力争年均增加高铁旅客5000万人。为此,将投入更多更好的高铁列车并开通多条高速新线。计划2016—2022年间,连接主要城市的ICE高铁列车平均每30min发出一列;多数情况下,高铁列车运行列数将是现在的2倍;人口10万以上的所有城市,全部开通城际列车,最少2h一趟;为了进一步提高与长途客运汽车的竞争能力,将大量增开高速直达列车。DB准备投资120亿欧元,整备高铁网络,购买新型车辆,建设高铁新线。

  • 标签: 德国铁路 旅客 高速列车 股份公司 列车运行 城际列车
  • 简介:目的探讨调节引流高度在脑室出血外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脑室出血或继发性脑室出血32例,均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根据引流的高度分成抬高引流组(17例,引流管的高度在外耳道上25cm)和常规引流组(15例,引流管的高度在外耳道上10cm)。结果抬高引流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血肿消失时间是5~8d,平均(6.41±1.06)d;常规引流组血肿消失时间是7~10d,平均(8.33±1.11)d;两组血肿引流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抬高引流组组没有并发颅内感染;常规引流组有1例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经抗生素治疗、腰大池引流后好转。结论脑室出血外引流的高度在外耳道上方25cm,辅以尿激酶灌注,有助于脑室系统内血肿消散。

  • 标签: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术 引流高度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