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所开具的全静脉营养处方作为研究资料并具体分析,从而对全静脉营养处方的合理性应用加以探讨。方法:本研究的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整理并总结上述时间范围内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所开具的所有全静脉营养处方,分析处方的具体成分并探讨其合理性。结果:通过具体深入探究可知我院所开具的全静脉营养处方相对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配方中的非蛋白热卡不足或者含氮量偏低等。结论:在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开具全静脉营养处方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达到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加强审核工作。

  • 标签: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 全静脉营养液处方 处方分析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的儿童全肠外营养(TPN)的应用情况,确保TPN支持药物的科学使用。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18例患儿个体化设计TPN处方6120张加以收集,同时进行电子病历系统的相应查阅,根据临床诊断与儿童住院天数等相关信息,针对TPN的使用疗程、各相关营养组分配比等情况加以统计与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儿童应用TPN使用疗程1-4日为120例(28.7%),非蛋白热量合理,糖脂比合格率为88.4%。结论:本院儿童应用个体化TNP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应加以改进。

  • 标签: 儿童 全肠外营养液 个体化 应用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滴灌频率对西瓜生长发育、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建立和完善非耕地(基质)西瓜栽培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瓜品种"小铃"为试验材料,,在滴灌营养总量相同的条件下,试验设置1次/1d(T1)、1次/2d(T2)和1次/3d(T3),共3个营养滴灌频率处理,分析营养不同滴灌频率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T1的生育期时间最早,形态生长指标最高且差异显著,营养生长旺盛; T3生育期最晚,植株净光合速率、单瓜重和总产量显著高于T1和T2;在果实品质方面,T1的果皮厚度和Vc含量最高,T3的果实纵横经、果型指数、有机酸含量、总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结论】综合分析,设施西瓜栽培营养滴灌频率应选择1次/3d(T3)。

  • 标签:     西瓜 滴灌频率 果实品质 产量
  • 简介:摘要:大豆应用奥可富牌生物活性富硒营养效果研究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节的应用,对大豆促早熟有一定的作用效果,抗病、抗虫效果不十分明显,同时通过秋季测产,增产幅度达到了7.4%。因此,奥可富牌生物活性富硒营养可在大豆生产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大豆 富硒营养液 效果 产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配置中心全静脉营养(TPN)的处方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办法,以提升临床使用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6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的500张TPN处方,患者50名;再取2021年6-12月静脉配置中心的500张TPN处方,患者50名。统计分析上半年TPN处方的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并在下半年开始在静脉配置中心施行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对比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不合理处方比例。结果:上半年500张TPN处方中共有42张不合理处方,占比是8.40%;下半年500张TPN处方中共有16张不合理处方,占比是3.20%;两组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对比,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全静脉营养液 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营养用输液器在输液室妊娠剧吐患者补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80例;B组80 例,其中A组应用15.0µm孔径的普通输液器,B组应用带有5.0µm孔径过滤器的营养用输液器进行输液,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NRS)与静脉炎级别。结果 在A、B组滴速都控制在40滴/min,A患者疼痛程度为轻度42人、中度34人、重度4人;静脉炎发生级别为1级52人、2级38人;B组无痛2人轻度62人、中度16人;静脉炎发生级别为0级2人、1级68人、2级10人,B组疼痛程度与静脉炎级别低于A组,(P

  • 标签: 妊娠剧吐 输液 营养液输液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肠外营养在静配中心集中配制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为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可靠保障。方法:选择我院静配中心的10名药师和护士入组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名,女性7名,2021年1月本院静配中心对风险管理开始全过程地实施,并从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也就是施行风险管理之前,到2022年1-5月,施行风险管理以后,分别选择800袋、900袋肠外营养。对静配中心的药物配制进行全流程风险管理,分析风险管理实施前后肠外营养配制不合格率情况。结果:实行全流程风险管理之前肠外营养800袋,不合格的有55袋,不合格概率是6.88%,实行管理以后肠外营养900袋,不合格的有9袋,不合格概率是1.00%。两次的不合格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肠外营养液 静配中心 全流程风险管理 配制合格率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标准化肠外营养的配置及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28~34周、生后24 h内入院并在生后48 h内开始肠外营养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患儿肠外营养使用过程中电解质、血糖、静脉炎及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情况,根据使用肠外营养种类分为标准化肠外营养组(标准组)和个体化肠外营养组(个体液组)。基于R语言使用EmpowerStat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得出OR值及95%CI。结果共纳入早产儿840例,其中标准组541例,个体液组299例。标准组高血糖症[6.3%(34/541)比21.7%(65/299),OR=0.491,95%CI 0.268~0.899]、低钾血症[13.5%(73/541)比59.9%(179/299),OR=0.137,95%CI 0.090~0.208]、高钙血症[25.9%(140/541)比62.8%(188/299),OR=0.249,95%CI 0.162~0.383]、低磷血症[0.2%(1/541)比2.7%(8/299),OR=0.076,95%CI 0.008~0.686]发生率均低于个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肠外营养在维持早产儿血糖、血钾及钙磷代谢稳定方面更具有安全性。

  • 标签: 肠外营养 婴儿,早产 标准化配置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三种鼻饲营养泵注方式对插管病人胃潴留、腹泻及便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全科医学科在近两年时间内接收的120例危重症及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结合营养泵注方式的不同对其分成三个组别,分别是A组,B组,C组。对A组进行连续泵注6个小时,间断2个小时,每天有效进行三个时间单元;对B组持续进行24小时的泵注;对C组持续泵注2个小时,然后间断1个小时,每天有效细化8个时间单元,然后比较每一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在腹泻便秘发生情况方面,三个组别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针对胃潴留发生率而言,B组要比A组和C组更高一些, 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危重症及吞咽障碍插管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鼻饲营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通过持续24小时的泵注方式,在胃潴留方面比其他两种泵注方式效果不理想,因此结合全科三班工作制度和相关喂养次数的具体内容,有效进行6个小时的持续泵注,并且间断2个小时,每天分成三个单元有效进行泵注,这样可以更充分体现出应有的危重症及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营养供应成效,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标签: 三种鼻饲营养液泵注方式 插管病人 胃潴留 腹泻及便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肠外营养的规范化配置与稳定性。方法: 随机选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1]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2020年1月~2021年1月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处方198份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肠外营养配置不规范情况,根据处方是否规范分为两组(规范组、非规范组),对规范组全肠外营养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肠外营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1)198份肠外营养处方中不规范处方8份(纳入非规范组),分析非规范组处方原因原因包括TPN处方的溶媒与溶剂选择不当、配伍禁忌、成分比例不适宜。(2)规范组190份全肠外营养符合稳定标准的182份,发现因配置操作不规范、运输不当、存储不当造成不符合标准8份,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外营养稳定性受脂肪乳种类、pH值、阳离子浓度、溶液总体积以及包装材料的影响和贮存的温度和时间因素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外营养不规范的原因包括不合理医嘱处方、配置操作不规范、存储不当、运输不当,针对此种情况,加强TPN处方合理审核,规范配置、运输、存储等流程,推动肠外营养的规范化配置。为确保肠外营养的稳定性,需要注重脂肪乳氨基酸种类、pH 值、阳离子浓度以及溶液总体积的管理。

  • 标签: 肠外营养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中采用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持续静脉输注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PICC置管的新生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4例,均提供静脉营养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营养滴注,观察组提供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持续静脉输注,将两组新生儿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2.94%)、导管内细菌定植(0.00%)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2.94%)均低于对照组(20.59%、11.76%、17.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中采用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持续静脉输注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液 持续静脉输注 新生儿 PICC置管 导管维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中的针对外科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通过营养支持的方式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该时间段本院肝胆外科住院的患者214例进行研究,通过使用营养风险筛查表的方式,对选取的所有肝胆外科的患者进行营养危险筛查,对患者目前的营养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观察患者在此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现象,才能更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相对应的影响支持。结果:研究发现,在所有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均及时给予了患者营养支持,且大部分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方式为静脉营养,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出现并发现象的较少,而没有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现象的情况较多。结论:在临床营养危险筛选后,应及时给予有影响危险患者一定的营养支持,尽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并发现象的产生,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

  • 标签: 肝胆外科 营养危险筛选 营养支持 合并症
  • 简介:摘要:针对IMO通函以及ISO标准的新要求,从船东、船厂和船舶设计院所应履行职责的角度,对新建油船和化学品船透气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了实例。

  • 标签: 液货舱透气系统 高速压力/真空(释放)阀 压力
  • 简介:摘要:膳食结构是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膳食结构的这些因素是在逐渐变化的,所以膳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国家、民族或人群的膳食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根据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提出居民膳食指南和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 标签: 膳食结构 膳食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成效。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2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金双歧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右旋糖酐铁口服治疗)与实验组(31例:金双歧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以及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金双歧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右旋糖酐铁口服治疗。

  • 标签: 金双歧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芳烃抽提技术主要是从重整生成油或者乙烯裂解汽油中得到苯等产品的技术。国内已工业化的芳烃抽提技术主要有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开发的抽提技术以及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传统技术。两种技术各有所长,针对不同的原料组成以及产品方案,应具体选择使用哪种技术。本文主要研究,针对乙烯裂解汽油进料,生产苯、汽油调和组分的情况下,探讨比较两种技术的适用性。

  • 标签: 液液抽提 传统 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