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序言菲律宾经济目前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为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从1994年1月开始逐步降低关税。这样,东盟区域内的关税在十五年、早则十年之内便可降低至5%以下,东盟将成为自由贸易区。六十年代,菲律宾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实行了工业化,但到了九十年代,昔日的雄姿已

  • 标签: 菲律宾经济 制造业 马科斯政权 东盟自由贸易区 利益结构 八十年代
  • 简介:1981年菲律宾经济发展面临了一系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不利因素。外部的不利因素之一是工业发达国家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这对菲经济产生了两方面重要影响:其一,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影响到菲的出口收入和生产。其二,工业发达国家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加重了菲的进口负担。外部不利因素之二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利息率,1981年由于世界利息率长期居高不下,菲债务中的商业贷款部分的利息率负担也随之上升到20%左右的高水平。这种情况使得偿还到期债务及利息的支出从1980年的

  • 标签: 利息率 到期债务 经济概况 出口收入 国际金融市场 商品价格
  • 简介:自从1989年12月极端分子几乎成功地推翻科拉松·阿基诺总统的政权以来,菲律宾经济活力受到了一系列严峻的考验。在1989年的最后几星期内,一些得到少数政客与商人支持的军官发动了一场暴动,把一些潜在的外资吓得不敢前来进行投资。自1990年年初以来,菲律宾的投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了,其主要原因如下:

  • 标签: 科拉松 极端分子 地下经济 宏观经济预测 经济管理 阿基诺夫人
  • 简介:2001年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呈现一种戏剧性的发展态势:弹劾案一波三折,大选后政敌握手,绑架之风愈打愈烈,经济增长引人瞩目.国内外对菲律宾的研究则呈现一种分析视角和结论的独特性:透过纷繁的政治现象,揭示其特色民主和体制设计缺陷;通过分析翔实资料,提出1997-1999年菲律宾经济衰退本可以避免;运用决策分析法,剖析其对华政策的缺陷.

  • 标签: 2001年 菲律宾 政治形势 经济形势 菲律宾研究 选举
  • 简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说,尽管上半年菲律宾经济强劲复苏,但有迹象表明,该国经济已出现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到了菲律宾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接近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和已为负数的实际利率。今年上半年,菲律宾贸易逆差由去年同期的286亿美元升到4O.7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到今年底,这一数字还将增到创纪录的78亿美元,而去年为62.6亿美元。尽管物资供应和服务有所改善,但菲通胀率仍在接近两位数水平徘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另一个担忧是实际利率已降到负数水平。它说,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的话,储蓄将开始下降,开支将增加,从而使通货膨胀加剧。目前,菲律宾引天的短期国库券的名义利率略高于

  • 标签: 菲律宾经济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实际利率 贸易逆差 物资供应
  • 简介:近年因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菲律宾经济、社会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菲律宾政府采取了多项因应对策,使国家内经济在困难中取得了新进展,但菲政府的管理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尚存在着不少问题。

  • 标签: 菲律宾 社会经济 发展 问题 对策
  • 简介:在当前第三世界民主化热潮以前的一个时期,很多学者、发展学家和政治家都接受这样的观点: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强硬的,也许甚至是独裁的领导。当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在1972年宣布实行军管法时,他似乎很符合这种独裁开发者的模型。当时国际上很少对此提出官方的指责,而且美国的经济著作还开始预测,菲律宾将成为下一个“亚洲经济奇迹。”马科斯现在似乎有能力改革和调整菲律宾经济结构,而且很多评论家(包括我自己)都认为,这正是马科斯应该着手干的事。据认为,关闭菲律宾国会将使一大批更

  • 标签: 马科 菲律宾人 军管法 菲律宾经济 进口替代工业 马科斯政权
  • 简介:引言本文旨在考察1990年菲律宾的大公司,并对国内不同种族和民族的经济地位和企业活动进行分析。受考察和比较的族群包括:(1)华裔菲律宾人,即众所周知的在企业界起主导作用的族群;(2)其他菲律宾人,主要指西班牙裔菲律宾人和当地菲律宾人;(3)主要由美国人、欧洲人和日本人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外国企业界。鉴于一部分大公司属政府所有,它们将作为单独的类别来讨论。

  • 标签: 菲律宾人 华人企业 菲律宾经济 1000家大公司 种族分类 外国人
  • 简介:人权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无论内容和形式都要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各国人权教育做法和经验不尽相同。即使是同处在起步阶段或采取同一种形式,在目标、内容以及具体做法上仍各有侧重和特点,问题的关键是要符合本国的实际。菲律宾在人权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有一些地方可供参考、借鉴。

  • 标签: 菲律宾 人权教育 学校教育 课程体系 教材 教育经费
  • 简介:菲律宾汉语即一般人所说的菲律宾华语。菲律定是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个多语社会,菲律宾汉语是菲律宾一百四十多个族语中的一种。它是大陆移居菲律宾的华人在自己聚居区和家庭内部所使用的交际语言,是汉民族共同语在菲律宾华人社区的特定环境中的一种变体。

  • 标签: 菲律宾 汉语 变异 华人社区 多民族国家 民族共同语
  • 简介:移民开拓边疆是一个涉及到人口、经济、社会、政治、自然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作为一项由政府组织推行的活动,它在菲律宾已有较长的历史。在菲律宾沦为美国殖民地时期,殖民地政府就曾组织过移民拓边活动,其目的不过是为了适应殖民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扩张的需要。菲律宾独立之后,为了减轻人口稠密、租佃率高、农田碎小、农业收入低的地区所存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开发边疆,增加农业生

  • 标签: 棉兰 人口布局 殖民地时期 农业收入 少数民族群体 经济发展水平
  • 简介: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有一家门庭若市的餐厅。它既没有宽敞的饮食大厅,也没有豪华的设计装潢.然而,这里却每天从早到晚宾客如云!许多人甚至举家老少前来光顾。那么,聪明的老板奥秘何在呢?原来,这是家利用退役的宽体波音客机改装而成的“餐厅”。它充分满足了尚无缘乘坐飞机升空旅游的好奇者们享受在九霄云外空中进餐的愿望。菲律宾的飞机餐厅

  • 标签: 菲律宾 宾客如云 好奇者 充分满足 马尼拉 餐厅
  • 简介:<正>菲律宾的国土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6400万,约有51%的人口居住在农村,2000万人的生活依赖于森林资源。该国森林资源的减少主要归因于二战后的大规模森林砍伐。1934年,该国有森林1700万hm~2,至1990年,森林面积降至670万hm~2,其中原始林不到100万hm~2。此外,近二、三十年来过高的人口密度也是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许多无地的农民擅自进入国有林,开垦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最初,政府对这些农民采用法律性的惩罚手

  • 标签: 社会林业 林业项目 菲律宾 森林资源 混农林业 研究生课程
  • 简介:四、经济调整的代价(一)宏观调整代价第4表将那些以1984年12月备用协定为前提的宏观经济的设想部份数据与实际数字作一对照。该宏观经济设想将1985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零,进口定为负增长,并假定贸易收支趋于顺差。这种设想要求本身就非常严格。尽管如此,关于货币供应量,公共部门赤字等的“实绩基准值”现在实际上已经达标,抑制迅速上涨的通货膨胀与缩小经常收支

  • 标签: 存款保险 金融体系 贸易收支 货币基础 金融机构 国内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