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天津花鸟画家阮克敏关于工笔与(大、小)写意,以及国画与工艺美术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这些思考影响着他的创作。在阮克敏“大小写意之间”的艺术研究与创作中,他不断思索“形而上”和“形而下”的问题,同时结合自己工艺美术的专业知识探索花鸟艺术的形式美,提升自己对艺术规律与法则的认知与把握,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在雅俗共赏的意味上,他的画面展现出一种既平易生动又能“小中见大”的新津派花鸟的萌动。

  • 标签: 写意花鸟画 工笔 形而上 形而下
  • 简介: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就怀有深厚的感情。自然中的一花一木、一虫一鸟,由生活的关联演化为艺术的表现。从远古到现代,在所发现的各类艺术品上都能见到大量栩栩如生的花鸟形象。这些艺术化了的花鸟,不但比自然中的花鸟更典型、更生动,而且被赋予了人的品格精神。写意花鸟画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优秀的传统,熔诗、书、画、印于一炉,将"触目横斜千万朵"的自然景物浓缩在"赏心只有两三枝"的艺术形象之中。

  • 标签: 写意花鸟画 自然景物 潘天寿 吴昌硕 画中 画史
  • 简介:在中国美术史上,北宋绘画的主要特征是院画的形成和文人画开始出现,宋徽宗是画院的直接领导者,而院体花鸟画工细、写实风格的盛行也与宋徽宗的竭力提倡是分不开的。简单地将他与富贵的皇家风格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的是工笔赋彩风格的花鸟画是很多人的共识。然而,他为什么会画出与当时盛行的风格截然不同的墨色花鸟画,其原因也是复杂的。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去寻找宋徽宗墨色花鸟画风格成因的答案。

  • 标签: 宋徽宗 墨色画 花鸟 诗意
  • 简介:中国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独立的表现形式,是与人物画,山水画三足鼎立的重要画科,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花鸟画的创作离不开写生,写生是进入创作之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宋代花鸟画的繁荣便是将写生运用到了极致,本文通过分析宋代画家的创作风格和绘画手段,讨论中国花鸟画创作过程中写生的方法,既要注重观察,师法自然,赋予作品个性,又要学会取舍,赋予画作艺术形象,让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 标签: 宋代 花鸟画 写生 方法
  • 简介:吴昌硕(1844~1927年),原名俊,后改名为俊卿,初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苍石、破荷亭长等,70岁后又署大聋,浙江湖州安吉人。

  • 标签: 吴昌硕 花鸟画艺术 写意 1927年
  • 简介:齐白石的花鸟画具备诗意,表达着其独特的精神感悟。齐白石早期的乡村生活体验深深的影响了他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其在花乌画中突破了以往文化花鸟画的局限性,将乡村的生活气息与花鸟的独特情态与意趣融入到花鸟画中,创作出具备时代特色和充满个人主义的写意花鸟画。

  • 标签: 齐白石 花鸟画 简约多样
  • 简介:本文认为,从花鸟画的发展历史看,花鸟画的发展是一个嬗变的过程,各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风格,都会涌现出一些非常优秀的画家,他们既继承了传统的精华部分,又融入了时代的特有元素,因此创作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

  • 标签: 花鸟画 发展历程 时代特征 嬗变
  • 简介:当"宋人意味"成为当代常用艺术评语之后,我们应当认真辨析其中的一些文化含义。从历史语境看,宋人非好简而喜繁,我们由此而可以了解宋人舍简趋繁的审美方向,了解宋代画院的历史意义,并了解热爱生活的当代意义。

  • 标签: 花鸟画 宋人意味 当代思考
  • 简介:张继馨又名馨子,1926年出生于常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顾问,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客座教授,泰国曼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台湾艺术协会高级顾问。曾任苏州职工第二工学院(全日制)教师,后又担任吴门画苑设计员,曾任苏州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教师、副校长、代校长。曾任苏州市美协副主席,以及苏州市民进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 标签: 花鸟画 张继 文史研究馆 美术家协会 创新 艺术学院
  • 简介:何水法1946年8月生于杭州,祖籍绍兴,198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西泠印社理事,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福建省画院、福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洛阳画院名誉院长,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 标签: 花鸟画艺术 何水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学院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画艺术
  • 简介:4月11日至5月8日,"乙未春晓——罗剑华花鸟画展"在宁波善水阁举办,如同作者喜欢清幽的趣味,画展选择了同样清幽的场馆,安安静静的开幕。罗剑华,号映雪堂主。1964年生于浙江衢州。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浙江画院《中国画画刊》杂志执行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花鸟画艺术硕士、国家一级美术师。罗剑华的作品兼工带写,融山水画法与折枝花鸟于一炉,意承宋元遗风,格调高古,意境清幽,笔墨清新自然。

  • 标签: 浙江省 画展 宁波 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家 南京艺术学院
  • 简介:陈昭的识见,出于天分的层面更多一些,这是艺术生成的基础。他为人笃诚,性情倔强,所以艺术上更倾向一种奇崛之境。这样的天性,如果在学习阶段善加护持,对于艺术风格的养成是大有助益的。事实上,他在长期的学习中,随着眼界的提高,能将视野集注于八大山人、吴昌硕、蒲华等明清个性派大师身上,足以说明他心性的高阔与识见的不凡。八大山人与吴昌硕是美术院校写意花鸟临习的主要典范,所以摹写他们的风格未必说明识见的高下,但能深入其意境与笔墨细节,进而在写生与创作中与自身气质相参合,则足可见出其善学与深悟之慧根。而对于蒲华的认识,可能更直观地显示其天分的卓然与气格的洒落。因为蒲华并不是院校临习的范本,原因大约因为其作品时有微瑕,缺乏完整的学理高度。但蒲华的洒脱与奇肆,诠释了写意笔墨的生动与品格的真纯,他虽以布衣终身,却足令后人景仰。陈昭能认识到蒲华艺术的高度,并自觉地汲取其精华,不能不说其眼界独到与自信笃定。

  • 标签: 花鸟画 简评 大道 学习阶段 艺术风格 八大山人
  • 简介:情感表达是绘画者赋予画面以人格化的精神内涵,并运用绘画语言抒发情感,借用典型形象来塑造主题思想。冬日寒雪与炎夏芭蕉、气势雄伟的北国山川与温柔纤细的南国溪流可并置于同一画面之中,皆由画者情感所决定。花鸟画创作恰恰也是运用自然属性来塑造社会品格,以求达到对情感的完美表现。

  • 标签: 情感表达 花鸟画 创作 意境
  • 简介:近百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的多次根本性变化与革新屡屡起端于南粤地域,与之相应,岭南中国画集中呈现出某些强烈的地域的时代特质,并显现出步入主流的意味。因而,从某种层面来说,近代岭南花鸟画亦可视为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变革的主要表征。本文试以广东地区花鸟画创作为研究点,通过纵横相接,希冀能够梳理出一条关于岭南中国画如何通过不断求真求美、不断求实开新去取得自身变革与发展的深层脉络。

  • 标签: 岭南地域 花鸟画 新动向
  • 简介:将现代工笔画画出新意是有难度的——最大的难度自然是来自塑造自然物象本身,虽然允许适当的“虚化”、视觉的“再造”,但在创作上既要大胆,更要谨慎。

  • 标签: 工笔花鸟画 张薇 心性 自然物象 画画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任伯年花鸟画色彩艺术特点,结合任伯年所处时期民间、东洋、西洋艺术发展状态,引出任伯年形成其用色、着色特点成因的可能性,再说明任伯年花鸟画色彩对后世的启示。

  • 标签: 任伯年 花鸟画 色彩 启示
  • 简介:刘勰《文心雕龙》有云:"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绘画亦如之,不同时代必然要有不同的文学艺术。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学艺术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是谓"与时俱进"。由神坛走向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遥不可及的高雅走向为大众所接受的世俗,这是数千年以来中国绘画发展的总体趋势,世俗化、普及化是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

  • 标签: 传统文人画 吴昌硕 中国绘画 质文代变 与世推移 审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