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毛囊黑色素干细胞(McSCs)是一种特殊的干细胞群,存在于毛囊隆突区中,调控含色素毛囊的再生。复杂的外部微环境和宏观环境结合内部因素,调控着生理性毛发再生和病理损伤中McSCs的静止和激活。McSCs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有助于探索正常黑色素细胞发育的潜在分子机制,以及干细胞系统缺陷所导致的疾病病理过程。该文通过综述McSCs生存、维持、增殖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和信号通路,以及在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展示McSCs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作为通用供体的巨大潜力。

  • 标签: 黑素细胞 干细胞 毛囊黑色素干细胞 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HMF)与色素减退性界面T细胞异常增生(HITCD)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皮肤色素减退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41例,分析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数据使用t检验,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两组间等级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41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不规则色素减退斑,可伴有红斑或糠状鳞屑。病理特征:21例表现为不典型淋巴样细胞向表皮浸润和聚集,符合典型蕈样肉芽肿病理学特征,诊断为HMF;20例表现为基底层空泡变性伴有淋巴样细胞浸润以及轻度嗜表皮现象,诊断为HITCD。免疫细胞表型均符合T细胞表型,14例(67%)HMF与13例(65%)HITCD表皮淋巴细胞以CD8表型为主。表皮中,HMF组总淋巴细胞数量多于HITCD组(t = 1.81,P = 0.012);真皮中,HMF组CD4+淋巴细胞(t = 2.64,P = 0.012)、CD8+淋巴细胞(t = 1.51,P = 0.002)以及总淋巴细胞数量(t = 2.60,P = 0.001)均多于HITCD组。所有患者均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完成随访34例,30例(包括所有HITCD)皮损消退未复发,4例HMF皮损未完全消退。结论HITCD与HMF病理特征不同,且呈良性生物学行为,应作为一类独立疾病区别于HMF,单一光疗可获良效。

  • 标签: 蕈样真菌病 色素沉着不足 病理过程 治疗结果 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 色素减退性界面T细胞异常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皮肤色素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强脉冲光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皮肤色素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的参考依据,分为参照组(n=46例)执行激光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探究组(n=46例)执行强脉冲光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探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等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皮肤色素性疾病治疗中,采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具有重要帮助,还有助于控制患者复发情况,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肤色素性疾病 强脉冲光 临床效果 复发情况
  • 简介:摘要自身炎症性疾病是一组由固有免疫缺陷或失调引起的以反复或持续炎症反应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适应性免疫在发病机制中不发挥主要作用。随着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为自身免疫引起的炎症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炎症信号通路的靶点治疗药物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可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邓国邦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4期
  • 机构:苍溪县黄猫垭镇卫生院,四川广元628000
  • 简介: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等,目前西医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病情极易反复发作。中医称过敏体质为特禀质。中医认为“正气不足,外感风邪”是诱发过敏性疾病的因素,中医药对其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过敏性疾病;中医
  • 简介:摘要微生态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生命周期的进展,微生物群从开始在人体定植到成熟的过程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儿童时期的微生态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微生态失调似乎更容易导致一些特定疾病的产生。本文对微生态系统在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提出了疼痛性疾病的定义:疼痛感觉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损,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疼痛感觉、疼痛感受和疼痛反应异常的疾病。探讨了疼痛性疾病的属性:病因、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内容与名称,以及治疗原则;为疼痛学科诊疗疼痛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思维,为疼痛患者能够得到明确的诊断,及时和规范化的治疗提供了保障。

  • 标签: 疼痛性疾病 定义 诊断 共病 疼痛学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属于妇科高发病症,主要是因慢性盆腔炎病程延长、预后较差等引起,该疾病多导致患者白带异常、月经失调,甚至是不孕等。当前,为减轻盆腔炎性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危害,临床多选择内科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就盆腔炎性疾病的相关信息,进一步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 进展
  • 简介:摘要:牛羊细菌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等特点,很容易集中在牛羊群中传播,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在牛羊细菌性疾病防治工作中,需要加强环境改善以及饲养管理工作,以疾病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从多个环节、方面,采取综合防控。为提高疾病防治效果,本文对常见的牛羊细菌性疾病进行分析,对致病原因以及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牛羊 细菌性疾病 预防控制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误诊漏诊的情况并不鲜见。在进行哮喘鉴别诊断时,最常考虑的是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气道阻塞等器质性疾病,但对非器质性病变认识不足。实际上,2018—2020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提出的居于前列的需要鉴别的病种,更多的是功能性疾病比如呼吸调节紊乱/过度通气综合征、声带功能障碍,而不是器质性疾病。本文就呼吸调节紊乱和声带功能障碍的概念及与哮喘的鉴别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敏性疾病主要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可以贯穿人的一生,有遗传易感性。由于我国大多数医院没有独立的过敏反应科,因此,由多学科专家制定的本共识将为过敏性疾病诊治和预防提供指导。本文为共识的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名词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伴随疾病。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呈快速暴增趋势,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带来严重危害。先天免疫、卫生假说、微生态失衡、菌群失调、空气污染等参与发病。根据典型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过敏原检测、辅助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必须检测过敏原。过敏性疾病经常伴随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鼾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诊断 治疗 预防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本文是共识的第二部分即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是“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环境控制可避免或减少过敏原,是首选;过敏原疫苗脱敏治疗是对因治疗,已经被认为是一线治疗方法;靶向药物阻断过敏或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是目前常用的对症治疗方法,需要参照慢病管理方式用药;健康教育可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主动性和依从性,改变行为方式,提高疗效。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免疫治疗 抗过敏药物 健康教育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当代养殖场要想提高整体效益,必须提高绵羊的繁殖能力,而绵羊在繁殖期会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因此成为养殖户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而绵羊繁殖障碍性疾病通常发生在绵羊繁殖期,会造成绵羊流产,导致绵羊繁殖率大幅下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绵羊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并针对发病起因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绵羊 繁殖性障碍性疾病 原因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疾病的精准营养预防和干预效果。方法:将藏马卫生院2021年参检一共5104名老年人资料进行统计,其中,男2446名,女2658名,调查慢性疾病发生情况,给予营养预防和干预建议。结果:本次检查发现藏马卫生院参检的5104名老年人中有69人患有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5人,心血管疾病2023人,眼部疾病19人,慢性支气管炎127人,恶性肿瘤1人,高血压1960人,糖尿病665人,冠心病4人,脑卒中5人。经营养预防和干预措施的落实,患者的血糖、血脂等均得到一定改善。结论:慢性疾病的发生和营养饮食之间关系密切,给予精准营养预防和干预非常重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 标签: 慢性疾病 精准营养 预防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常见传染性疾病具体疾病特点以及传染情况,并对其预防与控制。方法 选取我市区常见传染性疾病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 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为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水痘等,对这些患者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与控制,能控制传染源、将传播途径切断,并对易感人群进行保护。结论 卫生管理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传染性疾病的具体发病情况以及具体的流行特点,加强易感人群疾病的预防以及控制,将疫情监测能力提高,更好对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 标签: 常见传染性疾病 预防 控制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