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酮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抑郁症患者分成二组,分别给予合并唑酮治疗4周,以HAMD及HAMA两种量表观察疗效,以TESS量表观察副反应。结果两组间HAMD和HAMA于治疗第2、4周末的评分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其中实验组的降分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唑酮合并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且耐受性好。

  • 标签: 曲唑酮 舍曲林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慢性每日头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慢性每日头痛的变形性偏头痛和慢性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的216例病人,给予50mg~100mg治疗,共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根据患者头痛的严重程度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量化评定各一次,共3次。结果总有效率为59.7%,CTTH患者有效率57%,显效51例(30%),有效45例(27%);TM患者有效率为68%,显效27例(55%),有效6例(13%)。副作用少且易耐受,疗效与是否合并抑郁无关。

  • 标签: 慢性每日头痛舍曲林治疗
  • 简介:摘要评价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52例早泄患者,晚间口服5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4周。分析治疗前后射精潜伏时间与性交满意得分差异。结果治疗后射精潜伏时间为4.26±1.80分钟,显著大于治疗前的1.46±0.57分钟(P<0.05),性交满意得分治疗前为2.65±l.23,治疗后为5.48±l.52,两者相比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作为临床治疗早泄的有效并安全的手段。

  • 标签: 早泄 舍曲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3-02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合丁螺环酮与单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价值体会。方法:我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04月接诊抑郁症患者取样8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单药治疗)和实验组(丁螺环酮+治疗),43例/组,比较HAMD评分、不良反应率。结果:用药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2周,实验组HAMD(17.35±3.41)分,用药4周(14.15±3.13)分,用药8周(10.33±3.01)分,皆低于常规组,P<0.05。 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率11.63%(5/43)略低于13.95%(6/43)的常规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治疗中,与单用林相比,联用与丁螺环酮不仅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还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值得借鉴。

  • 标签: 用药效果 治疗方案 价值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采取唑酮联合给予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唑酮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因子分、HAMD-17总分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改善情况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采用唑酮联合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降低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曲唑酮 舍曲林
  • 简介:目的探讨与阿米替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w末,研究组显效率88.46%,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分别为53.85%和69.2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治疗6w末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治疗1w、2w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4w、6w末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程度较轻微。结论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双重作用,治疗抑郁焦虑效果显著,且起效快,显著优于阿米替治疗,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舍曲林 阿米替林 疗效 安全性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穴贴压与联合疗法在改善焦虑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焦虑障碍患者66例,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33例。实验组联用耳穴贴压法与,对照组单用。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比对照组的72.7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比对照组的24.24%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积极对焦虑障碍患者施以耳穴贴压联合治疗,可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 标签: 焦虑障碍 耳穴贴压 临床疗效 舍曲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抑郁症患者采取舍治疗的效果。 方法:加入到此次研究的对象均为重度抑郁症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共计纳入40例患者。按照信封抽签法对患者施行分组,其中一组设定为对照组,本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另一组设定为实验组,本组采取舍治疗,每组各有20例。为了验证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效果,本次研究以治疗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SDS评分方面上,两组治疗前进行对比差异不能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HAMD评分方面上,两组治疗前进行对比差异不能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不良反应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结论:在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舍治疗,可获得与艾司西酞普兰同等的治疗效果,可缓解患者的抑郁情况,同时具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由此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在重度抑郁症患者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舍曲林 艾司西酞普兰 重度抑郁症 治疗有效率 SDS HAMD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基因毒性杂质(或遗传毒性杂质,Genotoxic Impurity,GTI)直接或间接损伤细胞DNA,产生基因突变或体内诱变,具有致癌可能或者倾向。盐酸作为抗抗抑郁药,对其原料药中潜在的基因毒性杂质进行全面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盐酸工艺及所用原料的研究,确定盐酸原料药中可能存在的基因毒性杂质,根据国内外法规要求制定这些基因毒性杂质合理的限度。并根据各杂质特性和工艺特点,采用合适的检测仪器和测定条件等对其残留量检测进行合规的方法学验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中药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焦虑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舍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等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中药治疗焦虑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舍曲林 中药治疗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帕罗西汀与治疗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早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8.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与治疗早泄的疗效分析中,帕罗西汀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安全性更高,两组服用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进行临床大范围使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舍曲林 早泄
  • 简介:目的正确认识乳腺病人抑郁症的发生率,评价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我科自2002年5月-2003年4月入院患者进行统计其抑郁症的发病率,同时对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65例病人服用及安慰荆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HAMD、CGI-SI量表评价抑郁症状和疗效。结论乳腺病人抑郁症发病率占所有乳腺住院病人总数的近30%,对乳腺病人的抑郁症治疗有效,可作为一线用药。

  • 标签: 舍曲林 乳腺疾病 抑郁症 并发症 诊断标准 免疫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盐酸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经HAMD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脑卒中患者108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名,对照组59名,治疗组给予盐酸每日50mg每日1次口服,2个月,4个月及6个月后再对两组进行HAMD及ADL评定及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改善明显,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盐酸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生活能力提高有益处。

  • 标签: 抑郁 脑卒中 盐酸舍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