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心律失常作用给予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80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心律失常。结果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8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且患者出现的加重现象各不相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加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7%。结论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时,确实存在心律失常加重现象,因此,患者用药后,要进行严密观察,必要时立即停药或采取其他有效方法给予治疗。

  • 标签: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低钾血症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低钾血症心律失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表现等,分析其主要临床特点,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纠正低钾血症,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随着低钾血症病情的加重,患者的心律失常心电图阳性患者所占比例越高,且不同程度低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阳性比例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补钾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等均显著改善。结论对低钾血症心律失常的患者,结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等给予针对性治疗,能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低钾血症 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47-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主因"15h前运动突发胸痛不缓解"就诊于外院,吸烟史20年,20支/日;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150/90mmHg(1mmHg=0.133kPa),未服用降压药;否认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史;否认冠心病早发家族史。发作性胸痛3年,呈压迫、发紧感,每次持续数分钟左右,经休息后可缓解,未治疗。于外院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具体方案不详)。入院前6h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

  • 标签: 冠状动脉心肌桥 恶性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史 突然意识丧失 对症治疗 发作性胸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病证范畴,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仍然是医学界研究攻关的热点和难题。笔者从痰病学论治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作一总结,试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探索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 标签: 心律失常
  • 简介:问:近段时间我总觉得心慌,快走两步就觉得有点喘,心跳也会加快。以往上楼梯我从没觉得吃力,但现在爬到3楼便要休息一下。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心律失常。医生告诉我不用服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规律生活即可。请问,心律失常病情严重吗?长沙阳晓雅答: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是指心跳的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分良性和病理性两种。由于人的生活方式改变,如熬夜、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等导致的良性心律失常,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其表现的症状为心跳加快,有轻微的不适感。此外,感冒发烧、心肌炎等疾病也会引起心律失常

  • 标签: 心律失常 病情 生活方式 注意规律 年轻人 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30例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30例经针灸治疗显效1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治疗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疗效,尤其对于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效果明显。

  • 标签: 心律失常 中医治疗 针灸
  • 简介:摘要胎儿心律失常是妊娠期常见的异常情况,其发生率约为1~2%,给准父母带来极大的困惑和忧虑,对很多围产科、儿科及心脏科医师来说,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决策及治疗监测指导是全新的领域,是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 标签: 胎儿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经心电图检查证实有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服用步长稳心颗粒4周,观察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服药4周后,62例病人临床总有效率达70.96%。房性、室性早搏明显减少,对窦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改善不明显。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症状,对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显著。

  • 标签: 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老年病人
  • 简介:目的对临床上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从而提升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死亡人数,提高治愈率。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心律失常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胺碘酮治疗:另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采用常规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7.14%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能显著降低患者心律,改善患者病情,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临床疗效 心律失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治疗中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研究组加用辛伐他汀。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治疗疗效。(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房颤持续时间、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60%,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房颤持续时间、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房颤持续时间、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辛伐他汀对减少阵发性房颤的持续时间、减少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具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心律失常 辛伐他汀 价值
  • 简介:摘要心肌病是指由高血压、心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心肌病解剖和生理学异常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室性心律失常是由心肌病本身引起,常伴随心衰、电解质紊乱等。心肌病患者与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发生时时,病情变得更为复杂。所以有必要对这些患者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心肌病 室性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32例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窦性心律和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常规体表心电图各项参数特点,并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患者中心律失常者17例,占53.12%,右心衰竭者13例,占40.62%,无症状2例,占26,25%。心电图有14例患者在V1~3导出时间Epsi-lon波,右侧胸前导联的平均QRS间期(QRS1,V1+V2+V3/3)为(0.12±0.03)s,左侧胸前导联的平均QRS间期(QRS1,V4+V5+V6/3)为(0.10±0.02)s,QRS1/QRS2≥1.2者19例,占59.37%。结论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心律失常或右心衰竭为主,右胸导联会出现Epsilon波和右侧胸前导联QRS延长,在临床中有利于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的诊断。

  • 标签: 心律失常 右室心肌病 心电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