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娩者采取自然方式(等待自然)预防难产和产伤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采用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的历史资料为观察组,采取自由体位分娩(主要是侧卧位和手膝俯卧位),等待自然,在怀疑发生难产时首选转为手膝俯卧位,纳入研究对象阴道分娩共6659例次。对照组采用本院2008-2012的历史资料为对照,采取传统方法平卧位分娩,胎头娩出后协助压前托后,纳入研究对象阴道分娩共2398例次。结果观察组3年难产34例(7.00‰),对照组5年内难产61例(15.00‰),观察组难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2=12.630,P<0.01)。结论自由体位分娩等待自然减少难产,是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等待宫缩自然娩肩法,肩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预防产妇生产中难产时效果如何,推敲此方法值不值得推广。方法:从我院 2016年一年中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中选取 60位,标记她们为研究组,从 2015年一年中在我院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选取 60位,标记她们为对比组。研究组产妇在分娩时采取等待至少一次帮助产妇生产,对比组采取传统自然分娩。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生产不同新生儿体重时对自身造成的损伤数据,将两组数据汇总分析。 结果:研究组产妇生产不同体重婴儿对自身的伤害率总数为3.33%,对比组产妇生产不同体重婴儿对自身的伤害率总数为 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产妇的受伤率明显比对比组低很多。 结论:等待至少一次可以很有效地预防难产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宫缩自娩肩法 肩难产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待至少一次自然预防难产和新生儿产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2400例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选取同期等待至少一次自然分娩产妇240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情况。结果两组的Apgar评分、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数值进行组间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等待至少一次自然预防难产和新生儿产伤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新生儿产伤和难产的出现,值得应用。

  • 标签: 等待至少一次宫缩自然娩肩法 预防 肩难产 新生儿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难产新生儿并发症中顺应连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09月本院收治的50例自然分娩难产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上述研究样本基于接生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进行分娩,研究组接受顺应连续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不同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新生儿并发症与产道损伤并发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然分娩中出现难产情况,采取顺应连续进行分娩,能降低新生儿并发症与产道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新生儿及产妇有益,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自然分娩肩难产 顺应宫缩连续娩肩法 新生儿并发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等待至少 1次自然对新生儿与母体产伤构成的影响。方法:研究来自我院 2015年 4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200例产妇,依据不同分娩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采用等待至少 1次自然,分析不同处理办法后对新生儿与母体产伤构成的影响差异。结果:在会阴伤口延展与产后出血等产妇分娩结局情况上,观察组分别为 0%与 0%,显著低于对照组 10%与 13%,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与颅内出血等新生儿分娩结局上,观察组各项为 0%,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数量,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等待至少 1次自然对新生儿与母体产伤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提升妊娠质量。

  • 标签: [ ]宫缩自然娩肩法 新生儿产伤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对预防产科肩部难产及新生儿产伤的价值,以指导选择分娩方案。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3~2014年经阴道分娩的5466例产妇为观察组,等待后行自然助产;将该院2011~2012年经阴道分娩的57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难产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难产5例,对照组难产22例;新生儿产伤:观察组3例,对照组18例;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娩出时间:观察组(77.3±10.5)s,对照组(90.5±11.5)s;产妇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0例,对照组17例。上述各项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及入住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待自然助产能够有效预防难产及新生儿产伤,且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然娩肩法 肩难产 新生儿产伤 预防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难产产妇分娩中应用改良式旋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难产产妇和其胎儿,根据接产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接产,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更短、产后出血量更少;另外,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4%;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的28.21%相比较有着较大优势。两组对比差异较大,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难产产妇分娩中应用改良式旋处理,能够减少新生儿和产妇风险事件产生,还能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式旋肩法 肩难产 臂丛神经损伤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时合理选择分娩体位自然对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40例,以Excel随机函数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平卧位和协助胎儿进行分娩,干预组采取产时自由体位自然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和母体产后恢复情况。结果:①干预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②干预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难产发生率、产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③干预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恶露排出量、子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娩体位 自然娩肩法 妊娠结局 产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32例产妇的分娩情况,研究正常分娩难产的临床治疗分析过程。方法根据产妇分娩时胎儿状态、程度,双肩径入盆骨位置,判断产妇是正常分娩,还是出现难产问题,从而提早的实现临床的有效治疗,防止临床医疗上各种意外的频繁出现。结果通过临床有效诊断,选取的32例产妇中,正常分娩的有29例,难产的有3例,其发生难产的比例逐步下降。结论采用SPSS软件技术进行产妇分娩前的检查可以有效的降低难产的发病率,实现产妇的正常分娩和安全分娩

  • 标签: 正常分娩 肩难产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胎新式分娩机转处理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难产产妇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产妇40例。对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的处理方式,而实验组产妇则采用胎新式分娩机转进行处理,对比两组产妇处理的结果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道发生损伤以及产后的出血量均要低于常规组产妇;实验组产妇新生儿发生窒息、锁骨骨折以及臂丛神经性损伤的发生概率也要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妇(P<0.05)。结论胎新式分娩机转处理难产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肩难产 胎肩新式分娩机转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后用于难产产妇,对其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采用旋后完成难产助产的2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采用耻骨联合上加压完成难产助产的25例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获取2组产妇分娩8周后盆底肌收缩运动肌电值。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盆底sEMG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2组产妇分娩巨大儿所占比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8]伦审字(28)号]。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产妇身高、体重,分娩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孕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巨大儿所占比例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产妇前基线值、快肌收缩最大值、混合肌收缩最大值、混合肌收缩平均值、耐力肌收缩平均值、后基线值分别为(1.4±0.3) μV、(23.8±5.5) μV、(19.9±3.4) μV、(17.2±2.9) μV、(13.7±3.0) μV、(1.3±0.3) μV,均超过对照组的(1.3± 0.3) μV、(20.6±4.4) μV、(17.7±3.3) μV、(14.2±4.1) μV、(11.8±3.4) μV、(1.1±0.3) μV,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产妇耐力肌收缩最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用于难产产妇助产,较传统耻骨联合上加压,可改善产妇产后短期内的盆底肌功能。

  • 标签: 自然分娩 产后期 旋后肩法 肩难产 肌收缩 骨盆底肌 肌电描记术 产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Gasbin与HELPERR这两种助产方法在肩难产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22例难产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Gasbin与HELPERR进行助产,比较应用效果。结果A组产妇所用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为(7.7±1.1)分均低于B组,但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sbin组产妇所用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低于HELPERR组,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提示HELPERR的应用更加谨慎,虽然免所用时间稍长,但是可以更好的保护胎儿,让胎儿在不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娩出。

  • 标签: Gasbin法 HELPERR法 阴道 牵引手
  • 简介:【摘要】目的:分 析 足月单胎头位产妇 采取 自然 及 产时合理分娩体位对产后恢复 及 妊娠结局的影响 。 方法:于 201 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选取 足月单胎头位产妇 80 例,随机分 2 组各 40 例 。 控制组采取传统和平卧位分娩,试验组采取 自然 及 产时合理分娩体位 分娩。对比两个组别产程、妊娠结局及并发症。 结果:两个组别第一、二、三及总产程时间、妊娠结局、产后尿潴留率等对比发现试验组优于控制组( P<0.05 ),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足月单胎头位产妇 采取 自然 及 产时合理分娩体位 效果显著,即可有效缩短产程,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足月单胎头位产妇 自然娩肩 分娩体位 妊娠结局 产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产处理中旋后运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人在阿尔及利亚援外期间,所在地赛地夫省立教学医院接受分娩难产产妇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压前臂协助分娩,观察组应用旋后协助分娩,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无窒息新生儿占93.33%,轻度窒息新生儿占6.67%,没有重度窒息患儿,对照组无窒息占63.33%、轻度窒息占26.67%、重度窒息占10%。结论旋后运用于难产处理中能够减少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娩 旋后肩法 肩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新式分娩机转处理法对难产产妇的助产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期收住的分娩时发生难产的产妇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两组人数相同,对照组采用McRoberts处理法进行助产,研究组采用胎新式分娩机转处理法助产,对比分析两组案例产妇在分娩结束后的状况。结果统计对比两组在分娩结束后产妇的软产道损伤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胎儿的窒息率、臂丛神经的损伤率,数据表明,研究组分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新式分娩机转处理法与传统应对难产的方法相比,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显著提高难产产妇助产的效果,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肩难产 新式分娩机转 助产 McRobert
  • 简介:目的探讨难产的预防和Gasbin难产的处理。方法根据Gasbin操作标准对临床3例难产孕妇进行助产,并对操作过程的成功和失败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Gasbin成功用于3例难产病例,除1例出现新生儿头皮血肿外,未出现其他母儿并发症。结论Gasbin可有效处理巨大儿的难产,减少了难产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肩难产 Gasbin法 巨大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胎儿平均体重相应的增加,巨难产的大儿发生率亦越来越多,难产的发生率上升。难产分娩时突然发生的产科急症,一旦发生,情况紧急,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母婴严重的并发症,故早期预测和预防,及时诊断,熟练掌握难产的处理方法,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母儿结局。

  • 标签: 肩难产 预测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