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一套二元流动反应器,采用先进毫秒级光电测量系统,对高温高压下航空煤油横向喷射自燃延迟时间(ADT)进行了研究。实验工况为:空气总压pt=0.5~1.5MPa、空气总温Tt=830~1000K、空气速度va=40~50m/s、燃油动量比q=15~80、韦伯数We=90~250。基于实验结果,得到ADT的经验关系式。最后分析了燃油破碎雾化时间、蒸发时间及化学反应时间与航空煤油ADT的耦合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预混段几何尺寸设计提供重要的工程依据。

  • 标签: 航空煤油 液雾自燃 二元流动反应器 横向喷射 自燃延迟时间 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 简介:介绍了基于客观数据的延迟时间模型参数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提出了应用优化理论中的单纯形法求解似然函数的算法,为延迟时间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据的验证,此方法切实可行,结果可以满足需要.

  • 标签: 模型参数 延迟时间 极大似然估计 计算机模拟 估计方法 似然函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Newell的延迟微分方程的交通流模型.应用modifiedLotka-Volterra方程的求解方法,对此延迟微分方程进行超离散化,同时给出了超离散方程的解,最后分析交通阻塞的延迟传播.

  • 标签: 延迟微分方程 超离散化 交通流
  • 简介:摘要本文在汽车维修现状与维修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对汽车维修时间延迟模型概念与原理进行了探究。并基于汽车检查时间与故障次数的关系分析,探究了建立汽车维修优化模型的必要性及维修的最佳周期。

  • 标签: 汽车维修 时间延迟 优化模型
  • 简介:在基于超短激光脉冲频域干涉技术的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实验中,束一束间的延迟时间对瞬态特性的测量至关重要。利用两束脉冲频谱干涉条纹宽度与脉冲相对延迟时间成反比关系这一特性,阐述了通过对脉冲频谱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在干涉条纹傅里叶变换面(时间域)上测量脉冲延迟时间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测量误差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通过傅里叶变换的方式,在频谱干涉图的时间域上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两束脉冲间的相对延迟时间

  • 标签: 频谱干涉 时间延迟 条纹宽度 图像分割 极值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延迟时间给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800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延迟时间与手术结束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术后事件存在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前延迟时间的长短尤其是入院前的延迟时间对于急性阑尾炎的病理检查结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P<0.0001)。术前延迟时间越长,患者出现晚期阑尾炎的风险越大,两者间成正比关系(P<0.0001)。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及时开展手术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术前延迟会给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很大不安全性。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延迟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三甲医院10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变化趋势。方法以贵州医科大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例横断面回顾性调查2001、2006、2011三个时间点出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对比基础情况、就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2001年共收治18例AMI患者,2006年共收治36例AMI患者,2011共收治110例AMI患者。组间年龄、性别(P>0.05)。就诊时间延长(P<0.05)。住院时间及出院情况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院前延迟时间>24h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患者仍然较多,需加强AMI社会宣传及公众卫生知识普及,各级医师应加强对AMI相关指南学习。2.本研究中住院时间及住院死亡率未见明显改善,考虑与院前延迟时间增加有关,提高AMI患者疗效需综合考虑多因素原因。

  • 标签: 心肌梗死 院前延迟 回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肝门静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和影像成像延迟时间的因素。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肝门静脉检查的检查者中选出72例。根据对比剂注射速度将其分为三个小组,为其注射同样浓度的对比剂,其中A组检查者注射速度为3ml/s、B组为4ml/s、C组为5ml/s。然后再分别为三组检查者采用同样注射速率注射不同浓度的对比剂,其中Ⅰ组检查者为300mgI/ml、Ⅱ组为350mgI/ml、Ⅲ组为370mgI/ml。结果本次研究中为检查者注入对比剂的速率越快,则肝门静脉主干达到峰值的时间越短,而CT值则会越高;注射对比剂浓度越高,肝门静脉主干达到峰值的时间越长,CT值越高。结论不同对比剂注射速率和浓度均会造成不同的成像延迟施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设定。

  • 标签: 肝门静脉血管成像 64排螺旋CT 延迟时间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延迟时间的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评估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1.5 T高场核磁共振(MR)扫描仪对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4例进行多序列头颅MR检查。比较患者在标记延迟时间(PLD)=1.5 s与PLD=2.5 s时梗死区与对侧正常区的脑血流量(CBF)值的变化,根据患者3D-ASL(PLD=1.5 s与2.5 s)测量的病灶面积差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代偿较强组与侧支循环代偿较弱组。比较患者入院时、入院15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PLD=1.5 s时3D-ASL测量结果显示,患者梗死区的CBF值为(33.70±20.83)mL/(100 g×min),明显低于对侧正常区(PLD=1.5 s)CBF值的(49.93±13.13)mL/(100 g×min)(t=3.229,P<0.05)。PLD=2.5 s时3D-ASL测量结果显示,患者梗死区的CBF值明显提高[(58.26±23.50)mL/(100 g×min)比(33.70±20.83)mL/(100 g×min)](t=3.831,P<0.05),对侧正常区的CBF值也显著提高[(68.29±14.03)mL/(100 g×min)比(49.93±13.13)mL/(100 g×min)](t=4.681,P<0.05),此时患者的梗死区CBF值仍明显低于对侧正常区[(58.26±23.50)mL/(100 g×min)比(68.29±14.03)mL/(100 g×min)](t=1.795,P<0.05)。侧支循环代偿较弱组(12例)患者在入院当天,Bathel指数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代偿较强组(12例)[(90.42±10.50)比(67.92±27.57)](t=2.642,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侧支循环代偿较强组[(1.25±1.01)分比(3.83±3.62)分](t=2.378,P<0.05);入院15 d后,两组患者BI指数、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延迟时间的3D-ASL可以有效、直观的反映脑梗死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与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均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成像,三维 自旋标记物 时间因素 梗塞,大脑中动脉 侧支循环 脑血管循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多标记后延迟时间(Multi-PLD)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分析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及脑解剖亚区(56对)血流灌注正常参数范围,并探讨左右、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方法2020年11月—2020年12月间招募本地4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性25名、女性17名,年龄23~74(38±14)岁,行7个PLD的ASL成像,其中青年组21名,男性15名、女性6名,年龄23~35岁;中老年组21名,男性10名、女性11名,年龄36~74岁。数据通过Cereflow软件离线处理得到动脉到达时间(ATT)和校正过的脑血流量(CBF)及脑血容量(CBV)灌注参数,再利用SimpleITK标准化函数根据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AL)对计算的灌注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得到脑解剖亚区的CBF、ATT、CBV灌注参数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及各脑解剖亚区左右两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灌注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灌注参数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大脑半球及多个脑解剖亚区62.5%(35/56)CBF、44.6%(25/56)CBV值表现为右侧高于左侧,多个脑解剖亚区28.6%(16/56)ATT值表现为左侧高于右侧。小脑半球CBF[(35.30±8.31)比(34.34±7.53)ml·100g-1·min-1,P=0.021]、CBV[(0.47±0.11)比(0.45±0.09)ml/100g,P<0.001]、ATT[(1.30±0.10)比(1.24±0.11)s,P<0.001]均表现为左侧高于右侧。女性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及多个脑解剖亚区50.0%(28/56)CBF值高于男性,83.9%(47/56)ATT值<男性(P值均<0.05),CBV值仅在5组脑区(枕上回、枕中回、枕下回、顶上回、小脑7b区)高于男性(P值均<0.05)。青年组大脑半球及多个脑解剖亚区44.6%(25/56)CBF、33.9%(19/56)CBV值均高于中老年组(P值均<0.05)。青年组多数脑区的ATT值虽低于中老年组,但仅在直回(P=0.026)及中央旁小叶(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脑半球的CBF(r=-0.430,P=0.005)、CBV(r=-0.327,P=0.035)与年龄呈负相关。多数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解剖亚区的CBF(24/25,r范围-0.497~-0.343,P值均<0.05)、CBV(16/19,r范围-0.474~-0.322,P值均<0.05)与年龄均呈负相关,ATT与年龄呈正相关(直回:r=0.311,P=0.045;中央旁小叶:r=0.392,P=0.010)。结论Multi-PLD ASL成像可以精确地定量分析脑组织血流灌注信息,多个脑解剖亚区灌注参数在不同侧别、性别及年龄组间存在差异,并且多数不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的灌注参数与年龄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脑血容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成像中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 delay,PLD)及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评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确诊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52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组(22例),采用不同PLD (1.5、2.5 s)行3D-ASL脑灌注成像,应用GE AW4.5工作站对双侧额顶颞叶、海马及丘脑等脑区进行镜面对称测量(CBF1.5、CBF2.5),并对患者WML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及WMLs评分/MoCA量表评分与各脑区CBF的相关性。结果①VCI组与对照组WMLs评分分别为4.87±1.68及2.77±1.66;MoCA量表评分分别为18.77±2.98及28.18±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VCI患者CBF1.5在双侧额顶颞叶、海马及右侧丘脑等脑区明显减低,而CBF2.5只在双侧额颞叶、海马脑区减低;仅左侧/右侧额叶CBF1.5与CBF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9);在全部患者各脑区中,左侧、右侧额叶CBF1.5/CBF2.5与WML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1.5=-0.567、-0.590/r2.5=-0.553、-0.558;P<0.05)。③MoCA量表评分与CBF1.5(双侧额颞叶、海马、右侧丘脑)/CBF2.5(双侧额叶、海马、左侧颞叶、右侧丘脑)呈正相关,额叶相关性最高(左、右额叶:r1.5=0.806、0.688/r2.5=0.719、0.620;P=0.000)。结论PLD1.5对VCI脑低灌注检出更敏感,PLD2.5显示低灌注范围更精确;WMLs与V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动脉自旋标记 标记后延迟时间 脑血流量 脑白质病变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弹载惯组传递对准过程中基准信息时延会制约对准性能的提高。基于常用的速度/姿态匹配模式,建立含时间延迟模型的观测方程,并提出时间延迟闭环滤波估计方法。分别从匹配信息精度、对准精度、惯性器件误差估计等方面分析时间延迟的影响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时间延迟会引起对准误差振荡,引起器件零偏、标度误差的有偏估计,通过闭环滤波方法可以准确估计时间延迟误差,同时能有效抑制时间延迟对传递对准及惯性器件误差估计精度的影响。

  • 标签: 时间延迟 传递对准 姿态匹配
  • 简介:基于FPGA的时间间隔测量,由于其精度高、成本低、系统结构简单等突出优点,在时间间隔测量领域已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延迟链差值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利用片内单元缓冲器与触发器组成的延迟链形成的延迟链差值进行时间间隔测量,整个系统占用了较少的芯片资源。此方法既可为功能电路独立使用,也可通过FPGA中LogicLock反标注进行系统的移植。此次研究建立在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二代芯片上,时序仿真表明时间间隔测量误差小于1ns,硬件测试精度优于2ns。

  • 标签: 时间间隔测量 延迟链 时序仿真 硬件测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延迟断脐时间对足月分娩新生儿预后结局的影响,选择最佳断脐时间。方法:选取我院140例足月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A组为常规断脐组(n=40)在胎儿娩出后30s内断脐,B组(n=38)在胎儿娩出60s断脐,C组(n=30)在胎儿娩出90s断脐,D组(n=32)在胎儿娩出120-180s断脐或至脐带停止搏动。收集新生儿的资料,比较4组新生儿血红蛋白的水平、血细胞压积、Apgar 的评分、胆红素的水平以及达峰时间以及并发症贫血和黄疸发生等情况。结果:(1)与A相比,C组和D组在新生儿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有差异(p

  • 标签: 晚断脐 新生儿 血红蛋白 胆红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延迟断脐时间对足月分娩新生儿预后结局的影响,选择最佳断脐时间。方法:选取我院140例足月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A组为常规断脐组(n=40)在胎儿娩出后30s内断脐,B组(n=38)在胎儿娩出60s断脐,C组(n=30)在胎儿娩出90s断脐,D组(n=32)在胎儿娩出120-180s断脐或至脐带停止搏动。收集新生儿的资料,比较4组新生儿血红蛋白的水平、血细胞压积、Apgar 的评分、胆红素的水平以及达峰时间以及并发症贫血和黄疸发生等情况。结果:(1)与A相比,C组和D组在新生儿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有差异(p<0.01);D组在新生儿血细胞的比容水平有差异(p<0.01);(2)与A相比,D组在新生儿胆红素的水平均有差异(p<0.01);(3)与A组相比,B、C、D组在新生儿出生1 min 和5 min Apgar 的评分上均无差异(p>0.05);(4)与A组相比,D组在新生儿贫血发生率有差异(p<0.01)。结论:延迟断脐时间可增加新生儿血红蛋白的浓度,降低贫血发生率,提高其血细胞的比容和胆红素的峰值,对于新生儿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晚断脐 新生儿 血红蛋白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分布现状。方法研究者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访谈和观察,共收集50例急性心肌梗死且行PCI术救治的患者。结果本研究对象的求治延迟时间为39.14(32.00),转运延迟时间为59.62(19.45),院前延迟时间为98.11(37.30)。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延迟 时间 分布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儿3896例,其中130例不宜常规(72小时以内)再次断脐,延长至96小时进行二次断脐的效果分析。结果130例新生儿有128经二次断脐后观察无出血及分泌物,脐愈合佳,愈合率98%。结论对特殊的新生儿断脐时间延长至96小时仍然能使脐部分泌物减少,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弥补常规二次断脐的不足,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再次断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