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膝关软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急性期软骨骨折确诊后应手术治疗,承重区较大骨折片可原位固定,小骨折片摘除。

  • 标签: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就膝关软骨骨折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现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软骨骨折(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患者的检查过程中,核磁共振的实施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患者的病理组织及病变位置范围,有利于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结论针对膝关软骨骨折患者而言,核磁共振在其诊断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 核磁共振 成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术与微骨折术修复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软骨损伤308膝。术后随访3-5年,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术后6个月镜下复查关节镜A、B组再生软骨表面光滑,组织学报告为透明软骨与纤维软骨。2、术后1年内A1组、B1组优良率均>90%,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3、术后3年,A1组优良率>B1组。结论1、自体软骨移植与微骨折术修复软骨缺损均为理想方法。2、1-4cm2软骨缺损,自体软骨移植远期疗效优于微骨折术自体软骨移植为该类患者理想治疗的方法。3、两种方法治疗面积>4cm2软骨缺损均有效,远期疗效一般。意义在于(1)、缓解损伤所带来的疼痛症状、延缓关节退行性变和恢复一定关节功能不影响关节置换。(2)、延迟关节置换时间,减少2次关节置换率。

  • 标签: 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 微骨折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软骨镶嵌移植术与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70例膝关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5例。对照组实施微骨折术,观察组实施软骨镶嵌移植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软骨镶嵌移植术与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软骨损伤均能够发挥一定效果,但软骨镶嵌移植术更能改善患者膝关损伤情况。 

  • 标签: 骨软骨镶嵌移植术 微骨折术 膝关节软骨损伤 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核磁共振成像)在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观察MRI表现,并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3例为股骨外髁软骨骨折,共26处,9例为髌骨软骨骨折,共11处,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5例,37处软骨骨折全部经手术证实。结论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膝关软骨骨折深度、部位、骨折片大小等,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核磁共振 骨软骨骨折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膝关剥脱性软骨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膝关镜及手术证实的13例膝关剥脱性软骨炎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评价其MRI影像特点。结果2例仅显示软骨下多个点状或类圆形异常信号影,T1加权序列为低信号,T2加权序列为高信号,压脂T2为高信号,部分病变区信号欠均匀,边缘模糊,关节软骨尚完整,无形态的改变;4例T1加权序列显示软骨下病变周围出现低信号线影,T2加权序列上则表现为高信号,关节软骨表面不光滑、粗糙、变薄;5例病变组织及表面软骨与宿主部分分离,边缘为长T1长T2信号影;1例坏死软骨碎片与宿主分离,并由长T1长T2信号带包饶;1例表现为坏死软骨碎片与宿主完全分离、脱落,形成关节游离体,相应宿主出现一缺损,中央为长T1长T2信号相隔。13例关节腔及关节囊均见不等量长T1长T2液性信号影。结论膝关剥脱性软骨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MRI可作为诊断剥脱性软骨炎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剥脱性骨软骨炎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膝关软骨损伤的DR和MRI的影像资料,探讨磁共振成像评价软骨损伤的优势;比较3种不同序列对软骨损伤的功效。方法笔者搜集胶州人民医院有膝关外伤史的110例患者。均行DR和MR检查,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和统计学分析。其中36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为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膝关MRI所见,MRI能发现X线无法观察到的关节软骨损伤、挫伤、隐性骨折等,而X线仅能发现明显的骨折关节软骨损伤MRI表现为关节软骨信号增高,表面不规则,突然变薄、缺损或断裂,软骨挫伤出现率为100%。挫伤病变主要分布于膝关骨骼的边缘,在压脂序列上呈弥漫性大片状高信号。隐性骨折骨折线走行方向不定,呈线样低信号,与皮质相连,但皮质并无断裂,邻近区域的挫伤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结论MRI是早期诊断关节软骨损伤、挫伤、隐性骨折的敏感方法。MRI对急性关节软骨损伤显示准确,避免了关节镜检查的盲目性,是评价关节软骨病变的最佳方法。

  • 标签: 骨挫伤 隐性骨折 关节软骨损伤
  • 简介:背景:微骨折是常用于修复膝关软骨病损的技术。尽管该项技术应用很普遍,但有关远期临床结果的信息仍很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该项软骨修复技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微骨折技术治疗48例膝关稳定、股骨髁孤立、全层软骨缺损并有症状的患者。最短随访24个月,采用公认的疗效评分和主观临床评级及软骨敏感NRI扫描对患者的结果进行前瞻性评估。结果:末次随访时,膝关功能优、良32例(67%),可12例(25%),差4例(8%)。日常活动评分、国际膝关信息委员会(IKDC)评分、SF-36体格检查评分术后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体重指数(BM)较低,则日常活动评分SF-36体格检查评分较高,BMI〉30kg/m^2则效果最差。术前症状时间少于12个月,则日常活动评分显著增加(p〈0.05)。24膝中MRI证实缺损填充,修复良好13例(54%),中等填充7例(29%),填充不良4例(17%),填充度与膝关功能评分相关。全部缺损填充良好的膝关,功能均有改善,而填充不良的关节,功能改善有限,且24个月后功能评分下降。结论: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软骨病损在最短2年的随访期间功能有显著改善,软骨缺损填充良好,BMI较低,术前症状期短者可取得最佳短期疗效;高BMI对短期疗效有负面影响,软件缺损填充不良则短期疗效较差。

  • 标签: 膝关节软骨缺损 软骨面重建 微骨折 手术技术 膝关节软骨病损 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剥脱性软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16岁至25岁膝关关节活动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膝关剥脱性软骨炎患者,以接受手术治疗或单纯的保守治疗分为两组,保守组接受常规的制动,营养软骨,增加量等治疗,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所有病例治前以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疼痛等级评分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更佳。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剥脱性软骨炎特别是青少年剥脱性软骨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软骨损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原则将76例膝关软骨损伤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8例患者接受关节清理术治疗,研究组的38例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程度、膝关运动功能以及膝关活动幅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研究组38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软骨损伤的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 膝关节软骨损伤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微骨折技术结合自体软骨碎屑样团块移植修复兔膝关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6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微骨折组18只,实验组18只。制作膝关软骨缺损模型,对照组不做其他任何处理;微骨折组利用做骨折技术制作网格状做孔;实验组在制作网格状徽孔后在缺损表面填盖上碎屑样软骨团块。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糖胺聚糖(GAG)含量测定。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缺损由透明软骨样组织填充,软骨软骨组织基本恢复,修复的软骨组织在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做骨折组和对照组。术后4、8、12周实验组Wakitani组织学评分平均分别为(5.0±1.0)、(6.7±1.5)、(13.0±1.0)分,微骨折组平均分别为(2.3±0.6)、(5.0±1.0)、(7.7±1.2)分,对照组平均分别为(0.0±0.0)、(1.3±0.6)、(1.7±0.6)分,实验组不同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微骨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周实验组GAG含量平均分别为(6.25±0.31)、(13.11±0.21)、(16.23±0.66)μg/mg,微骨折组平均分别为(3.04±0.21)、(5.75±0.24)、(7.03±0.21)μg/m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技术结合自体软骨碎悄样移植是一种治疗软骨缺损的新选择,其能够有效提高软骨修复的效果。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软骨 关节 移植 自体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膝关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院接收治疗的膝关软骨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这些人员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手术组和微骨折术组,每组当中包含有22例患者。常规手术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微骨折术组采取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方式,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骨折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别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软骨损伤治疗过程中采取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微骨折术 治疗 膝关节 软骨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采取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3-2021.3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核磁共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60例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后确诊股骨外踝骨软骨骨折48例,髌骨软骨骨折12例,其中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8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全部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将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核磁共振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果:对膝关外伤性骨折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诊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清晰显示骨折位置、程度及合并损伤等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外伤性骨软骨骨折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分析MRI诊断创伤性膝关软骨骨折的有效性和价值,以便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入院的112例疑似软骨骨折患者作为诊断研究对象,对112例疑似软骨骨折患者进行MRI诊断,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100例确诊疑似手术病理诊断患者112例),分析MRI诊断软骨骨折的价值。结果:MRI诊断创伤性膝关软骨骨折的敏感性为99.00%,特异性为83.33%,准确性为97.32%,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19例股骨软骨骨折患者,81例股骨外软骨骨折患者,其中关节外侧黑色素损伤患者15例,关节连接前后交界损伤患者12例。结论: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来诊断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而且还能够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膝关功能。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 外伤性骨软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中,探究核磁共振检查步骤、最终结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抽取参考对象44例,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8月,结束于2022年5月,对其检查后发现,全部患者诊断为: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而后提供临床检查,具体措施为:手术病理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统计最终结果。结果: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相比较来说,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无差别,P>0.05;在核磁共振检查后,髌骨软骨骨折、股骨外踝骨软骨骨折分别为9例(13处)、35例(38处)。结论:临床上,核磁共振检查有非常重要意义,既可较好地显示患者膝关病变情况,又能提高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外伤性骨软骨骨折 诊断准确率 核磁共振 手术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中,探究核磁共振检查步骤、最终结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抽取参考对象44例,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8月,结束于2022年5月,对其检查后发现,全部患者诊断为: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而后提供临床检查,具体措施为:手术病理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统计最终结果。结果: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相比较来说,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无差别,P>0.05;在核磁共振检查后,髌骨软骨骨折、股骨外踝骨软骨骨折分别为9例(13处)、35例(38处)。结论:临床上,核磁共振检查有非常重要意义,既可较好地显示患者膝关病变情况,又能提高膝关外伤性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外伤性骨软骨骨折 诊断准确率 核磁共振 手术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股骨踝大面积软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遴选2019年10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科室收治的膝关股骨踝大面积软损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探究组39例,对照组进行微骨折术,探究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关节液PG水平和HSS评分。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关节液PG水平和HS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意义,P>0.05;术后,探究组关节液PG水平小于对照组,HSS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方式运用于膝关股骨踝大面积软损伤中,不仅能够降低关节液PG水平,还能提高HSS评分,在临床中的治疗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荐。

  • 标签: 关节镜下 微骨折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 膝关节股骨踝 大面积软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软骨缺损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0例膝关软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组患者膝关HSS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软骨缺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微骨折术 膝关节 关节镜 软骨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MF术对于KCI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36例KCI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MF组和传统组,每组68例。传统组KCI患者治疗时仅采用了关节镜进行清理,MF组治疗时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KCI患者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F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MF组KCI患者的优良率为92.65%,传统组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F术对KCI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软骨损伤 膝关节 微骨折术 关节镜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