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起病的眼麻痹的临床特点与病因。方法收集126例急性眼麻痹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因。结果动眼神经受累68例,外展神经麻痹47例,滑车神经麻痹11例;其中病因以糖尿病性眼麻痹最为常见(63例),其他病因包括脑干梗死、重症肌无力、动脉硬化缺血性眼麻痹、痛性眼麻痹、带状疱疹感染所致、垂体瘤、后交通动脉瘤、上颌窦多发囊肿等。结论引起急性眼麻痹的原因复杂,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全身疾病,以及详细的辅助检查,才能有效的确诊病因,指导下一步治疗。

  • 标签: 急性眼肌麻痹 临床特点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眼外麻痹的病因分析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详细询问每例患者病史 ,均行视力、裂隙灯、眼底、 33cm角膜映光眼位检查和眼球运动检查 ,红色镜片复视相定性检查。结果:收集了 2015年 4月至 2016年 10月在我院住院的 40例眼外麻痹患者 ,就其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论:针对眼外麻痹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方法,避免疾病的产生。

  • 标签: 眼外肌 肌麻痹 病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疝针在胸腔镜手术的应用技巧与实用性。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2月,在胸腔镜治疗胸壁缺损型疝4例、膨升2例中,应用疝针行疝直接缝合、补片缝合,或折叠间断缝合。结果全部手术顺利,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4~92h,中位数5h。2例疝放置胸腔引流管,术后2天拔管。1例膨升有少量胸腔积液。出院前均复查胸片及B超,未见异常。随访1~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利用疝针可以在胸腔镜下完成胸壁缺损的疝修补和折叠术。

  • 标签: 膈疝 膈膨升 疝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首诊于眼科的眼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眼科常规检查、复视像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分析病因。结果眼球运动受限检查水平方向受限8例,垂直方向受限6例,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受限8例。微血管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眼麻痹患者具有较高比例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史,同时伴有球后血流速度减低、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具备双眼视盘水肿、眼球水平运动受限和视野生理盲点扩大;颅内垂体肿瘤压迫导致眼麻痹伴双眼视神经萎缩;甲状腺相关眼病引起的眼麻痹者可发现双侧多条眼肥厚。结论眼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寻找原发病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眼肌麻痹 临床表现 病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痉挛(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102例,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均占据51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胃复安内注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与72.55%,P<0.05;实验组呃逆发生频率与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顽固性呃逆患者采取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顽固性膈肌痉挛 呃逆 针灸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眼科首诊的眼麻痹患者的病因。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眼科收治的22例眼麻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史、眼科常规检查、复视像检查、实验室检查、腰穿、CT、MRI、MRA、DSA等辅助检查,得出病因。结果22例眼麻痹患者病因分别为神经血管源性眼麻痹者11例,全身免疫性眼麻痹患者5例、机械性损伤导致的眼麻痹患者3例,其他原因引起的眼麻痹患者2例,原因不明者1例。22例患者的病史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7例、高血压病史者6例、高血脂病史者3例、心脏病病史者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史者3例、甲亢病史者1例。结论眼麻痹病因多样,本组以神经血管源性眼麻痹所占比例最多。这种眼麻痹又具有较高比例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史,颅内垂体肿瘤压迫时双眼视神经萎缩;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眼肥厚。

  • 标签: 眼肌麻痹 眼科 首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起搏器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量表法将9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起搏器治疗,疗程为6周,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移动度)及记录封管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提高、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肺功能(FEV1、移动度)、封管率差异更显著。.结论体外起搏器对气管切开患者的肺功能有积极治疗作用,且能加快封管时间。

  • 标签: 体外膈肌起搏器 气管切开术后 肺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增厚和活动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54例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进行研究。SBT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的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的厚度(Tdi)以及增厚分数(DTF%);同时记录常规的撤机参数。撤机后,追踪观察患者48小时。结果:54例患者中,14例(25.9%)患者撤机失败。撤机成功患者的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Tdi以及DTF%均高于撤机失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成功相关的指标的临界值为:活动度≥10.5mm;吸气末Tdi≥21mm;呼气末Tdi≥10.5mm;DTF%≥34.2%。各指标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分别为87.5%、77.5%、80.0%和90.0%;特异性分别为71.5%、86.6%、50.0%和64.3%。将活动度≥10.5mm和吸气末Tdi≥21mm两者结合,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降低至64.9%,但特异性升高至100%;浅快呼吸指数(RSBI)〈105用于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达90.0%,但特异性仅有18.7%。结论:对通过SBT的患者,活动度和吸气末厚度的超声评估,是优质的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指标。因此,推荐考虑使用上述指标和RSBI,以改善撤机结局。

  • 标签: 超声膈肌 撤机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表情强化训练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对于两组病患都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病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表情强化训练,对两组病患的力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后,实验组的力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力情况,在治疗结果方面,实验组病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3%,常规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患采用表情强化训练能够提高病患的力情况并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表情肌强化训练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对眼外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60只眼)后天性眼外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复方樟柳碱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0例(30只眼)。治疗组(1)予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2ml,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2~4个疗程,痊愈者可中止治疗。(2)口服血府逐瘀胶囊4粒(2.0)每天2次。(3)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起始量10mg,每天1次,连用5天后减量至5mg,根据病情使用3~5天后改口服强的松10mg每天1次,逐渐减少激素用量至停药。对照组予维生素B12注射液500ug和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并口服血府逐瘀胶囊4粒,每天2次,14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2~4个疗程。激素使用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30例中治愈19例(63.3%),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中治愈11例(36.7%),好转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颞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外麻痹,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

  • 标签: 颞浅动脉旁 复方樟柳碱 眼外肌麻痹
  • 简介:痛性眼麻痹综合征(painfulophthamoplegiasyndrome,THS)亦称为Tolosa-Hunt综合征,特指因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尖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导致的痛性眼麻痹,该病通常认为是眶上裂或海绵窦区非特异性炎症,以眼球后痛为主,具有独特的病理及临床表现,主要累及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损害,且病因多样,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该病在临床中较少见[1],故容易误诊.

  • 标签: 痛性眼肌麻痹 糖皮质激素 眼眶 颅神经
  • 简介:胎儿先天性疝(fetalCongenitalDiaphragmaticHernia,FCDH)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发病率约1/2000-5000.尽管其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高达30%-40%,主要死亡原因是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

  • 标签: 先天性膈疝 胎儿 指南 评估 产前 主要死亡原因
  • 简介:中文摘要目的对近年来部分针刺对于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近况进行文献综述,了解针刺对于展神经麻痹的治疗近况。方法按照针刺疗法、针刺加点按、针刺加滞针动法、针刺配合电针、电针加穴位注射、电针加理疗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加滞针动法和电针加理疗效果显著,除此之外,电针加穴位注射也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中文外展神经麻痹 针刺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展神经麻痹的病因、治疗方法、效果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外展神经麻痹的47例患者。结果外展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有糖尿病性外周神经麻痹(26%);非特异性炎症(17%)。结论外展神经麻痹病因多样且复杂。

  • 标签: 眼肌麻痹 外展神经疾病 外展神经麻痹
  • 简介:[目的]探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中医针刺(主穴:健侧合谷穴及患侧颊车、太冲、牵正、地仓、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治疗,两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良好。

  • 标签: 针灸疗法 面瘫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小儿先天性疝在护理干预帮助下的效果。选取常规组和实验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患者手术期的性能指标,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值得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使用。

  • 标签: 小儿先天性膈疝 综合护理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