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临床实践结果找出巴氏五级和TBS分级的内在关联,使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诊断技术被准确而广泛的使用,有效的提高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扩大在临床推广应用,更加利于我国大范围的宫颈癌查。收集临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的宫颈涂片,比较巴氏五级和TBS分类在不同年份、年龄以及临床上宫颈常见疾病阳性检出率。近年来,临床上面利用TBS分类的方法对于宫颈炎症阳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巴氏五级分裂方法。根据近两年来的临床宫颈涂片观察,利用两种分类方法比较得出较可靠的实验数据,建议临床上面推广使用TBS分类方法,并且要不断细化和全面化,使得在临床上做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时,对于病变细胞得到最大化的筛查,提高阳性检出率。

  • 标签: 宫颈脱落细胞学 巴氏五级 TBS分类 形态学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来我院进行宫颈癌普查妇女共18735例,按照宫颈癌检查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样本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研究组共9716例样本,常规组共9019例样本。研究组样本均采用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对照组样本则采用液基超薄细胞检查,对两组样本的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共9716例样本中,经细胞普查TBS分级得到Ⅲ级样本143例(1.47%),Ⅳ级样本12例(0.12%),Ⅴ级样本5例(0.05%),将上述细胞检查异常样本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发现炎症反应样本126例,CINⅠ级样本19例,CINⅡ~Ⅲ级样本10例,原位癌3例,宫颈癌2例;相比较常规组共9019例样本中,经细胞普查TBS分级得到Ⅲ级样本178例(1.97%),Ⅳ级样本8例(0.09%),Ⅴ级样本4例(0.04%),将上述细胞检查异常样本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发现炎症反应样本145例,CINⅠ级样本35例,CINⅡ~Ⅲ级样本5例,原位癌4例,宫颈癌1例。经统计软件对以上两组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即研究组样本宫颈癌的细胞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符情况相比较常规组更为显著。结论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普遍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普查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nPrepliquid—basedcytologictest,TCT)对宫颈病变筛查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实用性。方法选取2724例研究对象分为2组,1362例进行TCT检查,1362例进行巴氏涂片检查,细胞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活检后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组的宫颈病变检出率,以及与阴道镜活检组织诊断符合率。结果TCT组宫颈病变检出率14.10%(192/1362);巴氏涂片组宫颈病变检出率9.18%(125/13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TCT提高了脱落细胞诊断疾病概率,可以作为宫颈疾病的筛查的首选指标,值得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巴氏涂片 宫颈病变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宫颈涂片细胞检验在宫颈病变普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液基超薄技术结合TBS系统进行细胞病理学分类对70例受检者做宫颈常规脱落细胞涂片巴氏染色、薄层液基细胞检测和阴道镜活检,细胞诊断采用PDJ分级系统,以组织检测结果和HPVDN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通过与传统巴氏细胞结果比较,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所有检查均双盲进行。结果结果细胞诊断阳性的患者28例,占40.0%。ASCUS和LSIL是诊断阳性结果中最常见的2种,分别为20例与12例,其次为HSIL8例,SCC2例。结论TCT结合TBS系统可提高细胞检查的质量,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降低假阴性率,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率,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和HPV-DNA检测进行最后的诊断,能有效防止宫颈早期病变的漏诊。

  • 标签: TBS技术 TCT 细胞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浆膜腔积液细胞检查来确定积液及原发灶的性质;方法回顾2788例浆膜腔积液细胞检查,每人次积液做一张液基薄片和一张普通涂片,HE染色,结果阳性积液697例,阳性率25%,胸水1914例,阳性者428例(22.36%),腹水781例,阳性者239例(30.6%),心包积液阳性者31例,阳性率33.33%,腺癌最多675例占比96.84%,其次是鳞癌,小细胞癌,淋巴瘤和间皮瘤。结论浆膜腔积液细胞检查简便、快速,阳性率高,特异性高,对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腹水常规细胞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送检的60例胸腹水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所有标本均采用两种不同的细胞检查方法进行胸腹水常规检查,比较普通制片和液基制片的细胞检查结果。结果液基制片检出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6.7%,明显高于普通制片的86.7%,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差异(P<0.05)。采用液基制片进行细胞检查,细胞数量多,分布集中,薄层均匀,背景清晰,其质量优于普通制片。结论胸腹水常规中细胞检查的临床价值较高,而TCT技术在细胞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普通细胞制片的细胞检查,其可作为临床诊断胸腹水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应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胸腹水 细胞学检查 液基制片 普通制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活检病理与液基细胞结果间相关性。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7例妇科门诊诊断为宫颈细胞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和液基细胞检查,根据宫颈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和液基细胞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对应分析。结果77例患者中57例患者检查结果为涂片阳性,其中ASC-US的患者比例6.5%、ASC-H患者比例9.1%、HSIL患者比例2.5%、ISIL患者比例2.5%、AGC患者比例3.9%。经过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可知,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患者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5例,AGC患者7例,和宫颈液细胞检查阳性率基本吻合。结论宫颈活检与液基细胞检测效果比较明显,能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癌进行诊断,将两种检测技术联合应用,优势更显著,能及时发现原位或者上皮细胞的异常现象。

  • 标签: 宫颈活检病理 液基细胞学 检查形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液基细胞(TCT)与宫颈活检在病变检出中的应用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参与液基细胞检测患者1821例,另选同期采用宫颈活检检测的15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阳性病例则对其阴道镜下活检组织诊断予以深入观察,就两组负荷率予以比较。结果采用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其阳性率为11.73%,其符合率为59.41%;而采用宫颈活检组织诊断,其阳性率及符合率分别为8.61%、64.23%。结论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与宫颈活检检测二者结合应用,相互辅助,检测符合率高,可更好服务病人,尤其是是女性宫颈疾病检测效果更为突出。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宫颈活检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FNAC分析总结。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6年8月2952例乳腺肿物针吸病例。结果细胞与组织学前后对照,符合率为95.7%。结论乳腺FNAC准确率高,简单实用,宜广泛推广;提高诊断能力的过程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 标签: FNAC 肿物 一体化 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贫血患者血液细胞检查的临床特点与病因。方法选取我院2015月2月~12月接收的老年贫血患者13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外周血常规、骨髓穿刺涂片等相关检查,结合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和病因。结果135例患者确诊为轻度贫血20例,中度贫血70例,重度贫血45例;大细胞性贫血27例,小细胞性贫血50例,正细胞性贫血58例。病因分析中以营养不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继发性贫血为主要致病原因。结论老年贫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病发程度重,以中重度贫血最高,同时以正细胞性贫血类型为主,病发原因以营养不良为主,其次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继发性贫血,临床应加强健康教育,老年患者需定期进行体检,以此可提高贫血检出率,及早给予对症治疗。

  • 标签: 老年贫血 血液细胞学 特点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TCT阴性病例进一步阴道镜检查病理结果分析,提高临床对宫颈病变的识别能力,降低漏诊率。方法选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TCT筛查阴性病例691例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分析。结果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691例TCT筛查阴性病例中,慢性炎症623例(90.16%),CIN130例(4.34%)、CIN221例(3.04%)、CIN37例(1.01%),宫颈癌7例(1.01%),尖锐湿疣3例(0.44%)。结论液基薄层细胞筛查有一定假阴性病例,且存在高级别病变乃至宫颈癌漏诊,临床医师不能忽视,且物理治疗前行阴道镜检查是必要的。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阴道镜检查 假阴性率 宫颈组织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骨髓细胞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拟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88例患者中,造血系统引发者65例,其中恶性血液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19例,急性白血病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23例,其中主要是以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18例,骨髓增生减低者5例。结论骨髓细胞检查用于诊断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明确显示骨髓增生的情况及骨髓形态变化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技术(TCT)在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1386份标本的TCT检测结果及病变者的病理学结果。结果1386例中TCT检查出宫颈鳞状细胞呈阳性者有257例(18.54%),其中ASC-US有87例(33.85%)、LSIL有74例(28.79%)、HSIL有59例(22.96%)、ASC-H有24例(9.34%),SCC有13例(5.06%),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3.10%、82.43%、89.19%、83.33%、100%。结论在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应用液基细胞技术具有无创、准确率高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技术 宫颈鳞状细胞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细胞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TBM患者20例,对其应用CSF细胞检测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TBM的临床特点以及持续时间。结果TBM患者在临床经抗结核治疗前后CSF的中性粒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转移淋巴细胞以及淋巴样细胞所占比例具有统计意义(χ2=2.055、1.583、2.054、3.512、2.025、2.050,P<0.05)。细胞诊断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意义(χ2=2.157、3.145,P<0.05)。结论CSF细胞动态检测对判断患者的治疗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印迹细胞在眼睛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门诊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80眼)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jOgren综合征患者(简称SS组)20例(40眼)和非SjOgren综合征患者(简称非SS组)20例(40眼)。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20例(40眼)无外眼疾病及干眼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象,三组患者皆采用印迹细胞进行检查诊断,观察比较诊断结果。结果SS组患者的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100%为Ⅰ级(轻度)、Ⅱ级(中度),且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杯状细胞与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的变化;非SS组患者的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85%为Ⅰ级(轻度)、Ⅱ级(中度),且杯状细胞及上皮细胞的数量与形态方面皆没有较大的改变;对照组患者的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95%处于0级(正常)状态,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印迹细胞检查诊断眼表疾病,操作简单方便且无创,方便临床选取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印迹细胞学 眼表疾病 临床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检查,观察其骨髓的增生程度,如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以及巨核细胞等是否出现增多或减少的现象。结果患者因造血系统疾病引发的病症92例(76.67%),骨髓象特征表明骨髓增生Ⅲ级以上者占71.67%,骨髓增生Ⅳ级以下者占28.33%,骨髓细胞形态各异,其中红、巨、粒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因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的病症28例(23.33%),骨髓象特征表明骨髓增生Ⅲ级以上者占58.24%,骨髓增生Ⅳ级以下者占41.76%,巨核系多无异常变化,骨髓细胞形态有感染骨髓象的迹象。结论造成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很多,病种繁杂,且骨髓细胞检查能够准确反映骨髓的形态以及增生情况,能有效降低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鉴别诊断 意义